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元春两次“看好”龄官代表着什么?
《红楼梦》元春两次“看好”龄官代表着什么?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知秀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元春省亲,是《红楼梦》中热闹的重头戏,为了迎接元春省亲,荣国府花费了大量的财富,历时近一年的时间,才修建起省亲别院。到了上元节这一天晚上,荣国府一派升平气象,虽然是夜晚,却如白昼一般。
多年未回家的元春,面对众多的长辈、姐妹,感触颇多,含泪倾述离别之情后。出席宴会,听戏自然是必不可少的项目。
而在听戏的过程中,便发生了这样一幕。作为贵妃娘娘的贾元春,接连两次赞美了戏子龄官。
刚演完了,一太监执一金盘糕点之属进来,问:“谁是龄官?”
贾蔷便知是赐龄官之物,喜的忙接了,命龄官叩头。
太监又道:“贵妃有谕,说:‘龄官极好,再作两出戏,不拘那两出就是了。’”
贾蔷忙答应了,因命龄官作《游园》《惊梦》二出。龄官自为此二出原非本角之戏,执意不从,定要做《相约》《相骂》二出。贾蔷扭他不过,只得依他作了。
贾妃甚喜,命“不可难为了这女孩子,好生教习”,额外赏了两匹宫缎、两个荷包并金银锞子、食物之类。
为了迎接元春省亲,荣国府特意让贾蔷从苏州买来了十二个戏子,而龄官,便是其中的一个。
从元春此时的反应来看,我们不难看出,她对龄官这个戏子是非常喜欢的。并且,这种喜欢,还不仅仅源于她出色的表演功底,连同她任性的性格,都中意的很。
也是因此,当贾蔷让龄官出演《游园》、《惊梦》这两出戏,她执意不从,坚持要本色出演《相约》、《相骂》这两出,然而面对这一幕,元春不仅没有丝毫的不满,反而特意让太监出面替她解围,并再一次给她赏赐了不少礼物。
对于元春两次夸赞龄官,其背后究竟有什么隐喻呢?其实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白一个问题:龄官的特殊性。
在十二个戏子中的龄官,她的身上有着怎样的特殊性呢?或许,在“龄官画蔷”这一回,我们从贾宝玉的视野中,便能明白这一点。
一面想,一面又恨认不得这个是谁。再留神细看,只见这女孩子眉蹙春山,眼颦秋水,面薄腰纤,袅袅婷婷,大有林黛玉之态。
可见,在龄官身上,有着林妹妹的影子,这样的影子,不仅体现在外貌上,同样,也体现在性格上。
就如宝玉想要听《牡丹亭》,特意来到梨香园找龄官,众多的戏子对他都十分亲密、显示出讨好的样子。唯独龄官面对宝玉,是一脸的嫌弃,见他坐到自己的身边,忙着移动了身子;面对他提出要听《牡丹亭》,竟然以嗓子不舒服一口回绝了。
然而,就在宝玉诧异之时,随着贾蔷的出现,她又像变了一个人。性格上犹如黛玉附体,一会儿埋怨贾蔷将好好的鹦鹉买来关在笼子里来取笑她;一会儿又埋怨自己身子不好他却毫不关心;到贾蔷赶着要去请大夫给她看病的时候,她又一反常态,连忙制止:这样的毒日里,你就是请来,我也不看。
由此可见,龄官这个戏子,就是林黛玉的缩影。因此,元春对龄官的喜爱,所隐射的第一点,便是对林妹妹的喜欢。
2、元春两次“看好”龄官,也揭露了元春赐礼的真相。
在前面我们说过,元春对龄官的喜欢,隐射的是对林妹妹的喜欢。只是,明明她对黛玉如此中意,为何在端午节赐礼的时候,她会特意将宝玉、宝钗的给成一样?将黛玉与贾府三春的给成一样呢?
元春赐礼事件在贾府引起了轩然大波,王夫人、薛姨妈母女都显示了喜悦的神情,一向不爱花儿粉儿的薛宝钗戴上了红麝串,面对贾母要去清虚观看戏,王夫人直言:老太太还是这么高兴。
这一场闹剧,最终还是因为贾母婉拒张道士为十五岁的女孩提亲,借和尚之口说宝玉命中不宜早娶才作罢。
既然元春喜欢黛玉,她又为何给出这样的信号呢?
其实对于林黛玉的态度,不仅在端午节赐礼上,即便是元春省亲的时候,贾元春也流露过。最明显的,是她将宝玉所起的“红香绿玉”改成了“怡红快绿”,她所去掉的“香”、“玉”二字,正对应了宝玉对黛玉所说的“耗子精的故事”。
‘我说你们没见世面,只认得这果子是香芋,却不知盐课林老爷的小姐才是真正的香玉呢。’”
只是,让元春在宝钗、黛玉二人之中做出这样的选择,是因为什么呢?正是因为她的母亲王夫人。
贾元春早年以贤孝进宫当女史,同荣国府的亲人并无多少来往,而她是如何得知宝钗、黛玉与宝玉的关系的呢?
很显然,是从她晋封贤德妃后开始的。元春晋封贤德妃不久,圣上便有旨意:每月二六之日,允许妃嫔的藤椒进宫面见。
也就是说,在荣国府修建省亲别院的一年时间里,王夫人有十次以上的机会面见自己的女儿。因此,她的一言一行,足以左右元春对宝钗、黛玉的态度。
但是,贾元春本身是一个性情中人,在见到真人后,她对她们二人的喜好则自然而然地显示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