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家族在三国均有较高势力,这真的是巧合吗?
"既生瑜,何生亮。"这话于声名远不如诸葛亮的诸葛瑾和诸葛诞而言,好像也有那么一丝说到心坎的感觉。毕竟,他们虽都出自诸葛氏,诸葛瑾和诸葛亮是亲兄弟,诸葛诞和他们也是堂兄弟。但他们却分别为魏、蜀和吴效力,且诸葛亮的地位和声名明显是二人难以望其项背的。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都是一家人,那他们为何分别为三家卖命?诸葛亮干得最好,那他们都去蜀汉,诸葛亮不还能好好提携兄弟们吗?
个人经历和实力决定了他们各择其主
诸葛亮,三岁丧母,八岁亡父,随后与弟弟诸葛均一起跟随叔父诸葛玄到豫章郡(今江西南昌)居住。建安二年(197)诸葛玄辞世,年仅十七的诸葛亮便进入隆中隐居,专心学问,立志"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建安十二年(207),听了数年诸葛亮大名的刘备终于下定去请诸葛亮出山。而因为刘备搞出了"三顾茅庐",两人也联手创造了精彩的"隆中对",诸葛亮最终便以谋士的身份加入了刘备的阵营。
而诸葛瑾,作为诸葛亮的兄长,其才华也是不凡的。他在少年时就曾游学于洛阳等地,积累起了不错的名声。建安五年(200),中原陷入战乱,诸葛瑾不得不南下去江东避难。而在这,诸葛瑾结识了孙权的近亲弘咨。
弘咨自然是乐于帮孙权招揽人才的。所以诸葛瑾和江东势力就这么产生了联系。后来诸葛瑾又和好友步骘、严畯一同在江东多地游历,为自己在士人群体中博得了非常好的名声,所以孙权就更不愿意放开这个可用之才。
至于诸葛诞,他虽同样出自诸葛家,但和诸葛亮兄弟俩只是同族堂兄弟,并没有走得很近。相比于早年一心隐居的诸葛亮和四处游学的诸葛瑾,诸葛诞走的是更普通的官宦之路。
因而他后来为曹魏效力,与他和曹操曾属于同一体系有着不小的关系。
所以诸葛家三兄弟选择的主上不同,最根本的还是他们个人的经历不同。因为成长路径不同,他们的价值观存在差别,他们能接触到的人也有差别。这有点,谁先到便先得的意味。
分侍三家并不意味弟兄反目
刘备、孙权和曹操,总体而言自然是相互为敌的。但在他们争斗的的几十年里,他们也曾有过一定的合作,多方之间的交流,包括政治途径和军事途径,也是从未断绝的。
所以诸葛三兄弟虽然各在一方,但他们的沟通渠道并没有消失。
以诸葛瑾为例。他在东吴的身份,虽是谋士,但更像是"门面",是孙权用来招揽士人的"工具人"。
因为诸葛瑾虽博览群书,但他算不上精通军政事务。所以孙权没有让诸葛瑾成为自己手下的政治家或者军事家,而是成了一位思想文化界的孙权"官方发言人"。
但孙权也知道诸葛瑾和诸葛亮保持着联系。所以当东吴想要和蜀汉合作的时候,诸葛瑾就总是成为使者。当东吴和蜀汉闹翻的时候,诸葛瑾也得奉孙权之命和诸葛亮保持热络,以备下次需要合作时能尽快搭上线。
是故分侍三家,并不意味着诸葛三兄弟是从根本上割裂了联系。毕竟国情和私情,是两个层面的事务,不是一对"你死我活"的矛盾。
各谋生路才是利益最大化
都说"一个萝卜一个坑"。诸葛亮在蜀汉扮演的角色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是整个政权的二把手;诸葛瑾在东吴扮演的角色是"门面",是孙权与蜀汉的"联络员";诸葛诞在曹魏扮演的角色的武将,是接触曹魏核心权力的重要人物。
如果把诸葛亮塞去曹魏,那他就得和荀彧等人抢生存空间;如果把诸葛瑾塞去蜀汉,那声名比他更显赫的诸葛亮就让他无路可走;如果把诸葛诞塞去东吴,那周瑜等人就成了他晋升路上的阻碍……是故他们作出的分侍三家的选择,已经是适合他们的了。
且三国鼎立,按照当时的局势必有一胜。而兄弟三人都有不低的地位。所以在鼎立局面被打破后,按道理他们至少是有能力保住琅琊诸葛氏的。只可惜后来诸葛诞因为自己指挥失误,在曹魏甘露三年(258)给朝廷造成了巨大损失,才导致夷灭三族的悲剧。
总的来说,诸葛三兄弟分侍三国,是他们从实际出发作出的较为正确的选择,并非不可理喻之事。他们生在乱世,能留下声名,已是他们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