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梁山众人都参加过哪几次大战?

《水浒传》,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英雄传奇的章回体长篇小说。下面知秀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梁山军除了打家劫舍和攻占一些州府后撤出,还进行了六次大规模战役——之所以叫战役而不叫战斗,是因为这六仗动用兵力更多,交战时间更长,当然伤亡人数也是惊人的。

梁山军参加的这六大战役,实际是一场淘汰赛:前两场的结果,让宋江心惊肉跳,但朝廷上的昏君奸臣还是比较满意的;接下来的三次战役,虽然朝廷认为还有些美中不足,但从总体来看,宋江还是心满意足的;只有最后一次战役,也就是征方腊损兵折将的结果,朝廷和宋江都十分满意,朝廷大手笔封了十二个天罡正将为安抚使、兵马都总管、副总管、总管、承宣使、指挥使、某府兵马都统制,又封了十七个地煞副将为武奕郎、诸路都统领。

征方腊损兵折将,朝廷和宋江皆大欢喜,这时候宋江也不说“俺等众头领生死相随,誓不相舍”了。受招安之初要是服从朝廷调派,让被俘的军官们归建,再把剩余的将士分作五路进行整编,那么老钟经略相公的种家军就会接纳鲁智深武松史进等一批好汉,其余的人只要不再作恶,就可以一刀一枪搏一个锦绣前程,至少也能拿着遣散费回家过好日子——在梁山打家劫舍那么长时间,头领们都不穷,阮氏三雄也可以回到石碣村,去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成套穿衣服了。

这样的安排,是符合朝廷利益的,对梁山好汉也不算坏结局,但是宋江反对,而宋江反对的原因,就是朝廷还没有明确表示要封他一个什么官爵。

宋江官迷心窍,吴用也不聪明,如果他们有一点政治智慧,就会发现朝廷前两次派童贯高俅与梁山军鏖战的险恶用心了——如果梁山军不肯拆分,那就会重蹈“十节度使”的覆辙:朝廷能借梁山之手消耗掉十节度使的兵力,当然也可以借其他割据势力,来对梁山军进行战斗减员。

读者诸君都知道,宋朝从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开始,就一直以“强干弱枝”为原则,禁军养得又白又胖不打仗,厢军饿得又黑又瘦当炮灰。在征讨梁山的大军中,禁军的任务就是保护中军统帅,在没有太把梁山放在眼里的时候,禁军根本就不出动:呼延灼攻打梁山,高俅还算不错,给补充了一些装备,但是兵力却全从地方抽调,汝宁郡都统制呼延灼“手下多有精兵勇将”,就让他带头,陈州团练使韩滔、颍州团练使姓彭玘带着本州人马为左右翼;关胜征讨梁山,蔡京“唤枢密院官,调拨山东、河北精锐军兵一万五千,教郝思文为先锋,宣赞为合后”,禁军还是一个人都不出。

呼延灼和关胜把五支地方军全部葬送在梁山,朝廷少发了不少饷银,梁山多了一些兵将,接下来该轮到朝中大佬出战了,但是他们还是割猫儿尾拌猫饭,大手笔地花销地方势力。

童贯出征,一下子就从地方抽调了十支总计十万部队,这十万人中,只有两万禁军,其余八万还是地方部队:“拨东京管下八路军州,各起军一万,就差本处兵马都监统率;又于京师御林军内选点二万,守护中军。睢州兵马都监段鹏举为正先锋,郑州都监陈翥为副先锋,陈州都监吴秉彝为正合后,许州都监李明为副合后,唐州都监韩天麟、邓州都监王义二人为左哨,洳州都监马万里、嵩州都监周信二人为右哨,龙虎二将酆美、毕胜为中军羽翼。”

八个兵马都监带领的厢军把童贯的二万禁军保护在核心,战役结束后盘点:睢州兵马都监段鹏举被黑旋风李逵砍断咽喉,郑州都监陈翥被霹雳火秦明打碎天灵,陈州都监吴秉彝被九纹龙史进斩落首级,许州都监李明被青面兽杨志砍成菜瓜,唐州都监韩天麟被双枪将董平一枪搠死,邓州都监王义被急先锋索超砍于马下,洳州都监马万里被豹子头林冲长矛戳中胸膛、嵩州都监周信被花项虎龚旺、中箭虎丁得孙两条叉戳定咽好,似霜摧边地草,雨打上林花。

童贯征讨梁山之役,八个都监全部阵亡,蔡京手上又有八顶大官帽可卖了。三千所直秘阁,五百贯擢通判,一个都监官帽,咋也得卖一万贯大钱。更重要的是拥有八万军队的地方军被一网打尽,省了朝廷许多钱粮,赵佶和蔡京做梦都会笑醒。

朝廷借梁山之手拔除了八个兵马都监,随后的高俅征梁山之役,朝廷又下了一盘大棋:抽调河南河北节度使王焕、上党太原节度使徐京、京北弘农节度使王文德、颍州汝南节度使梅展、中山安平节度使张开、江夏零陵节度使杨温、云中雁门节度使韩存保、陇西汉阳节度使李从吉、琅玡彭城节度使项元镇、清河天水节度使荆忠,每人带一万兵马,加上三万禁军,高俅十三万大军开赴梁山,赵佶和蔡京坐在京城,掰着手指头看战报,美滋滋地数着又有多少“贼寇”死于非命。

高俅征讨梁山,不管谁赢了,死的都是昏君奸臣眼中的贼寇——这十个节度使身份太特殊了:“原来这十路军马,都是曾经训练精兵,更兼这十节度使,旧日都是在绿林丛中出身,后来受了招安,直做到许大官职,都是精锐勇猛之人。”

