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穷人为什么不去开荒而是给地主打工 开荒的成本比打工的成本要高

你真的了解古代开荒吗?知秀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在中国古代,普通人想要养活自己最普遍的方式就是种地。虽然封建社会“士农工商”的阶层阶排序中,农民是仅次于士大夫的阶层,但实际上农民的生活往往是不怎么轻松的,平常年份还好,一旦有什么天灾,一家人一年的努力就白费了。而且给地主家干活的那些普通百姓,如果遇到一个不怎么好的雇主常常还会被剥削,付出和收入根本不成正比。历朝历代都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免税还有奖励,既然这么艰难,为什么他们还要给地主打工,自己开垦不是更好吗?

第一个问题就是,虽然朝廷有鼓励政策,但是也仅仅是短期内的,只要时间一到,该收的税一分都不会少。而且如果随意荒废土地,搞不好还要吃牢饭。对于一家普通农民来说,开荒本来就是一个不小的工程,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一开始不收税有奖励可能还比较好过,但是时间一长,需要交税的时候会发现自己根本负担不起。

入不敷出,养活一家人尚且困难,各种税需要上交,还不能半途中放弃撂挑子,最终轻则倾家荡产,重则有牢狱之灾。如果选择在地主家干活,虽然可能拿得少一点,憋屈一点,但至少能能还吃上一口饭。况且恶毒的地主也没有那么多,运气好一点还会遇到待人不错的雇主,这样比较下来怎么都比拼死开荒结果家破人亡的好。

第二个就是,朝廷向来重视农业,肥沃的土地早早就被开发了,根本轮不到普通老百姓。古代不管是中央朝廷的户部还是地方政府,都有专门管理农业的部门,包括划分种植范围,规定种植内容,当然其中也包括四处考察寻找肥沃土地的。一旦有相对条件较好还未开发的地方,他们会立刻上报,之后就由政府组织人手来开发,基本上没有普通农民们什么事。

除非是运气好,恰巧就碰上了这么块儿好地方,或者是有过人的农业知识以及经验,别人眼中的废地经过一番改造变成了宝地。不过仔细想想,一个主要是在种地的农民,说是经验丰富还行,知识水平高就不太可能了,否则要朝廷的专业部门干什么?

况且经验丰富,难道会比朝廷派下来见过各种各样土地的人更丰富,真正有能力的已经入了仕途,或是做了所谓的“专家顾问”,普通老百姓怎么和他们争?哪怕以上条件都满足,这片地也不会落在普通人手中,政府只要知道这么块宝地,立刻就会收归中央。好一点的可能会给点儿补偿,否则就直接收走,毕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都是皇帝的土地,“民不与官斗”,平头老百姓除了忍气吞声也实在是做不了什么。

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开荒的工具、耕牛普通人难以负担。要知道,古代的铁器和农耕工具都是受到严格规范的,开荒自然是要用质量比较好的那种,但是作为一个要靠种地来养家糊口的人,哪里拿得出那么多钱去添置新工具?如果自己制作,质量实在是堪忧,而且要是自己打铁,搞不好还要被有心人扣一个谋反的罪名。

至于耕牛,那就更麻烦了。牛的地位在古代是很高的《农书》云:“农为牛本,有功于世。”哪怕是诸侯那一等级的《礼记》中也有记载:“诸侯无故不杀牛”。如果杀牛,那更是大罪,《汉律》中说:“王法禁杀牛,犯禁杀之者诛。”所以这耕牛得好好保护,十分麻烦,不然就是杀头的罪。

而且牛的价格非常高昂,一般人家根本买不起。以宋朝为例,淳化五年(994) “每一牛,官借钱三千”,虽然这个价钱已经很高了,但并没有就此打住,到了大观四年(1110),“一牛之价,不过五七千。”这是翻倍的增长。宋徽宗时期许景衡在他的《墨牛图》上题诗:“一牛动是万钱值,墨指一作何纷纶。”这根本不是普通农家能够负担得起的数字,如果真有这么多闲钱,哪还需要开垦荒地维持生计。

就算真的拥有了一头牛,饲养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还是宋朝,对于一头牛每天吃多少也有这样的描述,“一牛马所费,当五人之食”,本来一家就仅是温饱,再添一头牛,岂不是雪上加霜。

哪怕是官府在养牛方面也有很大压力,南宋学者方万里有计算,慈溪官府养了八头牛,每头牛每月要吃掉一贯草料钱。最后官府也被吃穷了,负担不起,只留下了一头牛。养牛基本上和养大爷没什么区别,荒还没开完,一家人先饿死了。

农业耕作是门学问,要考虑的东西有很多,一时冲动并不能带来好结果。自己开垦荒地承受的负担和失败后的代价太大了,老百姓更愿意选择稳妥的方案,所以人们不是傻,而是谨小慎微,毕竟这关乎一家人的生计,谁又愿意为不确定的未来将全家老小放在赌桌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