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死后,胡亥继位,赵高是被冤枉的吗?
沙丘之变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知秀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众所周知,秦始皇长子扶苏一直以来都是被大家惋惜的对象,因为他性格仁厚,且被认为是秦始皇的继承人,却在秦始皇死后,被胡亥赵高一行人矫诏抢走了皇位,并且赐死。
而胡亥坐上皇位之后,昏庸无道,与赵高一起将天下治理得混乱不堪。最终不堪重负的百姓们纷纷揭竿而起,秦朝便在这浩大的农民起义大潮中覆灭了。甚至有人可惜,如果当初是扶苏继位,或许秦朝就不会亡。
但是,这一切的猜想的依据,仅仅就只是《史记》一家之言。当然,不是说《史记》不权威,只是在关于这段历史的记载中,司马迁更多的只是像在讲故事,并没有依据。因为“沙丘之变”既然是密谋,司马迁又是如何知晓赵高他们是矫诏呢?
所以,这仅仅只是司马迁的一个猜测而已。而同样,赵高胡亥等人没有矫诏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比如在前些年出土的北大竹简《赵正书》一篇中,关于沙丘之变的记载,就和《史记》大相径庭。按照里面的记载,传位于胡亥,是经过秦始皇首肯的,所以并不存在矫诏篡位一说。
丞相臣斯、御史臣去疾昧死顿首言曰:“今道远而诏期群臣,恐大臣之有谋,请立子胡亥为代后。”王曰:“可。”——《赵正书》
当然,《赵正书》同样是孤证,并没有更多的史料佐证这样的观点,所以我们并不能以此去推翻司马迁的论点。但是,我们至少可以按照这个观点,去提出质疑,并加以论证。而无论是逻辑层面还是史料依据,都可以说明秦始皇当年选择的继承人是胡亥而不是扶苏。
如果细读历史上关于扶苏的记载,其实你可以发现,秦始皇不选他做继承人,其实是符合逻辑的。
首先,扶苏虽然身为长子,但是并没有任何史料能证明他是嫡子,因为历史上并没有秦始皇立后的记载。况且,秦国也没有所谓嫡长子继位的传统,所以,嫡长子继位这一条其实行不通。其次,从扶苏的名字来看,他似乎并不是秦始皇中意的继承人。
扶苏一词,出自《诗经》: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山有乔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
按照《诗经》注解,这个“扶苏”其实就是灌木丛的意思。
“扶苏、扶胥,小木也。”——《毛诗注疏》
你很难想象,初为人父的秦始皇,居然会给儿子取这样一个名字,这么也该是乔松这样的大树啊。而且如果结合整首诗你会发现,其表达的是所见非人这么一个意思,这很可能是在意指扶苏并不该来到这个世上。
至于其原因,很可能是因为扶苏的母亲。虽然历史上并没有关于扶苏母亲的确切记载,但依据一些蛛丝马迹,我们可以推断,扶苏的母亲应该是楚国人。
首先秦楚联姻,由来已久,秦始皇的后宫有楚国公主并不奇怪。而且扶苏在楚地的声望颇高,当初陈胜吴广起义的时候,就是打着公子扶苏和楚将项燕的名义。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打项燕的旗号可以理解,毕竟都是楚国人,但扯起公子扶苏的大旗就有些说不过去了。历史上,楚国为秦国所灭,所以楚人对秦国本就有仇怨。他们为何要去吹捧一个秦国的公子呢?除非扶苏有着楚国血脉,得到了楚国人的认同。
而这就意味着,扶苏的母亲是楚国人。而从扶苏的长子身份来看,其出生时,秦始皇应该还没有称帝,甚至于还没有亲政。
所以,他母亲应该是秦国和楚国政治联姻的牺牲者。同样,没有亲政的秦始皇,根本无法决定自己的婚姻,在华阳太后或者吕不韦的主持下,与扶苏的母亲结合。正所谓强扭的瓜不甜,秦始皇或许是不喜欢这位楚国女子,进而也就连带着讨厌扶苏,这才给他取了这样一个名字。
当然,仅从名字角度来解读秦始皇对扶苏的态度,未免有些片面。所以,我们还需要更有力的论据。而扶苏被派往长城监军,其实就是一个很重要的证据。
按照《史记》记载,扶苏因为与秦始皇政见不合,数次上谏的缘故,被派往上郡监军。
长子扶苏以数直谏上,上使监兵上郡,蒙恬为将。
许多人将其认为是秦始皇对于扶苏的磨练,有意帮助其积累军功,并与蒙恬这样的未来将星搞好关系。
但请注意,扶苏是去“监军”,而不是领兵。所谓监军的任务,并不是打仗。他是需要监督蒙恬,所以二人的关系其实是处在一个对立面。扶苏在监视蒙恬的同时,蒙恬也在监视他。
再者,如果扶苏是秦始皇理想的继承人,他磨练的地方应该是朝堂之上,跟着秦始皇一切学习如何治理国家,并和咸阳的王公贵族们搞好关系。而不是去往边疆,远离政治中心。-相较之下,胡亥却是一直跟在秦始皇身边,所谓近水楼台,就从二人所处的位置来看,胡亥是继承人的可能性确实要大一点。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扶苏被派往边疆,其实是秦始皇的有意疏远,使其远离政治中心,降低其影响力。为胡亥日后继承皇位,做好铺垫。
甚至于这也可以解释,扶苏当初接到秦始皇赐死诏书,为何没有怀疑真假就自尽了。因为那确实是真的,扶苏知道父亲要杀他。
使者至,发书,扶苏泣,入内舍,欲自杀。
对于秦始皇来说,扶苏虽然是他长子,但却与他政见不同,还身有楚国血脉,而且声望颇高。这样一个人的存在,其实是一个很大的威胁,所以他要将其发配边疆,让蒙恬看管。而秦始皇临死前,传位给胡亥,也考虑到了扶苏的影响。当初自己在时,自然不必担心远在长城的扶苏。但是如今自己不在了,年轻的胡亥继位之后,能否压制得了自己的哥哥呢?
当时秦始皇暴病得太过突然,根本来不及回到咸阳安排后事。那么扶苏完全有可能再回到咸阳,联合支持自己的势力,争夺皇位。那么,为了秦国的稳固统治考虑,秦始皇只能是快刀斩乱麻,选择了赐死扶苏,以免除后顾之忧。而扶苏接到这样一则旨意,在并不知道秦始皇已经驾崩的情况,自然是无法反抗,最终选择了认命。
所以,我们据此得出结论,历史上的沙丘之变其实并不存在,胡亥没有密谋篡位,赵高也没有矫诏杀扶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