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保全大清四处奔波的李鸿章,为何却被骂为卖国贼?
2021-03-15 00:06:22
说到晚清,相信不少人会嗤之以鼻,那时的清朝内忧外患,风雨飘摇,多次的对外战争失利国家使得日益衰败,被迫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而说到签订条约这个烫手山芋时,我们总能看到一个人的身影,他就是李鸿章。
甲午中日战争以后,李鸿章大人受命前往日本马关商讨议和之事,而此时的日本竟狮子大开口,竟索要4亿两白银的赔款,以及台湾岛屿的割让。李鸿章深知日本狼子野心,不卑不亢的和伊藤博文周旋,就这样谈判持续了多日,伊藤博文气急败坏,对外宣称是中国方面不赞成议和,间接造成了李鸿章遭到日本激进分子的刺杀,一颗子弹将李鸿章打的血流如注,而李鸿章却说:“此血可以报国矣。”
此事一出国际上众说纷纭,给了日本方面很大压力,日本碍于舆论便减少了清政府一亿两白银的赔款,李鸿章感慨道:“如若这样,我还可以多挨几枪。”闻者不禁流泪,就这样在光绪二十一年二十三日,李鸿章签订了马关条约。自此伊藤博文成了日本国内的偶像,而李鸿章却沦为国人口中的卖国贼,这时李鸿章又受命访问各国,欲通过外交保卫大清,并且还力图引进外资,振兴本国经济。
然而列强的狼子野心终究是藏不住的,霎时间八国联军侵华,慈禧太后望风而逃。于是李鸿章又被受命前往议和,面对野心勃勃的列强,李鸿章仍然不卑不亢,拼尽一切维护大清的尊严,并在会议上多番打击了列强的嚣张气焰,最后将赔款压到了四亿两白银。
当随行的王爷欲下笔签字时,李鸿章看到他十分惶恐,便走上前去说:“王爷,天下最难写的是自己的名字,你还年轻,仕途无量,这个卖国贼的骂名,还是让我来当吧。”最终李鸿章在这份屈辱条约上签了“肃”,他也不愿在此屈辱条约签订自己的名字,于是将自己的爵位签了上去,这也是李鸿章人生的最后一个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