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秀网 > 未解之谜 > 正文

雍正和年羹尧之间的小船是怎么翻的 年羹尧在作死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很多人都不了解雍正和年羹尧的事情,接下来跟着知秀网小编一起欣赏。

提起雍正皇帝,紧随着就会被人想起来年羹尧。在雍正皇帝继位以及开疆拓土的历史中,年羹尧这个名字可谓是极为重要的。后世中,更是有许多文人墨客撰写出许多雍正皇帝的小说、评书以及影视剧,而年羹尧也跟着雍正皇帝成为了大众红人。

年羹尧一生充满传奇性,不仅战功显赫,更兼雍正皇帝大舅子的身份。在私交方面,年羹尧和雍正在前期也算是惺惺相惜,并且敢为马前卒鞠躬尽瘁。雍正皇帝的成功,年羹尧具有相当的功劳。要知道康熙丢给雍正的王朝其实早已是千疮百孔,正是雍正皇帝十几年的兢兢业业打补丁,才将大清朝的元气逐渐恢复过来。而在这段历史时期,无异于是要经过千难万阻,雍正皇帝的身边也自然需要年羹尧这样的名将,为他保驾护航。

年羹尧功高志伟,但是雍正皇帝对他的封赏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但是正是这样一位被皇帝看重倚重的名将, 最终却又被雍正皇帝处死,不得不说令人唏嘘。

年羹尧和雍正的亲戚关系,加上他的战功,所以再雍正面前说话也比较硬气。在当时推荐人才方面,只要是年羹尧开口,雍正皇帝就会优先录用。原本是一种恩赐的特权,但是随着年羹尧权力越来越大,却开始变得贪婪起来。年羹尧利用自己在雍正面前的得宠地位,开始利用恩宠贪污受贿。

年羹尧举荐成功的官员上任之后,便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年羹尧阵营中的人,逐渐地也使年羹尧的势力越来越大。自古以来,权臣这样干下去,自然不会有好下场的。年羹尧久而久之的集团建设,开始让雍正不舒服起来,感觉如芒在背。当皇帝的权力,逐渐被架空的时候,这位权臣的末日也便不远了。但是,因为年羹尧对雍正皇帝有拥立之功,并且又是皇帝的大舅子,所以雍正对很多事也比较包容。但是年羹尧似乎被封了眼,竟然越来越为所欲为,终于逼着雍正皇帝不得不伸手。

年羹尧打仗在当时是一顶一的好手,对大清王朝的边疆起到了顶梁柱作用,所以被称之为国士无双也没啥夸张。但是年羹尧却不知道低调做人,开始飘了。在一次班师回朝的时候,雍正皇帝为了体现对年羹尧的重视赞赏,竟然要求满朝文武大臣都要跪在王宫之外迎接。要知道,这些大臣之中,有很多是和年羹尧官衔相等的,由此可见当年的阵势。

此刻的年羹尧,如果还有脑子,就应该表现出诚惶诚恐的姿态。但是,年羹尧却把这件事看得很平常,并且以高高在上的姿态接受了。年羹尧来到王宫之外,看到那些跪在地上的大臣们,丝毫没有表现出谦虚的表情,并且大摇大摆的从大臣们面前走过。

在雍正面前,年羹尧持宠而娇,开始没有君臣之间应有的礼仪,这些自然让雍正皇帝很不舒服。但是即便如此,雍正皇帝依然选择了隐忍不发。但是,后来的一系列事情,终于逼疯了雍正皇帝。

雍正皇帝要对年羹尧的将士进行封赏,并且认为所有的出征将士要进行重赏。但是这时候,却传出了一个关于年羹尧的消息。下边的大臣以及将士们,都认为皇帝之所以犒赏三军,是因为年羹尧向皇帝的建议。不仅是这次封赏问题,在许多时候雍正做事,都是经过了年羹尧的授意。你想,这些话传到雍正耳朵里面,会是什么滋味?最恐怖的事情,这些传闻在军队中早已经存在。

年羹尧治军很严格,对待士兵的执行力要求很强,就是只有努力去完成的士兵,不允许有任何意见推脱。说白了,就是只为成功找办法,不许为失败找理由。如果哪个将士任务失败,就会收到严厉的惩罚。其中有一件事情,足以反映出年羹尧在军中的威严。因为下大雪,年羹尧的营帐外的士兵,手被冻伤了。年羹尧原本是想表示一下关心,说了一句“去手”,意思是将手上的雪拍掉。但是,旁边的亲兵却理解错了,直接将自己的手砍掉了。虽然是一场误会,但是足以反映出来年羹尧治军的严格。

