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不喜欢修铁路的原因是什么 李鸿章是如何让慈禧实践的
今天知秀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慈禧太厚和铁落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清朝见识了洋人的厉害后,也开始效仿学习,于是,就有了洋务运动,其中的核心人物就是李鸿章。
若是说起他的那些成就,真的可以写出很长一篇文章来,他的总体思路就是“实业兴国”,其中,还包括修铁路。我们现在读到这些内容,感觉清朝还算开明,办了那么多的企业,还修了不少的铁路。但事实上,清朝若是真的开明就不会是后来的那个下场,这其中,很多事情可以说是李鸿章绞尽脑汁促成的。
没人喜欢慈禧,为了自个生日她可以大修园林,完全不顾国家的生死安危,但是,这个老太后就能掌权几十年,一帮大臣还听话的很。慈禧关于外界的消息,自然是通过大臣反馈的,不过,她若是没有亲身体验过的话,哪怕再利民利国的事情,也不会点头答应的。
就说这装电灯一事吧,当时,洋人就找到了李鸿章,希望他能说动慈禧。李鸿章虽然是老派读书人,但是,他见识过很多先进的事物,知道这电灯的好处,但他也更知道慈禧的脾气。所以,他就寻了一个机会,等到黄昏日光差时,将这电灯展示给慈禧看,慈禧立刻就对电灯心生好感,很快就同意装电灯了。
中国修建铁路之事,也是用了这么个方法,让慈禧切身感受到火车的好,这才同意修建铁路。不过,这铁路可不是像电灯这样的小物件,李鸿章是如何做到让慈禧“实践”的呢?
1500米长的微型铁路,就是李鸿章献给慈禧的生日礼物。这条铁路据说是法国商人全额赞助,就修在了慈禧所住的北、中、南海。修成后慈禧就带着她的一帮大臣,坐上了这只有六节车厢的小火车,慈禧的体验感受相当好,这可比轿子、马车要稳当的多。
于是,在5个月之后,一份兴办铁路的官方文件正式出台。
这里,我们就来说说中国的铁路修建历史。
当世界都开始使用蒸汽火车时,中国人的交通还是和千年前一样,人力、牛车、马车等,铁路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包括很多朝廷官员,不是啥新鲜事物,而是“可怕的”东西。为何会有这种认识?让一位从没出过门的人,突然看到一个冒着黑烟还会“突突”叫的巨大铁皮开过来,不得吓坏?
这就是见识的局限性带来的负面作用,其实,早在1863年,李鸿章就收到了一封联名信,对方是上海洋行们的老板,这些洋人们深知铁路的好处,就想在上海和苏州之间修一条铁路。那时候,朝廷正和太平天国交战正酣,洋人也很知趣,不说铁路对商贸的好处,只说铁路对镇压太平天国是极大利好。
李鸿章是支持修铁路的,自然就将此事汇报给朝廷了,慈禧都没见过火车,她会同意吗?所以,这事就没了消息。但是,李鸿章心里可搁着这件事了,就在等机会再次提出,这一等就到了1874年。朝廷召开会议,讨论海防事宜,李鸿章又将修铁路的事情提出,但朝廷依旧不予理睬。
这时的李鸿章不想再等了,于是,就打算在唐山的煤矿区修一条铁路,长度不过也就是10来里,就是这么短的铁路,一直到1881年才修好,可见其中的曲折。不过,这个火车用的燃料是燃煤,使用没多久,谣言就四起,说:这个喷出的黑烟会危害庄稼(这种说法还真对)。
但是,最终让朝廷下了禁用火车头的原因不是黑烟,而是噪音和火车开动时的震动,说这声音吵着了清东陵。清东陵可是皇家陵墓所在地之一,怎么能让这声音惊扰了先人们呢?但是,铁路修好了还得用啊,那就用驴和马来拉铁皮呗。那时的中国人,哪里知道动力机械的威力,眼中只看得见马和驴。
对于此,李鸿章内心是焦急的,但是,他没有更好的办法来改变现状,朝廷里反对铁路的人很多,大多都是满人官员。李鸿章心中是明白的,若是慈禧没有感觉到这火车的好处来,只要她在一天,中国的铁路修建就遥遥无期,于是,李鸿章干脆就以礼物的形式,向慈禧展示了当时最先进的交通工具。
清政府后来能不糟糕么?看看这慈禧的做事态度,非得自己觉得好才拍板,相当的武断。所以说,再有能力的官员摊上这么一位上司,也只能墙角里哀叹。李鸿章内心是想做一番事业的,他见识过人家的先进,只是清政府骨子里还是陈旧的那一套,根本就托不起属于未来的东西呀。
参考资料:
【《清朝铁路网》、《中国的百年铁路》、《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