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秀网 > 历史真相 > 正文

为何说《皮囊》是一本“认心又认人”的书?

【《皮囊》简介】

一部有着小说阅读质感的散文集,也是一本“认心又认人”的书。

作者蔡崇达,本着对故乡亲人的情感,用一种客观、细致、冷静的方式,讲述了一系列刻在骨肉间故事。一个福建渔业小镇上的风土人情和时代变迁,在这些温情而又残酷的故事中一一体现。用《皮囊》这个具有指向本质意味的书名,来表达作者对父母、家乡的缅怀,对朋友命运的关切,同时也回答那些我们始终要回答的问题。

书中收录有《皮囊》《母亲的房子》《残疾》《重症病房里的圣诞节》《我的神明朋友》《张美丽》《阿小和阿小》《天才文展》《厚朴》《海是藏不住的》《愿每个城市都不被阉割》《我们始终要回答的问题》《回家》《火车伊要开往叨位》等14篇作品。

其中《皮囊》一文中的阿太,一位99岁的老太太,没文化,是个神婆。她却教给作者具有启示力量的生活态度:“肉体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

《母亲的房子》里,母亲想要建一座房子,一座四楼的房子,因为“这附近没有人建到四楼,我们建到了,就真的站起来了”。为了房子,她做苦工,捡菜叶,拒绝所有人的同情,哪怕明知这座房子不久后会被拆毁,只是为了“这一辈子,都有家可归”。

而《残疾》里的父亲,他离家、归来,他病了,他挣扎着,全力争取尊严,然后失败,退生为孩童,最后离去。父亲被照亮了。被怀着厌弃、爱、不忍和怜惜和挂念,艰难地照亮。就在这个过程中,作者长大成人。自70后起,在文学书写中,父亲形象就失踪了。而蔡崇达的书里,这个形象重新出现了。

这部特别的“新人新作”,由韩寒监制,上市之初即广受好评。莫言、白岩松、阿来、阎连科等评价为当下写作中的一个惊喜。或许《皮囊》真是新生的"非虚构"写作林地里,兀自展现的一片完全与众不同、可读可思、独具样貌的林木。

【《皮囊》作者简介】

蔡崇达

1982年生人,闽南人。

大隐隐于市的新生代媒体人,人称“天才达达”,韩寒口中的“写作大师”。

现任《中国新闻周刊》执行主编。“南方国际文学周”联合发起人。

曾任职于《新周刊》《三联生活周刊》;24岁担任《周末画报》新闻版主编;27岁任《GQ》中国版报道总监,为全球17个国家版本的《GQ》最年轻的报道总监。

【《皮囊》推荐理由】

豆瓣上对蔡崇达《皮囊》的介绍是:一部有小说阅读质感的散文集。

书中李敬泽作序的最后一段说:我不能肯定这本书是什么,我甚至不能肯定它是小说还是自传。

小说?散文?还是自传?读完整本书,一部分的我确实想知道那些故事到底是真是假;另一部分的我说算了无所谓本质上我们都不过是在别人的故事里流自己的泪。刻字的人抽身,把自己当别人,读字的人浸入,把别人当自己。

木心在《温莎墓园日记》的序中说自己偏爱第一人称写作:“......袋子是假的,袋子里的东西是真的。当袋子是真的时,袋子里的东西是假的了。”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给了太虚幻境门口的石头一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我并非执着于真假,可能是这本书太过匠气。

看上去在写人生,实际是把人生的枝桠都砍断了装进故事的四方盒里。让无序服从于秩序,把离乱的碎片都拼成圆满的故事。起承转合,前因后果,一条小巷配几家五金店,一个茶壶配几个茶杯,全都匠心独运,稳稳妥妥。

可真实的人生不是这样的,它杂乱无章,肆意铺陈,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相比之下,脱胎于真实生活的《皮囊》,故事太规矩了。作为小说来讲,没有小说的想象,作为写实来讲,没有写实的诚恳。这是整体印象。

然后是可怕的疏离感。

作者对他文中的朋友们都有一种近乎冷漠的疏离,仿佛他只是一个置身事外的记者,永远在旁边观察,观察,看得透彻却从不参与。该发的短信不发,该谈的心不谈,不该发生的悲剧也就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