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秀网 > 历史真相 > 正文

古代的刽子手行刑前都有哪些讲究?

在这个吃顿饭都要先拍照,让朋友圈"先吃"的年代,"生活需要一点仪式感",早就让人见怪不怪。所以当我们在看古装剧的时候,看到刽子手在行刑前都喜欢喝一大口酒,然后尽数喷到刀上,我们也觉得这刽子手挺有"仪式感"。

而在现实里,刽子手的这种举措到底是为何,说法其实也挺多。

先说我们看到的,那些古装剧的画面。每每看到那样的镜头,我们这些观众的心都会被提上嗓子眼。悲戚、痛心、不舍,或者希望这时候天降救兵,受刑者被救下。

而当我们有这些心理活动的时候,刽子手喷的那口酒,目的就达到了。

在古装剧里,往刀口喷酒这个举动是戏剧效果大于其他作用的。

实际上,在不少古装剧里,就在侩子手"磨磨唧唧"地往刀上喷酒的慢镜头里,来解救受刑者的人就骑着快马冲进了镜头。而在过去,真正的刽子手们在行刑前,会这么做的并不算多。而对于那些愿意这么做的人而言,这个举动也是寓意大于实际作用的。

酒壮"怂人"胆,这话即使是放在英雄好汉身上,其实也是适用的。

在鬼神思想经久不衰的民间,要做一个刽子手,那背负的精神压力也是不小的。常在河边走,人们自然也会担心万一湿了鞋该怎么办。所以行刑前豪气地喝一口酒,便成了刽子手的一个可选项。这口酒,在一定程度上能给刽子手一份心里的安定。

且酒在古代也是辟邪之物。虽然在古人看来,盐、艾草、雄黄、香灰等都有类似功效,但显然这些东西与侩子手的健壮形象有些不符合,且更主要的是不方便。想象一下,要是刽子手在行刑前先点一把艾草,跳跳"装神弄鬼"的舞步,是不是很不合时宜?所以易取用的酒便在刑场担起了"驱鬼辟邪"的任务。

而另一个层面,酒和祭祀往往关系密切。斩杀有罪之人,在民间看来也是替天行道的义举。以酒来开头,与古代祭祀时以酒作祭品,告慰天地,其实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不过刽子手也只是奉命形式,上边也没要求斩杀罪犯之时要先敬告天地。所以刽子手喷酒这个动作,更像是精简版的自我安慰,或者说是,仪式感。

同时,也有观点认为,喷酒是为了祭刀。

在人们相信万物有灵的古代,这样的举动其实也有其道理。就像骑兵爱其马,武人爱其剑,刽子手虽然执行的是无人性的命令,但其看重自己的大刀,也无可厚非。且以酒祭祀也是民俗,喷酒祭刀,解释为是其的一种变化,也不无道理。

而从更加实际的层面来说,刽子手在行刑前往刀上喷酒,确实有利于行刑的利索,也利于保护刀具。为了达到刀起头落的标准,刽子手们除了要一次次练习,还需要有合适的装备。往刀上喷酒,能暂时在刀刃上形成一层"保护层"。就像切寿司的刀具常会沾一点水一样,这样能更有效的避免粘粘。行刑后,受刑者的血也能更少地沾在刀刃上。这也有助于保护刀具。毕竟刀具是刽子手自己的家当。别人不爱这把刀,靠它"吃饭"的侩子手还能不珍惜吗?

而还有观点认为,往刀上喷酒是为了消毒。先不说大家愿不愿意再花力气为将死的受刑者考虑。侩子手喝的酒,就是一般可饮用的酒,也不是什么医用的酒精,这样的消毒手段能起到多大作用?到头来其实也不过是求个心理安慰。

且古代的酷刑,也不止斩首一条。剥皮、腰斩、车裂、具五刑、凌迟、缢首、烹煮、宫刑、刖刑、活埋、鸩毒、棍刑、锯割、断椎、灌铅、梳洗、抽肠、骑木驴、插针或插竹签等等。这其中,剥皮、腰斩、具五刑、凌迟等都需要用到刀具。而宫刑、幽闭(即运用在女子身上的"宫刑")、插竹签等等,受刑者时常会因为感染而丧命。如果还要考虑受刑者的感染问题,那这些"花样百出"的刑法,倒有点施刑者自己自己给自己"找麻烦"的意味了。

在关汉卿的名剧《窦娥冤》里,主人公窦娥最后就是被刽子手斩首的。人们难以忽视那迎风飘扬的溅血白练,却未曾去思索那行刑的刽子手会不会还代表着什么寓意。

作为不怎么受待见的小众职业从业者,刽子手其实也只是奉命行事。往刀上喷酒,并非他们的职业标准,而只是个人的一个习惯。这个举动到底有多大的价值,也还是那些刽子手心里最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