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宰相告老还乡之后 能比地方县令权力还大吗

还不知道:宰相退位和县令的读者,下面知秀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宰相告老还乡后,与地方县令谁的权力更大?

在过去源远流长的历史潮流中,出现了很多为国为民的宰相,他们身为皇帝左膀右臂,为其分担解忧,做出了很多贡献,当然也不乏出现一些劳财害民的宰相,使得整个王朝的发展都受到了阻碍。

那么这些曾经万人之上,一人之下的宰相,在退居高位之后的退休生活过的如何,对此产生两种说法。有人认为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生活应该不会过的太差;也有人说人走茶凉是人之常情,一般退居二线的宰相过得都比较凄惨。

此时有人可能会好奇,曾经权利滔天的宰相退休后,与地方的县令相比,谁的权力更大?其实了解实情后,你可能不太信。

宰相的权力有哪些

宰相,虽然看似只是简简单单的两个字,但是这其中包含着很多蕴意。宰相中的“宰”字是主宰世界的意思,而其中的相字,则是辅助帮忙的意思。

其实,在此之前宰相有很多种叫法,例如丞相、大司徒以及内阁大学士等都是宰相的代名词。宰相中的“相”最早出现的时间,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在当时他们就将管仲称之为国相。

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秦朝,就对官制进行改革,将宰相作为官职中的首位。要知道在秦朝之前,国家的君王都是通过分封诸侯的方式进行管制,自此之后,宰相的制度就被确定下来,流传了两千多年。

要说宰相都有哪些权力,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宰相的决策权。在古时候,皇帝的精力有限,国家事务又非常的繁杂,为了能够帮助皇帝分担工作,宰相便被赋予了一定的决策权。

虽说宰相具有决策权,但是一旦遇到与军事相关的问题,就必须要将其上报给皇帝,由皇帝进行决策。或者是宰相的想法必要通过皇帝的首肯,才可以实行,

除此之外,宰相对皇帝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和制约权力。

宰相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权力,和他们天天在皇帝身边工作的原因是分不开的。因为长期在皇帝的身边,宰相会提出一些适当的建议和想法,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就对会皇帝的决策形成一定的影响力与制约作用。

告老还乡,是否光彩依旧

因此,宰相在职期间的生活过的可谓是有滋有味,仗着皇帝给予自己的特殊权利,甚至有时候还会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那么他们告老还乡之后,有是否光彩依旧呢?

答案一共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在退休前为自己铺好路,退休后依旧光鲜亮丽。另一种则是在退休之前得罪过很多人,告老还乡后,甚至连当地的县令都不如,生活非常艰难。

而在明朝时期,就有一个非常典型的代表,此人就是徐阶。他在退休前是内阁首辅,那可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因此在位期间,受到很多人的追捧与巴结,但是在退休之后,却是人走茶凉。

当时,在徐阶退居二线之后,就回到了自己的老家生活。回到老家后,徐阶的儿子仗着自己的父亲曾是朝中的内阁首辅,做事非常狂妄,根本就不考虑后果,甚至就连徐阶家中的奴才都非常的嚣张。

这让很多老百姓都非常的气愤,他们一点也看不惯徐阶的儿子海瑞,后来有一次海瑞在街市上闹事,被当地的县令带走,关押了起来。

这个消息让徐阶非常着急,于是他特地带着三万两黄金,去贿赂当地的县令。紧接着,他又找到自己的弟子张居正,当时的他正是内阁首辅,就这样在金钱的贿和张居正的帮助下,才成功将海瑞救出。

因此,从这件事情我们不难看出,退居二线的宰相,他的权力在一定情况下,根本就不如一个小县令的权力大。如果他真的有权力,也不用拿钱去贿赂,甚至还要借助张居正的关系才能摆平事情。

因此,退居二线的宰相并不见得就比当地的小县令更有权势,当然也不乏有一些在退居二线后,依旧有权势的宰相。这些宰相的身上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在自己退休前,做好了以下三项工作。

做好以下三点,为晚年做准备

首先,宰相要为自己建立一张非常广泛的关系网,通过科考选拔一些有才识的弟子,让两者成为师生关系。紧接着,宰相就应该在众多进士中,选拔出一些更有能力的门生,来为自己以后的道路做铺垫。

不可否认,这是一个非常困难的过程,因为有人在学识方面的确非常出色,但是一旦在朝堂上,就很难将其进行发挥。还有的人学识一般,却能凭借着过人的情商与一张能说会道的嘴,赢得了很多人的好评。

因此,在选拔更有能力的门生的时候,宰相需要慎之又慎,同时这其中多多少少也有一些运气的成分在里面。

最后就是为自己提拔的门生铺好道路,毕竟要想在朝廷中成为一个有权势的官员,没有强大的背景,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因此,只有在宰相的提拔与帮助下,他们才能更快的成为朝廷中的要员,这就会让那些已经退休的宰相比较有安全感。即便退居二线,遇到问题,依旧可以找在朝中做官的弟子。

就这样在宰相的精心布置下,朝堂上就会形成一个属于他的关系网,也正是这个关系网,能够让宰相在退居二线后,依旧有所依靠。

结语

但是人走茶凉也是人之常情,毕竟人人都有私心,当你在位时,就有利用价值,退位之后,如果没有这些关系网的存在,堂堂宰相也比不上一个地方小县令。

但是大多数情况下,很多宰相都会为自己找好后路,有的还会为当地的老百姓做实事,深得人心。因此这也告诉我们,不论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做足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