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元名臣文天祥为什么会默许弟弟降元?

大家好,这里是知秀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文天祥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文天祥有很多头衔,比如文学家、政治家、爱国诗人、民族英雄、抗元名臣等等。在这众多的头衔中,最为人所瞩目的,应该就是“抗元名臣”了,因为文天祥用了一生来抗元。

作为南宋的状元丞相,他在国家危难之际,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起兵勤王。兵败被俘后,面对敌人的种种利诱,文天祥宁死不降。

当对方要他写信,劝降南宋另一抗元名将张世杰的时候,文天祥直接写了首《过零丁洋》给他们。尤其最后两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更是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让文天祥成为舍生取义的楷模。

大家对于文天祥都很熟悉,却很少有人知,文天祥还有两个同母弟弟,文璧和文璋。关键是,他的两个亲弟弟,竟然还投降了文天祥这辈子最恨的元朝。更令人想不到的是,文天祥还默许弟弟降元。

据《宋史》记载,文天祥被处死后,他的妻子欧阳氏收拾他的尸体,发现了他就义前所写的绝命诗:“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既然他就义前,仍说自己今生无愧,为何还会默许弟弟降元呢?

我们先从文家兄弟的经历讲起。文天祥一共有三个弟弟、三个妹妹,而其中一个弟弟文霆孙早逝,所以就剩下文璧和文璋。兄弟三人一起读书,当文天祥考中状元后,两位弟弟也先后中举。

之后,兄弟三人因入仕而各奔东西,可文天祥仍然常常写信,教弟弟应该如何做人、如何做官。德祐元年,元军渡江侵宋,时任赣州知州的文天祥闻讯后,立刻决定在赣州起兵勤王,并奏请让弟弟文璧当自己的助手,兄弟正式开始并肩作战。

不久,他们的祖母去世,文天祥由于战事紧急不能回家,只好由弟弟文璧赶回去守孝。文璧刚刚陪伴一家老小回到老家,朝廷又命他出任惠州知州。为了保证母亲、妹妹,以及文天祥妻儿的安全,文璧便将一家人全部接到惠州。所以在兄弟三人积极抗元这段期间,文家人也是饱受颠沛之苦。

祥兴元年,文天祥被俘,紧接着南宋灭亡。这也就意味着,文家兄弟从此刻起,正式失去了效忠的对象。这时候文璧和文璋兄弟俩,就面临一个艰难的选择,在他们前面只有三条路可以选:殉国、逃亡、投降。

首先南宋已经君死国灭,国土陆沈,殉国已无对象。其次文家人口众多,且大部分是女眷,要逃亡起来很难,很容易被元军抓住。最后为了保证整个文氏家族,唯一能选的,就只有投降。

于是文璧和文璋商议之后,便以惠州城降元。即便如此,兄弟二人并不想为元朝效力,所以带着家人回到老家,打算就这样隐居过一生。谁知元朝不肯放过文家兄弟这样的人才,多次下诏要文璧到大都受封。

后来文璧被任命为临江路总管兼府尹,朝廷同时允许他去探望,当时正被关押在大都狱中的哥哥文天祥。当文天祥知道弟弟已经降元后,只写了一首诗:“去年别我旋出岭,今年汝来亦至燕;弟兄一囚一乘马,同父同母不同天;可怜骨肉相聚散,人间不满五十年;三仁生死各有意,悠悠白日横苍烟。”

从这首诗可以看出,文天祥并没有责怪弟弟,反而在之后的时间里,一直与弟弟保持着通信往来。而真正证明,文天祥默许弟弟降元的,是他给文璧儿子写的信中,所表达的态度。

文天祥在信中写道:“吾以备位将相,义不得不殉国;汝生父与汝叔姑,全身以全宗祀。惟忠惟孝,各行其志矣。”他深知自己作为南宋丞相,肩负为国为民的重任,所以必要时,只能以死殉国,这样才无愧于宋朝亡君,无愧于宋朝遗民,无愧于自己的人生信条。

但文璧和文璋不一样,他们所处的位置不同,在宋朝的影响也不同。作为偏处一隅的地方官,只要曾经尽力为国家付出过就可以了。当然国灭了,官员也可以选择殉国。可南宋已经复国无望,就算赔上文家全族性命也是无济于事。

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选择投降,才能保住文家全族的性命,留下文家血脉,才能将文家的精神传承下去。

其实当初文天祥在狱中收到女儿的信,知道妻子和女儿都在宫中为奴时,他便明白,只有投降,一家人才可能团聚。可他不能因为自己的妻女,而丧失气节,这样做就太自私了。所以他才会默许弟弟投降,这样就能保住所有人。

但降敌这件事,毕竟不能被外人所理解。历朝历代有不少文人,都对文家兄弟一褒一贬,一边颂扬文天祥舍生取义,一边怒斥文璧、文璋卖主求荣,就连乾隆皇帝都指责说:“子不知终弟受职,应难地下见其兄。”

既然在大局已定的情况下,“兄尽忠、弟尽孝”有何不可呢?难道真的要赔上文家全族的性命,才能算得上是“爱国”吗?事实上,文璧选择降元后,也做到了于国于家,无愧于心。

首先为了保卫全族,只有文璧一人做了元朝的官,文氏一族都隐而不仕。他上任后,尽心尽力救助南宋遗民,史书记载:“念广民兵后疮残,凡可以救民于水火与衣冠于涂炭者,尽心焉。”可见他是不忠元朝君而爱民。

之后他设法买回文家祖屋,建立家庙,祭祀祖先。又为哥哥文天祥建祠纪念,找回了流落在外的大嫂欧阳氏,将其接回家乡安心养老。他还想尽办法收集文天祥的作品,为哥哥出版遗著。可以说文璧挑起了当家重任,尽心尽力照顾着文家全族。

可是他在做这一切的时候,却要背负着“叛徒”的骂名。死多么容易,但要在活着的时候,一面肩负于国于家的重任,一面忍受着世人的指责,才是最不容易的。

因此今后回顾这段历史的时候,我会对文璧的降元之举多一份理解,也能够明白文天祥,为何会默许弟弟降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