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秀网 > 历史真相 > 正文

揭秘三国时期最大规模的北伐,几十万打不过几千人?

知秀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三国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三国时期,蜀汉、东吴结成联盟,不断攻打北方的曹魏政权。比如说蜀汉丞相诸葛亮先后五次北伐,之后姜维也多次领兵北伐。不过,蜀汉国力有限,全国只有十几万军队,不可能全部投入北伐战争。因此,三国时期这场最大规模的北伐是由东吴发起,然而结果让人惊讶,二十万大军居然被三千人击败,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一、东兴之战,诸葛恪志得意满

这场三国时期的最大规模北伐是由诸葛亮的侄子、东吴权臣诸葛恪发起的。事情还得从252年说起,孙权临死前托孤于诸葛恪,“吾疾困矣,恐不复相见,诸事一以相委。”不过,诸葛恪长期在地方任职,又没有陆逊那样的功绩,因此他缺乏政治威望。为此,诸葛恪向曹魏发起军事挑衅,希望通过战争来提高自己的威望。

于是曹魏、东吴之间爆发了东兴之战,诸葛恪以四万军队击溃曹魏的七万大军,杀死数万人。吴主孙亮重赏诸葛恪,“进封恪阳都侯,加荆扬州牧,督中外诸军事,赐金一百斤,马二百匹,缯布各万匹”。然而经过这场战争,诸葛恪有了轻敌之心,认为曹魏不堪一击,应该大举北伐。所以,诸葛恪不顾众人的反对,决定发起一场前所未有的北伐。

二、新城之战,诸葛恪名声扫地

253年,诸葛恪调集军队,“大发州郡二十万众”。战争还没开打,诸葛恪的行为就引起了百姓的不满,“百姓骚动,始失人心”。原本诸葛恪打算出兵深入淮南地区,但遭到了诸将的反对,“今引军深入,疆埸之民,必相率远遁,恐兵劳而功少,不如止围新城。新城困,救必至,至而图之,乃可大获。”最后,诸葛恪同意诸将的意见,打算来个“围城打援”。

当时驻守合肥新城的是张特,他手下只有三千人,经过一系列战斗后,“吏兵疾病及战死者过半”。而就在这个时候,张特采取了缓兵之计,欺骗了诸葛恪,然后继续固守新城。二十万吴军顿兵坚城之下,士气低落,还发生了疫情,“病者大半,死伤涂地”。诸葛恪被迫撤军,结果遭到魏军的追击,损失惨重。经此一战,“众庶失望,而怨黩兴矣”。

三、宫廷政变,诸葛恪满门被杀

回到东吴后,诸葛恪没有检讨自己的过失,反而更加独断专行,免去了一大批官员的职务,还惩罚了一些官员,“愈治威严,多所罪责,当进见者无不竦息”。当时,东吴宗室孙峻就利用这个时机,取得了吴主孙亮的支持,发动了一场宫廷政变。吴主孙亮请诸葛恪入宫饮酒,在宴席上,孙峻突然发难。

诸葛恪当时惊慌失措,“拔剑未得,而峻刀交下”,最后被孙峻当场杀死,终年五十一岁。之后,孙峻又派人诛杀了诸葛恪的满门。最后,孙峻命人将诸葛恪的尸体用苇席包裹,用竹篾捆着,抛尸于石子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