知秀网 > 风云人物 > 正文

嘉庆帝一共有多少皇子?继位的为何会是绵宁?

绵宁,清朝第八位皇帝,清仁宗嘉庆皇帝第二子,年号道光。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知秀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1820年9月2日,嘉庆帝突然暴死在承德避暑山庄。

消息传出后,朝廷内外一片慌乱。一方面是要为嘉庆帝的丧礼做准备,不过更重要的是国不可一日无君,必须赶紧拥立新君。

自雍正帝设立“传位密诏”后,后世的皇帝也都照做不误。在继位后,便将从皇子中精心挑选出来的储君的名字写在传位密诏中,一式两份,,一份放在“正大光明”匾后,另一份置于金匣里,随身携带。

这样做,一方面避免了皇子争储引发的争斗,另一方面由于没有明示,也就不会导致太子结党营私,威胁皇帝权力的现象出现。

身为守成之君的嘉庆帝自然也早早将属意的皇子立为了储君。

按说,嘉庆帝崩了,直接取出传位密诏就知道该立谁为皇帝了。

可是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不论是嘉庆帝身边,还是“正大光明”匾后,大家都没能找到传位密诏。

(孝和睿皇后)

这该如何是好呢?就在朝臣们急得不知如何是好时,身居后宫的孝和睿皇后钮祜禄氏传了一道懿旨,着令皇次子绵宁继承大统。

说起来,钮祜禄氏贤良淑德,素来很得嘉庆帝敬重,她先后诞下皇三子绵恺和皇四子绵忻,再加上她统领六宫,对后宫一切事务皆处理得当,因此人人对她敬服有加。

在嘉庆帝的五个儿子中,皇四子绵忻“聪明颖悟才具练达”,因此又是诸皇子中最得嘉庆帝喜爱的一个。

而皇次子绵宁呢,他是嘉庆皇后的嫡皇后喜塔腊氏所生,但喜塔腊氏已去世多年,一直由钮祜禄氏代为抚养。

绵宁“才具凡庸,容貌委琐”,望之“不似人君”。所以嘉庆帝虽早年将绵宁立为储君,但在晚年时,在对诸皇子多有观察后,他一度有过易储的考虑。

正是出于这重原因, “正大光明”匾后找不到传位密诏也就情有可原了。

只是,人算不如天算,嘉庆帝没想到自己才过60岁就驾崩了。

所以,钮祜禄氏不应该不知道嘉庆帝有易储的打算,于公于私,她立自己的儿子为皇帝,也不是不可以。

(嘉庆皇帝)

那么,钮祜禄氏为何没让自己的儿子继位呢?

这就要从绵宁的两次露脸说起。

第一次露脸是在绵宁10岁的时候。

在乾隆帝组织的木兰秋围中,绵宁捕获了一头鹿。

这在皇孙们中是非常露脸的事,年迈的乾隆帝也大喜过望,不仅赐他黄马褂和花翎,还认定他有做皇帝的能力。

第二次露脸是在绵宁31岁的时候。

当时天理教教徒林清等人勾结内宫太监,由西华门攻进紫禁城。

入宫后,林清等人一边查找嘉庆帝所在,一边与侍卫拼杀,眼看就要杀入后宫禁地,闹得后宫人心惶惶。

在上书房读书的绵宁在得知消息后,极为镇静。他取下鸟枪,在养心殿前见有人攀高墙而跃,举枪就射,迫使林清等人不敢再攻。这为清军前来杀贼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此外,绵宁又接连做了一番安排,一是将事情经过奏报远在热河的嘉庆帝;二是关闭紫禁城四重皇门,命官兵入城内捉拿贼人;三是亲到储秀宫安抚继母钮祜禄氏,并命皇弟绵恺护卫左右;四是亲率兵丁于城外四处访查。

(绵宁画像)

绵宁的这番安排可谓面面俱到,所以嘉庆帝对他的勇敢和周全都极为满意,回宫后便册封他为和硕智亲王,并称赞他“忠孝皆备”。

自那以后,嘉庆帝对绵宁大为器重,不仅刻意培养他处理政务的能力,还在培养的过程中,派有能力的大臣协助绵宁。

但是,没有比较就不会有伤害。

当时的绵宁的确是没有威胁,不过随着皇四子绵忻慢慢长大后,两人的差距也日渐明显。

1819年,也就是嘉庆帝驾崩的前一年,嘉庆帝把绵忻分封为瑞亲王。

按道理,分封爵位要到皇子成年后才会进行分封,并分府而居。

但是,绵忻才14岁,尚未成年,又无战功,竟被封为瑞亲王。

他的哥哥绵恺此时已经24岁了,也才和他同时受封,仅得封了一个郡王的爵位。

可见,嘉庆帝如果不是想改立储君,他大可以给绵忻一个郡王的爵位,反正以后进封的时间还长着呢。

不过,嘉庆帝来不及实施就驾崩了。

钮祜禄氏虽说是皇后,但清朝宗制中,向来有“后宫不得干政”的祖训,所以她知道,她不能强作安排,否则会引来朝臣不服,而她也会落个“私心偏袒”的罪名。

此外,绵宁作为储君,虽没有明示,但是他不仅是乾隆帝认定的储君,也是嘉庆帝扶持了很久的储君,因此他在文武大臣心中的地位,无人可撼。

至于绵忻,当时才只15岁,显然不具备继承大统的能力。所以钮祜禄氏本着“国有长君,社稷有福”的理念,最终公而无私地下了那道重要的懿旨,让绵宁无波无浪地顺利登上了帝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