兵士令行禁止原本是好事,但是一件事的发生却让此变味了。

原本军法森严是一件好事,但是因为一件事情,却让这样的好事变坏了。在年羹尧平定青海西藏之后,雍正皇帝选择犒赏三军,于是向三军传旨让大家休息,可以大碗喝酒大碗吃肉了。但是,雍正说过之后,那些士兵们却无动于衷。正在雍正纳闷的时候,旁边的年羹尧从怀里拿出一面旗子,众将士看到这面旗子之后,这才脱下甲胄,去享用酒肉。这个画面让雍正突然感到了事件的可怕,皇帝竟然开始指挥不了三军,而这些士兵只听命年羹尧。

多年来的年羹尧,因为战功和皇帝的宠信显得志得意满,再加上年羹尧原本就是才高,自然在许多事情表现得很高调。但是,雍正皇帝因为年羹尧的军功,也在很多时候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而这件事情的发生,使雍正皇帝有了危机感。于是,雍正自此开始减少了对年羹尧嘉奖称赞的次数,很多时候开始长篇大论对年羹尧进行强调。说实在话,雍正再开始,也是希望年羹尧能够收揽一下,不要太过分。但是,年羹尧却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在对年羹尧的凑着批示时候,雍正皇帝曾经一连用了五个“可惜”,想通过这种方法委婉提醒年羹尧,并且在其中开始明确指出年羹尧做事的不妥之处。但是年羹尧并没有意识到雍正的疏远,反而认为凭借着自己的军功以及和雍正的私人交情,雍正皇帝不会对他怎么样。可是,他不知道此刻的雍正,已经动了杀机。

雍正三年的时候,天上发生异象,被很多人认为是祥瑞。大臣们纷纷上书雍正,祝贺天朝的未来,年羹尧自然也要上书。但是,年羹尧是个武夫 ,写字比较潦草狂野,一不小心把“朝乾夕惕”误写成了“夕惕朝乾”。这一件事,正好让雍正抓住了把柄,训斥年羹尧故意颠倒词汇,对他这个皇帝有点不尊重。

之后很快,雍正便开始下手清除年羹尧的党羽,将四川和陕西的官员调换,并将年羹尧亲信撤职,使他们不能趁机作乱,拥兵自重。在这些完成之后,雍正直接快刀斩乱麻,将年羹尧川陕总督的官帽给撸了。雍正在撤职年羹尧之后,将他调出了自己的地盘,去杭州做了个杭州将军。

让很多人都感到奇怪的一个点是,原本雍正对于年羹尧很是器重,而在将其剥夺了官职,令其没有了兴风作浪的能力之后,年羹尧曾向雍正求饶,此时雍正为何仍要将他处死呢?

年羹尧平常都比较高傲,和很多人不对付。在看到年羹尧在皇帝面前失宠之后,这些对立面的大臣们纷纷落井下石,对年羹尧进行检举揭露。雍正皇帝正好顺势,借助这些大臣们罗织的罪状,将年羹尧解压回京,并迅速给他列举了92宗大罪,年羹尧在狱中自裁。其父兄族中任官者皆被革职,而嫡亲子孙更是发遣边地充军,家产抄没入官。原本叱咤风云的年羹尧,终究没有逃脱家破人亡的结果。

那么,雍正已经撤了年羹尧的职位,为何不念在往日的情分上,对其网开一面,留他性命呢?

首先因为年羹尧所犯的罪行,确实是到了一种无法饶恕的地步了,对于雍正这个皇帝的毫无敬畏之心,并且当时雍正已经秘密的立储了,而年羹尧血却另有扶持的人选,亲身感受过皇位斗争的雍正,自然是不希望自己的儿子重演当年经历,于是年羹尧不得不杀。

并且留年羹尧在世上年没有丝毫好处,这样对于皇帝大不敬的人若是还留他性命的话,对于雍正来说是对其统治地位的一种撼动,不如直接把他处死来,还可以趁机把他身后的势力连根拔起,从而极大的稳固自己的统治,做到杀鸡儆猴的作用。

当初叱咤一时的年大将军最后却以身败名裂、家破人亡告终。

在雍正时期,像李卫等封疆大吏,虽没有博学多才,但却是治理地方的能吏,最重要的是,他们始终恪守着君臣之道,从来不敢僭越,才能终得善终。由此可见,为人臣子则要守君臣之道,否则,一世英名将会付诸流水,岂不可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