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宝玉被打时,王夫人与贾母在场的状况有何不同?
《红楼梦》第三十三回宝玉挨打是众所周知的一个章节,接下来知秀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
金钏儿跳井而死,忠顺王派长史官前来荣国府要琪官蒋玉菡,因为这两件事,贾政毒打宝玉,将他几乎打了一个半死。
老子教育儿子,可谓天经地义;尤其是宝玉的所作所为,确实也有挨打的理由。只是,作为荣国府的宝二爷,这一场毒打,却在荣国府掀起了一场风暴。
尤其是这两个女子出现,所起到的不同的效果,更让人不可思议。
1、王夫人出现,如同火上浇油,贾政下手越来越重了。
贾宝玉自幼不爱读书,成天混迹在姐妹、丫鬟丛中,面对这样的儿子,贾政自然不喜。因此,对宝玉的态度,贾政是不看好的。
小打小闹只怕也是家常便饭,只是,这一回不同了,贾政的火气非同小可。摆出的架势也不同以往。
话未说完,把个贾政气的面如金纸,大喝:“快拿宝玉来!”一面说,一面便往书房去,喝命:“今日再有人劝我,我把这冠带家私一应就交于他与宝玉过去!我免不得做个罪人,把这几根烦恼鬓毛剃去,寻个干净去处自了,也免得上辱先人、下生逆子之罪。”
……
那贾政喘吁吁的直挺挺坐在椅子上,满面泪痕,一叠声:“拿宝玉!拿大棍!拿索子捆上!把各门都关上!有人传信往里头去,立刻打死。”众小厮们只得齐声答应,有几个来找宝玉。
可见,在这个时候,贾政是铁了心要严惩宝玉,并提前断绝了给贾母等人通风报信的可能。随后,拿出家法,一开始,让小厮们打。只是,面对宝二爷,小厮们怎么敢下死手?
正气在头上的贾政见了,一脚踢开了小厮,亲自拿起板子毒打宝玉。在场的清客们面对这一幕,也体会出了事情的严重性。忙着给里面报信了。
王夫人得知这个消息后,连衣服也来不及换,穿着家常衣服,也顾不得外男在此,顾不得礼仪规矩,忙着跑了过来。
在这里,或许我们有必要明白封建社会的礼仪规矩,因为即便是出阁的小姐,如王夫人这样的当家主母,也不得亲易见外男。
比如薛蟠要离开贾府学做生意,薛姨妈叮嘱张德辉,便是隔着窗户嘱咐的。由此可见,为了宝玉,王夫人的内心是多么的焦急。
只是,王夫人出现后,贾政非但没有停手,反而板子越下越重了。
王夫人一进房来,贾政更如火上浇油一般,那板子越发下去的又狠又快。按宝玉的两个小厮忙松了手走开,宝玉早已动弹不得了。
直到王夫人提出老太太,提到去世的贾珠,贾政才有所收敛。
王夫人出现为何会引起火上浇油的效果?提出贾珠后,贾政为何又会有如此反应?其实这里面,主要隐含了两点。
其一:贾珠去世的隐情。
贾珠,是贾政与王夫人所生的第一个儿子。十四岁进学,也就是考中了秀才,由此可见,在仕途经济这条路上,他是有潜力的。
只是,不到二十岁的他,娶妻生子,却一病死了。对于他的死,最有可能的原因,就是出于贾政的棍棒教育。也是因此,当王夫人哭出贾珠的名字时,李纨才会痛哭失声。
其二:贾珠的死,谁是罪魁祸首?
十四岁进学的贾珠,为何会遭受贾政的棍棒教育?最有可能的原因,就是他也做了同宝玉一样有损名声的事。而在封建社会,“相夫教子”的义务是谁的?当然是女人的责任。
也是因此,贾珠的悲剧,终究要落到王夫人的头上。或许,正是因为她的宠溺,才导致了贾珠作风上的改变。
从此以后,她不仅失去了儿子贾宝玉的教育机会(宝玉是由贾母抚养的),即便是对庶子贾环,她也不具备教育的资格(贾环是虽赵姨娘一起生活的)。
宝玉被打后,袭人前来汇报他的情况,王夫人便倾述了内心的不公。
袭人道:“论理,我们二爷也须得老爷教训两顿。若老爷再不管,不知将来做出什么事来呢。”
王夫人一闻此言,便合掌念声“阿弥陀佛”,由不得赶着袭人叫了一声“我的儿”:“亏了你也明白,这话和我的心一样。我何曾不知道管儿子,先时你珠大爷在,我是怎么样管他,难道我如今到不知管儿子了?
或许,正是因此,王夫人的出现,才会引起贾政更大的怨气,从而下手越来越重。
2、贾母的出现,为何能扭转局面?
就在王夫人跪着替宝玉求情的时候,贾母突然出现了,并且,她的人还未到,声音已经传了进来。
正没开交处,忽听丫嬛来说:“老太太来了。”一句话未了,只听窗外颤巍巍的声气说道:“先打死我,再打死他,岂不干净了!”
贾母出现所说的这番话,非常有意思。丝毫没有提及宝玉所做的事是对是错,而是简单利落切中了要害。
贾政听了这句话,为何会反应如此之大,忙着出来迎接母亲,原因很简单,因为“孝道”二字。老太太用“孝”这个大帽子压着儿子,已经从根本上决定了事情的走向。
而她接下来的话,又进一步刺中了问题的关键。
贾母听说,便止住步喘息一回,厉声道:“你原来是和我说话!我到有话吩咐,只是可怜我一生没养个好儿子,却叫我和谁说去!”
贾政听这话不像,忙跪下含泪说道:“为儿的教训儿子,也为的是光宗耀祖。母亲这话,我做儿的如何禁得起?”
贾母听说,便啐了一口,说道:“我说了一句话,你就禁不起,你那样下死手的板子,难道宝玉就禁得起了?你说教训儿子是光宗耀祖,当初你父亲是怎么教训你来!”说着,也不觉滚下泪来。
贾政又陪笑道:“母亲也不必伤感,皆是做儿的一时兴起,从此以后再不打他了。”
从贾母的言语中,我们似乎会体会出这样的意味,贾政的父亲贾代善,并没有如他这样采用棍棒教育的方式教育他。
只是对于这样的说法,我们通过赖嬷嬷之口,又能轻易地反驳。正如赖嬷嬷当着凤姐等人所说,敬老爷教育儿子,竟是审贼;她对宝玉也是直言不讳的说,你父亲年轻地时候,也没有你这样闹得不像样。
可见,棍棒教育,是荣国府的门风。但既然一向如此,贾母为何还要特意提及呢?原因其实非常简单。
因为这其中,牵扯到了贾珠之死。在前面我们分析过,贾珠的死很有可能同宝玉挨打有类似的情形。若果真如此,那么贾政这个做父亲的,在其内心,自然难以越过这个坎。
王夫人提出贾珠时,之所以没有起到这样的效果,是因为在贾母、贾政看来,贾珠的不长进是源于她失败的教育方式,所以记恨她。
而贾母不同,作为长辈,又是局外人,她有资格,也有分量提出这样的话。因此这件事被贾母提出,便取到了截然不同的效果。
小结:
宝玉被打,贾母、王夫人都心疼不已,只是她们的出现,对宝玉的帮助却是大不相同的。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局面,一是因为她们不同的身份,除此之外,最关键的原因,便是因为贾珠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