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逵为何能与郭子仪并称“三郭”?郭逵做了什么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古代历史上英雄人物辈出,郭逵的故事大家听过吗?
在等级鲜明的古代社会,想要成为一名高级将领,大体来说有着两种途径:一是依靠自己的出身,如果是名族、功臣的后代,那么往往很容易就能够被委以重任,享受高官厚禄;第二便是依靠自己的能力和功绩,如果能在战争中表现出色,那么也能够逐渐升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第二种人的占比越来越多,逐渐成为了最主要的方式。
在我国宋代,有着这样一位将领,他从底层的士兵、低级武官一直当到左武卫大将军,为北宋立下了汗马功劳。因为姓郭,他被与武则天时的大将、宰相郭元振、平定安史之乱的名将郭子仪合称为"三郭",又因为和狄青大体处于同时代,他也与之齐名,被后人推崇。这位一生不凡,受到许多赞誉的名将便是郭逵。
乾兴元年(1022),郭逵出生于洛阳,其先祖本是河北钜鹿人氏,在北宋初年先是迁徙到京城汴梁,后来又在洛阳去世,后人便居住在了洛阳。据《宋史》记载,郭逵为人"幼慷慨,喜兵学",从小就展现出了豪爽的性格和对军事的喜爱。于是长大后,他投身军营,在重文轻武的宋朝毅然选择了相对而言更加艰难的道路。
很快,郭逵迎来了升迁,但这是因为其父曾在朝中任职,他受其恩荫得以被封北班殿侍。后来宋夏战争爆发,郭逵担任延州西路都巡检使的兄长郭遵壮烈捐躯,朝廷又抚恤郭逵,升迁其为三班奉职。当时,郭逵属于一代名臣范仲淹的部下,范仲淹对这个豁达豪爽的后生十分欣赏,常常"勉以问学",对其大加培养。
不久后,朝廷准备攻打西夏,出兵灵武,郭逵对此判断道:"地远而食不继,城大而兵不多,未见其利。"结果,朝廷派出的任福果然遭遇了重大失败而全军覆没,此后人们便对郭逵的远见十分佩服。依靠着优异的表现,郭逵被陈执中引为自己麾下的驻泊将,一次众将议论当时的良将,大家都说是葛怀敏,但郭逵却给出了不同的意见。
为人耿直的郭逵直抒己见,说道:"怀敏易与尔,他日必败朝廷事。"听到这话,陈执中有些不满。
但仅仅过了几天,他又认真询问为何郭逵能够做出这样的判断,郭逵回答:"喜功徼幸,徒勇无谋,可禽也。"听完这话,陈执中夸赞道:"君真知兵",这是因为就在几天前,被众人推崇的葛怀敏兵败身亡,这又一次体现了郭逵的远见。
在陈执中的推荐下,郭逵升任真定兵马监押。上任不久,不远的保州爆发了叛乱郭逵前往平定,恰好叛乱者之一的侍其臻曾与他一起在范仲淹麾下做事,于是郭逵径直来到城下,"示以旧所佩紫囊"。
这张亲情牌打动了侍其臻,再加上郭逵以自己的性命保证投降后不会被加害,保州之乱很快便平定,郭逵也"论功加阁门祗候、环庆兵马都监。"
郭逵慢慢积累功勋和资历,在军中也是稳步升迁,但缺少在战场上的大功使得他一直没能登上高位。嘉祐初年,他终于迎来了真正意义上建功立业的机会,当时,湖北的彭仕羲宣布叛宋,郭逵受命前去征讨。因为当地地形复杂,郭逵先是俘虏了彭仕羲的手下,以其为向导"尽平诸隘,遂破其所居桃花州",逼得彭仕羲仓皇逃窜,余众都被收编。
郭逵几乎可以说是一战成名,在平定彭仕羲后,他多次升迁,逐渐进入了高级将领的行列。治平四年(1067),宋军攻下了绥州,但朝中都认为绥州食之无味,主张将其放弃,宋神宗听罢下达了焚烧绥州的诏书。郭逵虽然收到诏书,但却认为绥州不应放弃而不予实行,此时西夏提出用塞门、安远两座要塞换取绥州,但郭逵害怕这是欺诈,因此坚持先交要塞,西夏果然反悔,于是宋朝得以保留绥州。
立下这样的功绩,宋神宗喜出望外,亲自下诏褒奖道:"渊谋秘略,悉中事机。有臣如此,朕无西顾之忧矣。" 熙宁八年(1075),越南李朝南上侵扰宋朝边境,郭逵挂帅出征,很快就根据实际状况制定了先擒越南主要谋士刘应纪,令敌军丧失主心骨的作战方针,并成功将其实施,此外,郭逵还联合越南周边的诸国,与宋军一同作战,最终在数月之内便逼得李仁宗李乾德主动请降。
然而,回到朝中的郭逵却因为没能夺取交州全境而将其贬官,被贬的郭逵一口气在家中闲居了十年,天天读书写字陶冶情操。
宋哲宗继位后,多次任命郭逵,但郭逵以年老为由不愿做官,最终于元祐三年(1088)病逝在故乡洛阳,朝廷追封其为雄武军节度使、司空,算是对他数十年军旅生涯的嘉奖和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