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乱世为什么没有外族入侵中原 其实道理很简单

对三国外族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知秀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在中国古代漫长五千年的历史之中,农耕文化和游牧民族之间的冲突一直是不断的,从历史之中的角度可以看到一旦中原王朝进入了衰弱期,那么必然会引起游牧民族的反扑。

游牧民族和农耕文化的千年战争

比如秦末农民起义之时,冒顿单于趁机占领了河套地区,直到后来汉朝之时才收复;西晋经过了“八王之乱”后元气大伤,此时蛰伏已久的鲜卑族、匈奴等部落则趁势揭竿而起,五胡十六国的历史由此展开;就算是强如大唐,在经过“安史之乱”之后,也遭到了吐蕃、回鹘等力量的反扑;至于两宋就不用说了,从始至终一直被吊打,从未被超越,对外战争是胜了要送钱,败了更要送钱;而到了明朝也是如此,明朝和蒙古诸部的战争贯穿整个明朝,直到后来的清朝崛起夺取了明朝江山。

从这些就可以看到,历朝历代都受到了游牧民族的骚扰,然而在这些朝代之中只有一个是例外,那就是汉朝,我们可以看到在汉朝时期虽然有过一段屈辱的经历,但是经汉武帝发愤图强之后便扭转了形势,之后一直将匈奴摁在地上打。

到了东汉末年,按理来说由于朝政的昏聩是游牧民族入主中原的大好时机,可是匈奴却并未趁机入主中原,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三国大乱之时魏蜀吴照样把游牧民族摁在地上摩擦

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东汉虽然朝局混乱,可是东汉的军事力量实在是太强大了,当时的东汉西北有持续了一百多年羌族之乱,内部还有黄巾起义,而东汉王朝硬是生生地扛了这么久,就算是两线作战也是很快平定了“黄巾之乱”。

而除此之外,那就是三国时期的猛人实在太多了,鲜卑不是没有想称霸中原的野心,可是却是硬生生的被揍了回去:比如曹操在官渡之战之后就远征乌桓,一战就灭了乌桓二十万大军,从此乌桓一蹶不振,之后但凡北方有所异动就直接派兵镇压,让你都不能发育;孙权、刘备也一样,孙权境内虽然没有乌桓之祸可是却有山越,而孙权则是把这个当成了自己家后花园一样,只要缺兵了立马去后花园先把人揍一顿然后强行征兵,让你都不敢反抗;而蜀汉也有南中人,诸葛亮直接率兵镇压。

从上述事例就可以看到,当时的魏蜀吴三方就算是经历过了汉末大乱,也照样有余力可以对付入侵的外族,而就算将时光追溯回几十年前,大汉边境之上还有许多的猛人将入侵的游牧民族压得死死地,让他们不敢存进一步。

白马将军和西凉“锦马超”:你过来啊

在“黄巾之乱”爆发的前几年,东汉北部边境之上并不太平,为祸已久的韩遂、边章趁机作乱,朝廷紧急调拨了三千军马给公孙瓒,当这三千军马行进到渔阳之时,渔阳人张纯趁机起兵叛乱,勾结当时乌桓为祸幽州,而公孙瓒就用这数千骑兵就和当时的张纯打了五六年,并因此履历战功,其中还逼降了部分乌桓首领。

公元188年,公孙瓒和张纯于辽东石门大战,此战张纯不敌,率部逃亡鲜卑,公孙瓒极力追击,由于孤军深入犯了兵家大忌,被鲜卑人丘力居困于辽西,而鲜卑部由于缺乏攻城器械在围困了两百多日后也撤军了。

而公孙瓒也因为此战再度立功,统领边境兵马,领兵作战,在边境的那几年,公孙瓒也趁机扩充部队,组建了一支强有力的骑兵部队,这支部队就是天下闻名的“白马义从”,而乌桓、鲜卑等部畏惧公孙瓒的威名,对其颇为忌惮。

然而公孙瓒打仗方面是一把好手,可是他不懂得协调,他和刘虞的关系也因此恶化,刘虞主张对乌桓进行招抚,公孙瓒主张消灭殆尽,两人之间的矛盾由此扩大化了,而刘虞之死也成为了公孙瓒的败亡信号。

而除了公孙瓒称雄东北之外,西北还有个西凉锦马超,西北马家军在当时的西凉绝对是首屈一指的存在,他们所镇守的防线自西北至东北绵延数千公里之长。

西北的羌族本就属于擅长骑兵作战的精锐部队,可是不好意思,他们碰到的是西凉“锦马超”,那个仅仅凭借凉州一州兵马就敢和曹操抗衡的人面对这些外族还不是一样如同砍瓜切菜?

虽然羌族擅长骑兵作战,可是遇到一个比他还猛的马超,那就只有被摁在地上摩擦的份,人一旦打出了名声,外族闻风丧胆,更别说来入侵了,在外族胡人的眼睛里他和他的军队就是天兵天将下凡,提到他的名字都害怕,还怎么敢反抗呢?

所以东汉末年纵使天下大乱,却没有外族入侵就是这些因素,东汉王朝虽然实力急速下降,可是他们的军事力量依然强大,就算是各地的军阀也照样有能耐把他们摁在地上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