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之仪的《谢池春·残寒消尽》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还不知道:李之仪的《谢池春·残寒消尽》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这首词伤春怀人,抒发了深深的离恨。今天知秀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谢池春
残寒消尽,疏雨过,清明后。花径敛余红,风沼 ① 萦新皱。乳燕穿庭户,飞絮沾襟袖。正佳时,仍晚昼。著人 ② 滋味,真个浓如酒。
频移带眼 ③ ,空只恁、厌厌瘦。不见又相思,见了还依旧。为问频相见,何似长相守?天不老,人未偶。且将此恨,分付庭前柳。
【注释】
①风沼:风中的池沼。
②著人:让人感觉。
③移带眼:缩紧腰带,指日渐消瘦。
【译文】
残留的寒气渐渐消尽,小雨过去,已是清明之后。落花片片洒满小路,轻风把池塘水面吹皱。小燕子在庭院穿飞,柳絮纷扬粘满襟袖。正是一年中最美的时候,不论是晚间还是白昼。这喜人的滋味,真个是浓如美酒。
频频地移动衣带上的孔眼,任多病的身子空自消瘦。见不到她又想念她,见了以后依旧又要分手。要问是否希望常相见,我说不如长相守。苍天无情永不老,有情人却难成佳偶。姑且把这离情别恨,交付给庭前的杨柳。
【鉴赏】
上片写景。起首三句点出时间,是在清明的一场小雨之后。“花径”四句,是对四种颇具特色的景物的特写:园中鲜艳的花朵,池塘中碧绿的池水,乳燕穿庭而过,飞絮坠沾襟袖。四种物象动静结合,又有贴切的动词相连,共同构成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景图。“正佳时”仍是写景,“仍晚昼”为下文作铺垫,由景到情。可到底是什么情,词人仍没有明说,只是说这种滋味似浓酒一般,让人迷醉。这个结尾含蓄巧妙,既是悬念,引人往下细读,又给读者留下空间,同时又为下文的抒情作了铺垫。
下片抒情。开始一句写人因为相思日渐消瘦,衬托相思之浓。紧接着用“不见”与“见了”的哀愁写“长相守”的期盼,真实生动。可这样的愿望难以实现,所以词人只能转而埋怨上天,是它不让有情人终成眷属。这样的感慨,让人更感心酸。结尾两句情景交融,以景写情,以如结的柳芽喻离人心中的愁结,新颖别致,形象生动,化无形为有形,妙笔生花。
本词用语浅白,写景华丽浓艳,抒情含蓄深婉,确有柳三变之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