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打仗失败为什么叫做败北 为什么没有败西,败南或者败东这一说
今天知秀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古代败北,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知秀网小编一起看一看。
在古代,往往一个将领或者一支部队打了败仗后,就会称之为败北,甚至于现在汉语中,在知识竞赛,考试,参加活动,体育比赛等失败后也都称之为败北。那么问题就来了,败北到底是什么意思呢?难道古代失败的人都会往北方逃跑吗?那为什么没有败西,败南或者败东这一说呢?
首先我们先要搞清楚,失败为什么会和北面联系到了一起呢?其实这就要从古代的传统礼仪说起了。在《汉书礼定国传》中说:定国乃吟诗学春秋,北面遵师为礼。所以说尊师重道,北面就象征着一种礼仪文化。同时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通常把南面立为尊,而北就被对立着象征着卑微和失败。
《周礼》当中也说道,君南臣北是当时的一个很重要的礼制度,否则就是大逆不道,违反人伦纲常,遭到世人唾弃。《赤壁之战》中,诸葛亮劝说孙权联刘抗曹的话也能说明这一点,他说:若能与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视之?北面而视之,意味着向曹操投降并俯首称臣。《周易》中也有说道: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盖取诸此也。
皇帝登基之后,便会向南而坐,指的是面向南方,代指南面称王或者南面称帝。由此在以南为尊,以南为贵的社会文化当中,北固然就被赋予了相反的意思。从而也就用败北来形容作战失利,做事失败。同时,这个北字也特别有考究。北字从象形上来说就像两个人背对着坐在一起,而且北字的古文就是背字,只是加上了一个肉(月字在文字当中大多代表肉)。所以古代打仗失败后就会逃跑,把背露给了敌方。
说到这里,估计人们就会问,为什么北就是背的意思呢?古代打仗都是要排兵布阵的,大多会选择一个较开阔的地带,两军对峙,相视而立。当有一方了军队打败之后,就会向相反的方向逃跑,把背部露给了对方。一逃跑就意味着失败和投降了。
古时打仗很讲究一个“勇”字,其实也就是勇敢。大家是决不允许把后背露给敌人的。而且古代在设计铠甲的时候,大多在身体的正面有铠甲,而身体的背面是没有铠甲的(将军除外),大家可以从某些影视剧中看到。这就意味着战争的本意是不允许失败的,人们是不会把后背露给敌人的。表现出战士们视死如归的战斗精神,宁死也不准转身逃跑。因此,北就有了失败的意思。
从秦汉之后,北字就成为了一个失败的意思,所以败北并不是指的是往北逃跑,无论往哪个方向逃跑,失败了就是败北,败北是相对说的,而不是绝对的方向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