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废太子风险有多高 实现“反杀”的例子也有很多
你真的了解古代废太子风险吗?知秀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中国古代皇权独尊,又是家天下,因此几乎每一位统治者继位后都会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太子作为储君自然是一人之下的“二皇帝”,身边也不缺一批拥护自己的势力。正是这样太子也成了最被统治者忌惮的人物,所以当太子真的是太难了。如果统治者对太子不满想废太子,太子必然也不会坐以待毙,届时很容易发生宫廷流血事件,那时就是你死我活的争斗了。
历史上有多次统治者废黜太子的事件,其中有些则是太子提前政变,“反杀”统治者的。所以统治者废黜太子也是有风险的,最危险的就是将废而未废,将发而未发的时候,即帝王将要废黜太子但还没有正式废,将要发生但还没有正式发生。这时太子就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发动政变,实现“反杀”。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我们一起来看看。
第一个就发生在春秋时期的楚国,楚成王熊恽晚年对太子商臣不满意,想要废了太子,改立王子职当太子,但还没有正式废黜。商臣的老师潘崇设计通过成王的妹妹江芈证实了这个消息,也就是消息已被泄露证明,但成王显然没想到太子竟然会发的政变逼宫。同年(前626年)十月商臣率自己太子宫的卫队包围了成王,逼成王自杀,不久成王上吊自杀。太子商臣即位,就是楚穆王。
太子商臣发动政变弑杀楚成王
第二个则在南北朝时期的南朝宋文帝在位期间,宋文帝刘义隆是南朝有名的贤明皇帝,开创了“元嘉之治”。刘义隆立自己的嫡长子刘劭为太子,到了晚年因为太子在女巫的的唆使下行巫蛊之术,刘义隆有废黜太子的意图。刘义隆便和自己的心腹江湛、徐湛之、王僧绰商议,但是新太子的人选却发生严重分歧,迟迟不能决定下来。王僧绰觉得机密可能泄露,劝皇帝赶紧下决定,但没有成功。刘义隆还把这事儿告诉了潘淑妃,这个潘淑妃是皇子刘濬的生母,刘濬早和太子勾结在一起,于是刘濬和刘劭都知道这件事,就皇帝还蒙在鼓里。刘劭决定先下手发动政变,元嘉三十年(453年)二月二十一日刘劭率东宫卫队杀入宫中,并将皇帝杀害。刘劭登基后不久就被弟弟刘骏讨伐杀死,刘劭也没有什么好下场。
南朝宋文帝刘义隆(407—453年)
第三个就有了争议了,正史上没有记载,野史倒是传的挺广,即是隋文帝杨坚被太子杨广所害的传闻。传闻文帝晚年在仁寿宫养病期间,太子杨广调戏父亲的宠妃宣华夫人,被杨坚知道了,怒不可遏地想要废了杨广的太子之位,结果反被杨广提前控制,杨坚也“被害”。随后杨广即位就是隋炀帝。这个故事还被写入《隋唐演义》里,人人都知道了杨广弑父弑君的丑恶行径。
也许是之前几次太子弑父弑君的事件,使得唐代之后的皇帝都对太子格外警惕,大力限制太子的势力,对太子也是密切关注。唐以后很少再发生太子弑君弑父的事件(注意是太子,不是皇子,朱温被儿子所杀不算),只有党项人所建立的西夏李元昊被太子宁令哥所刺杀的事件。中唐以后太子也没有了自己的军队—太子卫率,对皇帝的威胁也越来越小了。
唐初李世民杀兄逼父即位,成为唐太宗,对太子及可能发动宫廷政变也格外警惕,他所立的太子李承乾因心怀忧惧,意图联合叔叔李元昌发动政变。结果还没发动计划就被提前泄露,太子的计划也失败了,李承乾被废为庶人,几年后去世。唐高宗时太子李贤因被控告谋反被废,唐中宗时太子李重俊发动政变最后失败被杀。(李隆基是以宗室临淄王身份,不是太子身份发动唐隆政变)玄宗李隆基时对太子李亨多次打击其势力,并变相剥夺其东宫官属和太子卫率。之后的太子基本没了对抗皇帝的实力。皇帝终于可以睡个安稳觉了,与太子的关系也“和谐”了许多。
春秋时期楚成王熊恽
同时在废黜太子时也是果断决定,不再犹豫不决,拖泥带水,更注意保密,不使意图泄露。最典型的就是康熙时废太子胤礽了,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九月在结束木兰秋狝和避暑后的返京途中,皇帝突然召集众大臣和皇子当众宣布太子胤礽的罪状,并宣布要废黜太子。其实之前皇帝已经对太子多有不满,并处死了太子的一些党羽,太子也察觉到了。但是皇帝一直没有明确表示要废了太子,直到四十八年的九月初四才总爆发,并明确废太子的决定。其实无论之前还是之后皇帝对胤礽都是很警惕的,并采取了多种措施,即使胤礽想发的政变也不太可能了,电视剧《雍正王朝》中的胤礽要发动政变的情形基本不可能实现。
康熙帝太子胤礽(1674—1725)
自古以来统治者与继承人(太子)的关系就是难以处理的,因为涉及了君臣、父子、现在君主与未来君主以及皇权不可分享的多个因素。随着封建君主制度的终结,这个矛盾才最后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