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在城池选址时都有哪些讲究呢?
城市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了城市的存在,才能开始有国家出现,在古代,曾经有不少非常出名的城市,它是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像皇帝这样的统治者,他们所居住的城市就是国内最大的城市,被称为都城。
此外,古代的一些行政区划分,无论是郡县,还是行省州府,每一个分区的核心地带都是城市。像古代的战争,往往也是是攻城略地为主,功城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很多人对于古代战争有着一些误解。
中国城池建筑规划布局独到,那古人在城池选址时又需要注意什么?比如史书上动不动就是围城几年,可能很多人打个城市很长时间都打不下来,战争也就因此失败,那么有人就觉得既然打城市这么麻烦,为何不选择绕过城市呢?这就要提到古代城市的选址问题了,正是由于这些城市的选址,才导致在战争中,往往城市是不能不打的。
中国的建城历史是非常久远的,在殷商甚至传说中的夏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城市,而在《商君书》这些文献中,就已经介绍了城市选址的一些要求,城市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它常常有着高大城墙,可以起到保护的作用,重要机构放在这里,就能避免被敌人攻陷,而城市往往是集中了当地各类资源的地方,像一旦出现战争,周边村镇的百姓都会想办法把资源集中到城市里面,这样才可以避免被敌人抢掠。
战争因素
因此城市的选址,首先要考虑到战争因素,中国广大的领土里面,就拥有不同的地形,城市必须要有水源,这是它们建立的基础,古代文明也都是起源于河流旁边,城市同样如此。因此像襄阳,洛阳,开封,南京这些著名的大城市,都是建立在江河周边,有水源保证,除了人们的日常用水外,还会设定护城河,在战争中也多了一道防御的措施。
而长安作为历史第一名城,它能存在数千年就有着独特的意义,把长安周边的地形来分析一下,就能发现长安北西南三面都是高原,东部依靠着黄河以及其他河流,阻断了大部分的道路,多面高原将长安拱卫起来,它周边就形成了一片独特的平原,要想走陆路进攻长安,靠单一的渡口是没有办法成功的,只能是走东部的潼关。
地势因素
而地势的因素,让潼关是依托山势修建的,想要从这里打到长安,确实是非常困难的事情。而其他三面都有依托高原山势修筑的关隘,这就是关中平原独特的地理位置,汉唐这些王朝在这里建都,只要驻守潼关的守将脑子能正常一点,长安就不会被攻陷,依山傍水是城市选址的关键,对于防守城市的人来说,四通八达的城市就非常难防守,因此这些城市的选址,就更多是基于其他因素考虑的。像著名的徐州,洛阳这些地方,他们所处的位置是天下中心,周边基本都是平原地区,这些城市设置在这里,就是要利用这种便利。
平原地区修建道路是更加方便的,古人还没有那么发达的山路修建技术,因此平原修大路,而这些中心城市,依靠着非常发达的道路网络,也就能发展自己的经济,包括各类物资的运输也是非常方便的。只是这些城市在军事上的用处就相当有限,更多还是利用这些城市的道路网络,为行军,以及中断对方的物资运输与信息交流提供一些帮助。
还有一个城市就更加特殊,那就是开封,它是由于运河的兴起,才渐渐出名的。其实开封的选址并不是非常合适,作为都城更是非常糟糕,这里处在运河的中枢部位,偏偏还容易受到黄淮水灾的影响,历史上开封城先后被淹了很多次。可它的选址,本身就是由于定位的因素,开封等于是一个南北物资中转站。
交通因素
运河修建成功,成为南北物资信息交流的主要渠道,因此依托着运河修筑的城市,往往经济都非常发达,开封独特的位置,自然可以给人提供更多的物资补给。像五代,宋这个时期,由于不断的战乱,这里也就成为都城的首选,物资匮乏时代当然要以开封为主。水域对于城市的影响是非常大的,除了黄河外,长江流域也带动了很多城市的发展,像武昌,南京,襄阳这些城市,它们更多是由于水路的作用。
还有像扬州这些处在水域交错地带的城市,水路要比陆路运输速度更快,运输能力也更强,这些城市就能借助水域的便利,变得更加兴盛,它们也非常像是码头类城市。也有一些地区,城市位置就更加特殊了,比如边疆城市,这些城市基本上都是用于军事防御,算是国家在边境的桥头堡。
这类城市同样要考虑到道路、水源与山地因素,像中国这些边疆城市,拥有的平原面积都相当有限,有不少的山城。还有一些是沿海城市,更多是处在海湾,港口周边。这些城市的选择,还要注意到它们通向内陆的道路,比如太原,大同这些城市,它们面临着北部外族的压力,还处在北方最高点,成为中原与关中的屏障,这些城市就会建立在从北部草原通向内陆这段相对好走的道路上,这就能起到屏障作用。
建城的人是很少会直接建在山上的,山路确实是非常难走,而且也无法容纳大部队行进,因此北部这些游牧民族,他们在南下的过程中往往就是去劫夺边疆的一些城镇,除非是他们掌握了燕云十六州,或者是太原这些北部通往内陆的关键城市,否则他们的军队无法进入到中原等地。古人即便能建立起长城,也无法建立起囊括北部所有地方的城墙。
因此人们更多是利用山与城市结合来进行防御,当然,在城市的选址中,土质也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古代城市建造都要先规划好地区,打好地基,像盐碱地,冻土这些地质不好的区域,就不太适合去建造城市。
而像杭州这样的城市,从我们现在人的眼光看来是没有问题的,可从城市选址上来看,杭州并不是一个非常好的城市,首先这里没有直接的水源,杭州本身就是处在一个渐渐浮现的港湾上,土质沙化严重,周围的水域更多都是海水,杭州也没有地下水来源,因此杭州建立之后,不仅城市规模很难起来,在东南等地的作用也一直不是非常大,后来经过人们不断的改造,引入了水源,再加上运河的出现,这才让杭州的作用变得越来越大。
还有一些城市,就是由于国家形势的变化,比如临海城市,古代中国是重视农业的内陆国家,因此在城市的选址上,他们将海洋与山地都看作是相同的险要地带,更多是依靠这些地带来辅助防守,并不是要利用这些地区去对外交流。
后来国家开始重视起海洋,海运畅通,临海城市就多了一个交流的渠道,在很多新兴的城市设立上,都是由于它们独特的港口位置,成为连接内陆与海洋的重要通道,只是海运真正兴起,还是在清代后期,毕竟明清时期奉行了长期的闭关锁国政策,想要开通海运也是非常困难的事情。随着火器发展,现在社会已经不需要古代那种由城墙围起来的城市了,毕竟你城墙修得再坚固,也经不住导弹这些武器的攻击,而山势,海洋这些天然屏障的作用也越来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