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时候文武是不分开的 后来的文官和武官是什么时候划分的
对古代文武分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知秀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中国历史上有不少出名的文臣武将,文有魏征、文天祥、包拯等都是很出名的文官,武将就更多了,韩信、吴起、白起等。武将和文官都是皇帝的左臂右膀,为皇帝“打工”,专业化,就像今天现代化国家一样,军人专管军队,文职官员管国家内务,军事、国家内务分开。
但在古代一开始文武是不分开的,官员既管国家内务,又带兵打仗,据记载,黄帝时已设立“司马”等军事首领官职,夏朝设立“司徒、司空、司马”等文武官职,商朝在夏的基础上,进一步分化,有“马、亚、射、卫”等文武百官。但夏商体制文武不分开,到了周,虽然官职开始分类别设立,设立“卿、大夫”等官职,但卿、大夫既管理政务,也受王命出征,司马有军事之权,却无统兵之权,统兵也只是临时任命,战争结束后,兵权还得交回给帝皇。
商时期_图
那么文官和武将的划分是在什么时候呢?
进入春秋时期,周王室开始衰落,各诸侯国对军队的控制权越来越大,但这时的文官武将仍未分开。公元前718年,郑国和燕国的北制之战,郑庄公派大夫公子伯、子元等统兵御敌,这时的大夫便是文武一体。大夫虽然领兵打仗,然而,军队的最高统帅是国君,春秋时期,不少国君都亲自率军作战,例如泓水之战,宋襄公挂帅,大夫公孙固等辅助;除了宋襄公,晋文公、夫差、勾践等国君都统兵作过战。
同时也有不少文官率兵出征,楚成王时期成得臣、斗勃等;楚昭王时期的王麇、王尹寿曾作为楚军统帅。这种国君、官员没有固定职能统兵打仗的案例很多,可见,春秋时期,文武职能并没有分开。
战国群雄争霸_图
进入战国后,周王室名存实亡,诸侯国为壮大实力,统一天下,频繁征战,生产工具的改进,生产力随之提高,军队的数量越来越大,地主阶级逐渐兴起,中国逐渐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一些比较有实力的地主阶级开始掌握国家政权,为了避免君权旁落,统治阶级必须将大权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不分职能的卿、大夫等官位制度很容易让权力过于集中在贵族身上;韩、魏、赵三家分晋就是因为权力都集中在这三家的大夫身上,架空了王权,没有其它有实力的官位与之分权。
所以为了避免“三家分晋”发生在自己的身上,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就采取文武分职的办法,分散权力,以相、将为百官之首,相互制衡,这一制度一直延续到的明朝朱元璋权分六部。所以很大部分人认为战国时期是文武分职的时间,战国时期几乎没有文官统过兵作战,国君也不再带兵,文官只需要处理政事,负责一下军队后勤。
三家分晋_图
那么文武分职的原因又有哪些呢?
最大一个原因是将权力集中在统治者身上,任何一个统治者都不会让一家独大,文武分职很好避免了权力集中在天平的一端,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将相制衡,最后是加强了中央集权。
战国时期的战争规模相比春秋时期,不再是小打小闹,动不动就是十来万人的战争规模,在统一天下的诱惑下,也不再是讲究打仗规规矩矩,交战双方列好阵才开始,胜利方不许追击溃败方。战国时期讲究是消灭有生力量,就没那么客客气气了,因此战国时期的战争讲究“奇”,各兵法大家浑身解数,施展才能。像长平之战这种关乎国运的战争,在庸才赵括的领导下被名将白起坑杀了赵国四十万大军,彻底毁了赵国。所以战争不是儿戏,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指挥得了,军队统帅必须由专业的、富有战斗经验的人担任。明朝“土木堡之变”便是在没有军事经验的宦官王振的指挥下全军覆没。
在这种情况下,文官不再适应大规模,充满尔虞我诈,高强度的、复杂的战国战争。《韩非子 显学》称:“明君之吏,宰相必起州郡,猛将必发于卒伍”,可以看出文官和武官的出身不同,也说明了各自的特点、擅长之处。
白起(?—公元前257年)_图
战国时期的分封制取消,所得爵位按照作战成果来确定,白起、廉颇、吴起等名将都是根据战果来获得统帅地位,从军队基层做起。不再按照分封制划分爵位,让很多有才能的人进入了军队,提升了军队战斗力,战国的战争中指挥大型战争的都是专职武将,分封制的取消很好避免了一些没有战争经验的人进入军队。
“官分文武,王之二术也”,是君主控制国家的重要手段,历代朝代都采取了文武分职,朱元璋更是废除了丞相制度来加强王权。同时文武分职,也适应了政治和军事分工的需要,适应国家的发展,各显其能。这样,既能保证“家天下”不改姓,又可使文臣武将发挥自己的特长。
文武分职是封建君主加强中央集权的一项重大变革,同时也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在后期的发展中,尤其是隋唐时期设立科举来选拔文官,设立武举来选拔将才,彻底将文官和武官的职能分开,促进了国家对人才的选拔机制。
参考文献:《韩非子 显学》《战国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