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和刘备先后称帝 孙权为什么迟迟不称帝

今天知秀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孙权称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知秀网小编一起看一看。

三国鼎立的局面绝对不是曹丕,刘备称帝才建立的,早在赤壁之战后,事实上已然形成了天下三分的局面,曹'刘,孙共分天下。孙氏世代经营江东,其实力虽弱于曹,但自保还说有一定余地的。

然而,继曹丕,刘备称帝后足足有8年,孙权都没有称帝,期间一直以曹丕211年给孙权的的封号吴王自居,甘居人下。皇帝有着超然的地位,孙权没有理由不对此心动,孙权迟迟不称帝的原因是复杂的,而孙权确实是个现实主义者。严格来说,孙权称帝、建立东吴政权的举动,蜀汉是有人反对的。

他们认为,蜀汉与吴国结交没有多少益处,现在孙权称帝,与蜀汉的名号体制不顺,蜀汉应该显明正义,断绝与东吴的友好盟约。只是这种反对的力量太弱小,且遭到了诸葛亮的否决。也就是说,诸葛亮当时实际上是不反对孙权称帝的。诸葛亮认为,孙权"有僭逆之心久矣",蜀汉即便反对,也改变不了孙权称帝之心,更改变不了孙权称帝的既定事实。

首先孙权和曹丕刘备不一样,东吴的政府在合法性上是存在问题的。别管曹丕是不是篡位,明面上是刘协让位给他的,是继承的正统。而刘备那就更清楚了,人家是中山靖王之后,蜀汉就是打着继承正统的旗号建立起来的。有两个正统在,而且那个时候的人也比较看重这个,反观孙权名不正言不顺,称王称帝就坐实了自己的狼子野心。所以孙权这个皇帝当得还是比较别扭的,也是他那么晚称帝的一个原因。

最初孙家父子来江东可不是那么顺利的,那都是带着兵马一点一点把人打服的。像刘繇、王朗这些东汉官吏倒台后,强势的孙家只手遮天,江东大族这才口服心不服的拥戴孙氏。孙策死后,孙权年纪小小就上位主持大局,为了稳定局势,放出了更多的权力给这些江东大族,此为缓兵之计,孙权需要时间培养自己的核心政治集团。

孙权迟迟不称帝的原因有很多的,与当时的环境脱不了干系,刚开始东吴不具备称帝的实力,或者说向曹魏称臣更符合东吴的利益,而随着时局变幻,三国实力此消彼长下,孙权才堂而皇之的称帝。除此之外,这与他缺乏逐鹿天下的志向也不无关系,毕竟他的毕生理想就是保全江东,就是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