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到底看中曹丕哪一点 曹操为什么选择他作为继承人

对曹操选择曹丕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知秀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汉末烽烟四起、天下大乱,曹操乘势而起,迎献帝于许都,挟天子以令诸侯,平北方群雄,降服乌桓等异族,三分天下有其二。故曹操在《述志令》曾豪言道:“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虽终身为汉臣,在夏侯惇劝进之时,曹操却言“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并打破汉室“非刘氏不王”的惯例晋爵魏王,“设天子旌旗,出入称警跸”,为曹魏代汉解决了最关键的一环。但“君子之泽,五世而斩”,打下来的江山,总是要传给后人的,谁来接班,就成为曹魏的头等大事。

曹操

曹操一生杀伐果断,唯独在继承人的选择上犹豫不决,迟迟不立嗣。最有资格接班的嫡长子曹昂在建安二年(公元197年)亡于宛城;最喜欢的幼子曹冲则在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夭折。其他诸子大多平庸,不堪重任,比较有希望的是继室卞夫人所生的曹丕、曹彰、曹植三兄弟。

曹彰“好为将”,虽猛过人但是不好读书,只有匹夫之勇,所以早早地被曹操排除出了接班人的行列。而曹植才高八斗,深得曹操的赏识和宠爱,“几为太子者数矣”,却因”任性而行“,被曹操所不喜,在夺嫡之争中败北,成为了曹丕上位的陪跑者。

曹丕

那么曹丕究竟有什么样的优势,才能使得其在与曹植的夺嫡之中胜出,荣登太子的宝座。

首先,按照当时的礼仪制度,立嫡立长是传统,这有利于内部稳定。曹丕是曹操事实上的嫡长子,长子继承父亲的事业是很自然的,天然受到大臣们的支持。在接班人问题上,曹操私下征求大臣们的意见。崔琰言“《春秋》之义,立子以长”,毛玠道“近者袁绍以嫡庶不分,覆宗灭国”,邢颙说”以庶代宗,先世之戒也“等,都认为立嫡以长天经地义,嫡庶不分后患无穷;而贾诩更是”思袁本初、刘景升父子也“。前车之鉴,后车之师,因此曹操大笑,于是”太子遂定。“

曹氏三父子

其次,曹丕精通权术,为人处事有手段。十岁就开始跟随曹操征战天下有军事实战经验,且在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就担任五官中郎将、副丞相,对政治事务有自己的看法,有治理国家的能力。而且曹丕在贾诩的建议下,以“孝道”视人,”矫情自饰”,城府极深,处事圆滑,善于收拢人心,因此“宫人左右,并为之说”,得到了曹操大部分文臣武将的支持,没少在曹操跟前夸曹丕。这给曹丕加了不少印象分,这对曹丕是一大利好。

再次,曹丕得到了世家大族的支持。由于曹操唯才是举,大力提拔寒族,缓解对世家大族的依赖。在夺嫡之中,谯沛寒族支持曹植;而世家大族则在儒家思想和利益分配的影响下支持曹丕。在立嗣的关键时候,朝中曹丕的支持率远远高于曹植,荀彧、崔琰等世家领袖纷纷为曹丕说话。同时,颍川世家作为曹魏文臣体系中的巨人,虽未明确站队,但明里暗里都偏向曹丕这边,为曹丕增色不少。所以在曹丕上位之后,就推出了陈群建议的“九品中正制”,是世家大族共治天下。

曹丕

最后、曹植的任性行为让他失去了机会。曹植虽有才却天性过于自由,”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给曹操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曹植借酒兴“乘车行驰道中,开司马门出”,曹操大怒之下“公车令坐死”和“重诸侯科禁”,使得曹植日渐失宠。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关羽围攻襄樊情势危急,曹操要曹植带兵支援曹仁,结果召见他的时候,曹植酩酊大醉不能受命出征,致使曹操是“悔而罢之”,失去了其东山再起的最后机会。所以说,曹植的失败,很大原因是因为自己。

曹植

在天下未稳,曹魏也腹背受敌的情况下,从治国大计上考虑,身为长子的曹丕是最佳的选择,事实也证明曹操的选择是正确的。曹丕称帝之后,继承了曹操统一山河的志向,坚持集权原则,制法削藩,全力整肃朝纲,禁外戚宦官干政,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同时又与民休养生息,政倾惠民并复兴儒学,促进了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