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国之乱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汉文帝的仁政为其埋下隐患
西汉景帝时期爆发了一次诸侯国叛乱,即七国之乱。下面知秀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在汉朝的历史上,最出名的莫过于汉武帝的抗击匈奴,而也正是因为这场战争,才让霍去病、卫青等人为世人所传颂。然而谁又能料到,在汉武帝之前曾经发生过一场让大汉王朝陷入了动乱的战争,那就是“七国之乱”。
七国之乱,顾名思义就是七个诸侯国联合发动叛乱,尽管这场叛乱只被用了三个月就被平定了,但这场战争的影响却是非常深远的。
“七国之乱”产生原因
七国之乱爆发的口头原因是晁错的削藩政策让那些藩王不满意,再加上汉景帝曾经在当太子的时候曾拿棋盘砸死了当今吴王刘濞的世子,而汉文帝却没有对汉景帝没有任何惩罚,所以这成为了吴王刘濞和汉景帝后来的一些矛盾点。
这些矛盾随着晁错的削藩政策的实施,愈演愈烈,于是吴王刘濞抓住机会,趁势发动叛乱,而其他六王也相继跟随反叛,于是就爆发了这场影响大汉朝国运的战争。
然而,无论是吴王刘濞的为儿子报仇,还是抗拒晁错的削藩政策,其实都不是“七国之乱”爆发的真正原因。
首先,吴王刘濞再怎么说也是一个诸侯王,权衡利弊还是知道的,为了自己的一个儿子,拿自己的全部身家性命去和汉朝中央硬碰硬,赢了还行,输了就是满族皆灭,他会不清楚其中的利弊吗?所以这个叛乱理由只是个借口。
而削藩虽然确实可以说是一理由,但也不会是其源头,我们要考虑的问题有两个,一是为何会削藩?二是为何敢反叛?其实都无外乎诸侯王权力太大,反只不过是时间问题,削藩只不过是加快了这个时间点而已。
七国叛乱是有多种原因所共同造就的。但在个人认为导致这场战争爆发的原因最为主要的其实还是在汉文帝时期“仁政”所埋下了弊端。
汉文帝“仁政”产生缘由
那仁政到底是一个什么政策呢?在我们很多时候看来或许就是轻徭薄赋,与民同乐的政策。但其实并不是这样,汉文帝时期的仁政是一种多恩而少罚的政策,即以德服人,用德去教化人,说到底这其实也是相信性善论的一种体现。
而汉文帝之所以会形成这种理念并不是与汉初施行黄老之说有关,这主要与他的成长经历有关。
为何和黄老之说无关呢?在我们的观念里,黄老之说的无为而治就是仁政,其实不然。黄老之说的无为而治并不是我们想的那种无为而治,它是守法而无为,依旧要遵循法律,即法情并重。而汉文帝的仁政显然是到了情大于法的地步。
为何说与他的成长经历有关呢?首先,汉文帝有一个好的母亲教导,母亲薄姬的谦逊让他也养成了内敛、善良的性格。
接着,又由于他小小年纪的时候就在自己的藩国“代国”内见识到了农民们的生活悲惨,见识到了他们因为各种繁杂的服役项目而没有时间进行劳作,这样导致百姓的生活越来越贫苦。而百姓的种种悲惨生活也对年少的汉文帝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因此他立志为农民改善生存条件。这才有了他后来要施行仁政的想法。
仁政很好,对短时间内恢复经济是极具优势,比如“除田租税之半”与“丁男三年而一事”,这些都能调动劳动者积极性,带动了经济的复苏。但任何政策都是有弊端的,政策是需要灵活变通,与时俱进,若是一直这样仁政下去,弊端自然显露无疑。
仁政中存在弊端为“七国”之乱埋下隐患
其一:平民没有了战斗力。
虽然汉文帝的初衷是好的,自己也是依照着这样做的。然而一个领导者永远都是宽宏大量的形象,处处为属下着想,并不一定能够得到属下的尊重。因为“店大欺客,权大欺主”。对一些人过分的宽容,反而会让他们觉得好欺负。汉文帝对于百姓的宽容仁慈是汉朝历代皇帝的典范,然而这样长久以往下去造成的后果就是养出一些刁民,这些人对于汉文帝的仁政措施,不知足反而抱怨宽容措施程度太小。
