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的军事能力不是通过实战 那么韩信是通过什么练就出来的
很多人都不了解韩信的军事才能的事情,接下来跟着知秀网小编一起欣赏。
韩信是中国历史上用兵最灵活的将军,萧何说他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然而,一个从无带过兵的将军,一出场,赵括就葬送了赵国四十万大军,留下纸上谈兵的成语警示后人。而韩信,却一出场就开挂,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因此给后世留下了一个巨大的谜题,韩信的军事才能不是通过实战,而是通过什么练就的?
韩信未曾带兵,直接拜封大将军
在司马迁的《淮阴侯列传》里,最遗憾的地方,没有记载韩信是如何学习成才的。但是,从韩信少年时的几段经历里,我们仍然可以推断出韩信成才的轨迹。
一.韩信出身没落的贵族,受过良好的军事教育
据史记记载,韩信少年时,穷得连吃的都没有,靠混吃混喝度日,时常抱着一把宝剑在街上闲逛,大家都看不起他。
背剑拿书,布衣韩信
贫穷的韩信肯定不可能有钱买这把宝剑,所以极有可能是祖上留下的。据此推测,韩信应该出身于一个没落的曾经带兵的贵族家庭,从小应该受过良好的军事教育。
二.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韩信的母亲去世,穷的连饭都没吃的时候,常人肯定会凑合着下葬。然而,韩信却用了很多心思,帮母亲找了一块位于高处,周围还可以埋葬上万户人家的开阔墓地。因为韩信相信,将来自己肯定会封侯拜将,所以提前备好地,到时再回来重新厚葬母亲。
太多人被生活压弯了腰,只能看到眼前而忘了远方。在水浒传里,杨志落难,被迫卖刀。而韩信穷得没饭吃,却没像杨志一样卖刀换粮。
从选墓地和不卖宝刀,可以看出韩信,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杨志卖刀,多少人被生活压迫,放弃了梦想
此后,秦末大乱,韩信不是随着百姓逃难,而是逆着人群,抱着自己的宝剑去从军,去实现自己的大志。
三. 忍
一个泼皮看到韩信整天抱着宝剑在街上闲逛。于是拦下韩信,让他除非拔剑杀了自己,否则就从胯下钻过。韩信犹豫了一会儿,就在众人的嘲笑下,忍辱从他胯下钻了过去。常人面对这样的大辱,很可能马上拔剑就杀了他。然而,韩信心怀大志,不想自己的前程就这样毁在一个泼皮无赖的身上。
经历胯下之辱的韩信,变得更加强大
正是韩信擅忍,在当大将军之后,刘邦屡次让韩信率军来助,韩信只要发现战机不对,总能忍受刘邦的责骂和部下的怀疑,坚持选择最佳的战机,从而战无不胜,而这正是因为从小锻炼的这份忍耐。
四. 善于思考,活学活用
韩信饿着肚子在一棵树下看了一下午的蚂蚁,有人笑他,韩信却说:你看蚂蚁打仗,围而不乱,守而不慌,两翼包抄,内有策应,就像人类的战争一样。
蚂蚁的战争,简单的生活里蕴藏多少智慧,然而它只留给有心人
虽然那时还没带兵,但是韩信无时无刻不在研究和思考兵法。正是这种平时深入的独立思考,和点滴积累,在一旦带兵后,常常能触类旁通,用奇思妙想打败比自己强大数倍的敌人。
只有擅长独立思考的人,才能做到活学活用。
五.韩信知恩图报,才有贵人相助
韩信衣锦还乡时,对当年帮助过他的婆婆,一饭之恩,涌泉相报。
一饭之恩,涌泉相报
钟离昧曾经提携帮助韩信,项羽自杀后,韩信感念恩情,冒着被刘邦猜忌谋反的后果,顶住压力冒死保护。
刘邦对他解衣推食,言听计从,所以当项羽派人劝他自立时,他放弃三足鼎立的机会,誓死追随刘邦。
萧何月下追韩信,是韩信的第一个伯乐。所以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韩信感念其德,最后明知是坑,也往下跳,被吕后所杀。
除了才华,正因为韩信懂得知恩图报,他才能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卒,能最终成为大将军,能获得刘邦的信任。当然,成也感恩,败也感恩,这是后话。
六.虽然是士兵,参军后时刻以统帅的角度在谋划军事
韩信投奔项羽后,在钟离昧的帮助下,成为项羽身边的执戟郎中。可以获得第一手的军事情报,而后自己研究和推演。几次提出了很好的军事战略和战术,无耐项羽不听。但这个过程中,让韩信获得了难得的军事实践的机会,也让他对项羽的长处和弱处洞若观火,知己知彼。为此后当大将军后帮刘邦制定最准确的战略战术,做足了准备。
在站岗的韩信,对于有心人,哪里都可以思考和学习
所以,我们可以看出,韩信的成才之道:一个人虽然贫穷,但一定要身怀大志;即便挨饿,受人嘲笑,也不要放弃学习和准备。只有深入思考,才能活学活用。只有知恩图报,才有贵人相助!只有擅于忍让和等待,才能抓住最好的时机!
善于纸上谈兵的赵括,不会韩信的忍让来等待时机,没有韩信独立而深入的思考来活学活用,也没有韩信知己知彼的军旅历练,仓促出兵,照搬兵法,怎能不败?
希望韩信成长的经历,能对我们自身的修身成才有所启发。大家觉得韩信还有哪些品质,帮助他没带过兵,一出场就能战无不胜,欢迎大家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