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七子的结局分别是什么?孔融被杀其他人死得猝不及防!
今天知秀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建安七子的结局分别是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知秀网小编一起看一看。
建安七子中,大家最熟悉的肯定还是孔融,毕竟孔融让梨在国内算是家喻户晓的故事。历史上,孔融是因得罪曹操被杀,时年五十六岁,那其他六子下场如何呢?据说当时爆发了一场瘟疫,导致很多人染疾丧生,其中陈琳、刘桢、应玚、徐干都是这场瘟疫的受害者。其实传染病对于古人来说,也是束手无策,一旦控制不好便会死伤无数。那古代有什么办法控制瘟疫呢?
建安七子,是汉建安年间(196—220年)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这七人大体上代表了建安时期除曹氏父子(即曹操、曹丕、曹植)外的优秀作者,“七子”之称,始于曹丕所著《典论·论文》:“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玚德琏,东平刘桢公干。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以自骋骥騄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
孔融大家都熟悉,“抨议时政,言辞激烈”,所以最后被曹操杀害了。七子中呢,互相关系倒还是不错的,就是政治观点不是很一致。孔融是反曹操的,但是其他六个人后续来看,基本上都和曹操站到了一条线上,试图依赖于曹操生活。而历史上孔融死于208年,阮瑀死于212年,王粲随曹操南征孙权,于北还途中病逝,终年四十一岁。
但是其余四子竟然都是死于同一年,死于217年的一场瘟疫。
曹植在《说疫气》一文中描述了这场灾难:“建安二十二年,疠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
这场爆发在217年秋冬季节的瘟疫,爆发于中国江淮、黄淮一带,一下子哀鸿遍野,不仅是寻常人家,即使是建安七子这样无论医疗还是卫生条件都站在顶点的人物都无法避免。
曹丕后来在悼文中说“昔年疾疫,亲故多离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昔伯牙绝弦於锺期,仲尼覆醢于子路,痛知音之难遇,伤门人之莫逮也。诸子但为未及古人,自一时之俊也。”可见这几人确实是死于这场超级瘟疫。
在中国古代瘟疫的爆发其实早已有之,在古老时期,人们多以为瘟疫是由于瘟鬼爆发的,瘟鬼引发了瘟疫,于是人们就有了各种驱逐瘟鬼的措施等等。
但是后来随着中国古代医学的发展,古人也找到了驱逐瘟疫的一些措施。
《黄帝内经》记载“黄帝曰:‘余闻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不施救疗,如何可得不相移易者?’岐伯曰:‘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天牝从来,复得其往,气出于脑,即不邪干。”
这段话的意思就是隔离,尤其是隔离鼻子。
黄帝曾问岐伯:“我听说五疫发病,可互相传染,不论大人与小儿,症状都一样,若不用上法治疗,怎样能使它不互相传染呢?”
岐伯回答:“要想不被传染,首先要做到正气存内、增加抵抗力;其次是避其毒气,避免接触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其中鼻子是最重要的地方,很多传染病都是通过呼吸传入的。”
到了后来政府也将隔离纳入了治疗瘟疫的第一措施。公元2年(汉平帝元始二年),朝廷辟出空宅,把病人集中起来给予公费医疗,不仅如此,还赐安葬费以便及时安葬死于瘟疫的人,一方面减少疫情传播,另一方面抚恤活着的人。南北朝时期,齐太子萧长懋等人设立了专门的病人隔离机构六疾馆,专门用来收治需要隔离治疗的病人,这可能是全世界最早的专业传染病隔离机构。
但是不仅要隔离啊,还要治疗,要防止,在古代始终都是一项巨大的问题,直到明朝时期发明了全世界最早的疫苗——即痘苗法来治疗天花,算是有了传染病预防的最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