不仅如此,过分宽容的后果就是造成了军队的战斗力不强。因为汉朝军制是全民征兵制,所以一定程度上平民就是士兵。而汉文帝不愿意在平时给平民们太多的体力负担,所以平民们得到训练的机会就比较少,而这就造成了当国家征兵的时候征集到的士卒都是一群没有战斗力百姓。
而想要提高这群士兵的战斗力,又需要进行长时间的训练,但他们在平时已经是“死于安乐”了,这就造成了中央朝廷的军队实力衰弱,而与之相对应的则是诸侯王实力的提高。
其实,为君者,雷霆雨露均为天恩。在汉文帝的执政期间,仁义之名四海皆知,然而光仁义只能让人尊敬,却不能让人敬畏,一名合格的领袖软硬兼施,恩威并济是必不可少的。
其二:仁政养纵容,诸侯王权力过大,使其滋生了不该有的野心。
相比起汉文帝对于百姓的宽容,诸侯王的权力过大也是之后七国之乱爆发的原因之一。而诸侯王之所以权力如此之大,与汉文帝时期的仁政也密不可分。
汉文帝施行仁政的缘故,对于诸侯王一味的包容,甚至到了纵容的地步。而对于各路诸侯的一些要求,汉文帝也做出了很多的妥协,而正是这份妥协造成了这些诸侯王实力增长迅速,最后的结局就是尾大甩不掉。
俗话说“天高皇帝远”, 诸侯王远在自己的藩地,这些诸侯王远在千里之外,在自己的地盘上,权力巨大。他们不仅有生杀大权,还有着一部分官员的任免权,除了不是正统的皇帝之外,在自己的藩国里面,这些诸侯王其实和皇帝没什么区别,有着和皇帝一样的一切特权。
面对这样的局面,汉文帝不采取贾谊削弱地方实力的《治安策》,反而实施了两个更加增强地方诸侯实力的政策。一个是“废除盗铸钱令”,另一个是“弛山泽之禁”。这两个政策通俗点来说,准许私人铸币与开采资源矿产。
在封建等级制度下,以血缘为纽带的诸侯王们拥有他人不可侵犯的地位与权力,这里的私人虽然并没有局限于诸侯王,但诸侯王靠着自己名气与实力完全可以将其垄断。而将其垄断之后,他们可以迅速将其转化为财富。当时七国之乱的祸首吴国就是一个血淋淋的例子,他靠的就是这两项政策的优势,最后“煮海水为盐,铸钱以牟天下利”发展壮大的。
所以说,七国之乱看似是晁错的削藩政策的实行触动了诸侯王的利益,但是根本原因还是因为以吴王刘濞为主的诸侯敢于反抗,也有能力对中央政府进行挑战。
汉文帝过于善良仁慈,这样的心肠其实当皇帝是不合格的,因为让人感觉不到威严。
汉文帝是上一任皇帝汉惠帝的同父异母的弟弟,相比起父子之间的传承,汉文帝则是从诸侯向皇帝完成了身份的转变。正是因为皇位的得来并不稳固,所以汉文帝需要靠着这些宗族亲属这些诸侯王来对自己的支持来稳固自己的权利。而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使得汉文帝在对待诸侯王的态度上讲究的是以德服人,诸侯王没有大的错误或者犯的都是一些小错的话,对待诸侯王比较宽容。
相比起历史上其他皇帝的心狠手辣,汉文帝则是靠着自己的仁慈来取得支持,但是这样显然有弊端的。因为仁慈并不是什么时候都管用,如果性善论相当可靠的话,为何会有性恶论出现呢?历史上以怨报德的案例也不在少数。
当然了,我们也不可否认确实有些百姓或者诸侯感受到中央的真心,自此忠于朝廷。但他们的后代呢?百姓的后代由于经常性的恩惠,已经把恩惠当做为习惯,并不会再心存感恩。而诸侯会随着子嗣的繁衍,与中央朝廷的关系会越来越淡薄,以前的恩德,他们的后代又如何记得?他们只知道:”中央都不是我的对手,人生在世仅此一次,不当当皇帝真怪可惜的”。
仁政的弊端一直都有,但是到了汉景帝时期彻底无法收住了,那些诸侯王日渐骄纵,已经对中央的统治开始有了抵抗。那些所谓拱卫中央的诸侯国,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如同当初周天子分封诸侯的一样了。
汉景帝知道此时仁政需要中断,必须采取强硬手段来加强中央集权,打击诸侯,而不是一味地姑息。
于是就有了后来的晁错削藩,但可惜的是他过于急切,不知道仁政施行多年,养成的弊端并不是一个直接削藩就能解决的,这就引起了“七国之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