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为什么要搬来三筐稻谷当殿试考题?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知秀网小编带您走进朱元璋搬来三筐稻谷当殿试考题的故事。

和历史上其他皇帝一样,相传朱元璋出生时也很不寻常。史书中记载,当时朱元璋降生,家里突然红光四射,这些光冲出房屋,村里人都以为朱家着火了,于是都提着水桶来救火,结果发现并没有着火。虽然这个故事几乎没有什么真实性可言,但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朱元璋迫切想解释自己是天选之子。

出生不久后,朱元璋的家庭就遭遇了困境,由于家中孩子太多,父母只得将最小的朱元璋送到地主家去放牛。而朱元璋也是在放牛的这段时间,认识了后来的汤和徐达等人,他们一起玩耍,一起闯祸,一起受罚,感情十分融洽。后来当地爆发了瘟疫,朱元璋父母双双离世。他和哥哥离开了家开始自谋出路。

此时两眼一抹黑的朱元璋来到了皇觉寺出家,其实就是为了一口吃的,可是当时天下大乱,就连寺庙的僧人也经常忍受饥饿。于是不久后朱元璋拿了一个碗就开始外出化缘,这段经历成了他一生到底财富。三年的化缘时间,朱元璋看遍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增长了见识,接触到了起义军。

当他再次回到皇觉寺,立刻收到了来自好友汤和的来信,信中汤和叫朱元璋投奔自己,他当时已经参加了红巾军。朱元璋本来打算过段时间去,可是寺里其他和尚知道这个消息后准备告官,朱元璋无奈之下赶忙出寺,一路来到了汤和所在的濠州城。

朱元璋初到濠州就被守城的士兵给抓了起来,因为他长相奇特,而且还是个光头和尚,士兵们以为他是元军派来的奸细。还好汤和及时赶到,朱元璋这才被松绑了,此后在濠州城的多次战斗中,朱元璋表现优秀,大帅郭子兴对他十分赏识。提拔朱元璋做了自己的贴身警卫,这还不够。

郭子兴有一个义女马氏,他为了拉拢朱元璋,将马氏许配给了朱元璋,她就是后来母仪天下的马皇后。结婚之后的朱元璋应该说是意气风发,春风得意,可是慢慢的他却开心不起来了。因为他发现郭子兴并没有雄才伟略,其志向最多也就是守住濠州城而已,这对于朱元璋来说是很不齿的行为。

为了摆脱郭子兴,朱元璋决定带着自己的亲信自己去开创一番事业。于是他借着征兵的名义离开了濠州,而且同时带走了自己的家眷和得力干将,这里面就有汤和,常遇春等大将。此时朱元璋已经像蛟龙入海。后来郭子兴去世,朱元璋也将濠州收入囊中,慢慢的,他的势力已经可以称霸一方了。

最后朱元璋在南京,周边能和他抗衡的也就只有陈友谅和张士诚两方势力。而朱元璋此时得到了一名重要的谋士,他就是著名的刘伯温。刘伯温建议朱元璋先打陈友谅,再攻张士诚。果然骄傲的陈友谅被朱元璋打败,随后张士诚被逼自杀。天下已定,朱元璋选择在南京称帝,国号大明。

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十分重视民生和人才选拔。民生方面朱元璋为老百姓们的福利太多了,各种盖房子,还有免费医疗等等。可是各地的贪官也让朱元璋头疼,而他的处理办法也很简单,发现贪官就是杀头。这么一来,大明贪腐受到了明显的遏制。

而在人才选拔方面,朱元璋重新恢复了科举,让天下有才之士都来参加。在科举考试制度中,最后一项是殿试,就是经过层层选拔的人才,最后要经过皇帝的亲自面试。有一次朱元璋主持殿试,他并没有说出自己的问题,而是让人搬来三筐稻谷,朱元璋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呢?

这三筐稻谷各不相同,第一筐稻谷颗粒饱满,第二筐的质量参差不齐,有饱满的也有瘪的,第三筐则更次,只有瘪稻谷,而且里面不少石子沙砾。众考生一头雾水,而刘伯温却脸色大变,他对身旁自己的弟子悄悄说到:有人要掉脑袋了。

几位考生勉强地说了自己的看法,可是朱元璋连连摇头,最后他解释到:第一筐稻谷来自扬州,这么好的粮食说明当地官员勤政为民,值得嘉赏。第二筐来自太仓,这说明太仓官员不作为,第三筐粮食是来自边关的军粮,而这种劣质的粮食说明边关守将是在吃空饷,乃是贪污腐败分子。

几位考生这才恍然大悟,刘伯温的弟子也明白了师父的话。朱元璋立刻下令,奖励了扬州官员,处罚了太仓官员,那个边关负责粮食的官员则被斩首示众。在朱元璋的悉心教导下,这几位考生明白了他的苦心,后来他们几位都成了大明的重要官员。

朱元璋从社会底层摸爬滚打,一路艰辛,终于坐上皇帝宝座,这是一个传奇。然而他在坐上九五至尊之后也没有忘记自己的身份,他常说“我本淮右布衣”,这说明他不是一个忘本的人。

朱元璋深知粮食对于百姓的重要性,而贪官污吏胆敢从粮食下手,获取私利,这是朱元璋万万不能忍受的,所以他借着教育几个考生的机会,顺便为国家除去几个害虫,真可谓一石二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