十个宋江的江湖同道、绿林前辈跟宋江开战,不管谁杀了谁,蔡京的“以盗治盗”方略都成功了。

宋江也没让蔡京失望:童威、童猛生擒徐京,李俊、张横活捉王文德;杨雄、石秀抓获杨温;阮氏三雄拿了李从吉;郑天寿、薛永、李忠、曹正推上梅展,李云、汤隆、杜兴捧出叶春、王瑾首级——死了的不必说,就是活着被放回朝廷,乌纱帽肯定也要丢了,要想保住性命,还得拿出一大笔钱来赎罪,昏君奸臣既削去了碍眼旁枝,又能发一笔横财。

童贯和高俅这两次大战役,每次都损兵折将八到十万,但是这两个人却没有受到半点处分,这说明朝廷对他们的表现还是十分满意的,而宋江却不免有些心惊肉跳:两场大战,杀得尸山血海,招安更困难了!

朝廷舍不得用禁军去填梁山这个无底洞,就只好招安,但是却没说给宋江什么官职,于是宋江很不满意,而他不肯拆分梁山军,也彻底激怒了朝廷重臣:“这厮们虽降朝廷,其心不改,终贻大患。以臣愚意,不若陛下传旨,赚入京城,将此一百八人尽数剿除。然后分散他的军马,以绝国家之患。”

最后是收了宋江财宝的太尉宿元景出面打圆场,这才有了梁山军破辽国、打田虎、灭王庆的三大战役。

宋江有宋江的理由,朝廷有朝廷的规矩。朝廷刚招安梁山军,就把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封官加禄,不要说会在百姓中造成负面影响(大家会以为杀人放火受招安是当官捷径),就是老钟经略相公也会暴跳如雷:“洒家跟西夏拼命,弟兄们疆场浴血九死一生还没论功行赏,这帮贼寇杀了那么多官军,怎么倒先拿了赏赐?”

于是朝廷和宋江达成了默契:封官加禄可以,但是你得先纳投名状,辽国、田虎、王庆,那就是你的进身之阶。

梁山军打赢了这三大战役,宋江当然是十分满意的:攒够了可以封官的战功 ,弟兄们全须全尾地回来了,大家可以洗白身份重新做人了。

梁山一百单八将一个都没死,宋江满意,朝廷却不乐意了:“一百零八个人都想当官,朝廷和地方哪有那么多位置?十万梁山军整编为禁军、厢军,那得花多少军饷?都遣散回家,谁能保证他们不再啸聚山林?”

很不满意的朝廷只给了梁山军两个实缺,其他一百零六人都是虚衔:“加宋江为保义郎,带御器械,正受皇城使;副先锋卢俊义加为宣武郎,带御器械,行营团练使;吴用等三十四员,加封为正将军;朱武等七十二员,加封为偏将军。”

宋朝职官表中,根本就没有“正将军”“偏将军”,而保义郎和宣武郎,在宋朝五十二级军阶中,位列第五十,也就是说,宋江的正式军衔,很可能就是个上尉,顶多也大不过少校:节度使、观察使算是军区司令一级的高官,通侍大夫、正侍大夫到左武大夫、右武大夫,属于次级高官,基本是中将、少将、准将;从武功大夫、武德大夫到武经郎、 武义郎、 武翼郎属于中级军官,换算到现在是校官;低级军官分两个档次,敦武郎、 修武郎属于“大使臣”,其下的从义郎、 秉义郎、 忠训郎、 忠翊郎、 成忠郎、 保义郎、 承节郎、 承信郎属于“小使臣”,要找比保义郎还小的军官,实在是太难了。

在朝廷最重大的节日“正旦节”上,军衔最低的宋江和卢俊义受到了羞辱:“宋江、卢俊义随班拜罢,于两班侍下,不能上殿。仰观殿上玉簪珠履,紫绶金章,往来称觞献寿。自天明直至午牌,方始得沾谢恩御酒。百官朝散,天子驾起。宋江、卢俊义出内,卸了公服幞头,上马回营,面有愁颜赧色。”

连宋江那个厚脸皮都羞红了,可见这位梁山“军头”的待遇有多低。

宋江心里明白,自己官卑职小,并不是皇帝老儿小气,而是官帽资源有限,所以要想谋求一个双方都能满意的结局,那就还得再打一仗,最好是梁山军死得只剩下十七八个头领,喽啰死掉十分之八,那就很好安排了。

公孙胜已经修炼有成,再加上督世俗官职不屑一顾,所以他头也不回地走掉了。为了保证梁山好汉生病或负伤就能死掉,朝廷很周到地留下了神医安道全,蔡京和小王驸马也把自己看中的人留了下来。

征方腊损兵折将,最后全须全尾地接受封赏的也就剩下了二十七个,这时候宋江终于当上了方面军司令,这时候他也不提“兄弟情义难舍”,而是满心欢喜地到楚州当安抚使兼兵马都总管去了,他的军衔变成武德大夫,那也是一步登天:武德大夫属于宋军将领中的第二等,比保义郎高了二三十个台阶,应该跟师长差不多了。

所以我们细看梁山军参与的六次战役,最大的受益者还是朝廷,这种以盗治盗强干弱枝的方略,不但基本消灭了梁山军,还顺手歼灭了二十一股地方武装和反叛军。于是有人怀疑宋江其实是朝廷派到梁山的卧底,朝廷借宋江之手干了很多脏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