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秀网 > 未解之谜 > 正文

古代烽火发传递信息到底有多快 明长城烽火一昼夜7000里

今天知秀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古代传递军事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烽火台是古代用来传递信号的军事建筑,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说:“烽,有警则举火”。火光只有在夜间才能让远处的人们看到,因而“烽”是夜间举火。

若白天,就将柴草或晒干的狼粪点着,浓烟腾空而起时,远处的人很容易看见,以烟雾示警的方法称为“燧”,又称“狼烟”。

举火放烟的地方建高大的台子即“烽火台”,后来人们也叫“烽燧”。

烽燧早在西周就诞生了,经过春秋战国和秦帝国,到了汉代已发展得较为完备。烽燧及其戍卒为主的边防侦察报警体系,已是汉代长城边塞防御组织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汉时期,关于烽火的品种、品数及其施放都有严格的法律规定,它是边塞烽燧举烽报警的准则。除了中央政府有关举烽的律令章程之外,各边郡结合本防区的实际情况,也都有自己的详细规定。

根据出土的汉简记载,西汉时期居延边塞的烽火信号分为烽、表、烟、苣火和积薪五类。

烽是白天使用的信号,是用草薪燃火报警。

表是以布帛蒙在一长方形木架之上,也用于白天报警。

烟是烽燧白天与烽、表相配合的烽号,烽燧备有施烟灶,报警时在灶膛内燃柴草、干粪,烟火从烟囱施烟于空中,远方得以望见。

苣火是夜间使用的信号,简称火。苣火通常是由燧卒手执燃举,或竖于顶燃举。

积薪是烽燧燃积薪以浓烟或烈火表示的一种烽号,昼夜都可以使用,积薪大都置于距烽燧 10 米以外与烽燧线相垂直排列,以便于相望应和。

这五类烽火信号并非各自孤立使用,一般是根据敌情组合使用。使用的方式属于高度的军事机密,《唐律疏议》记有“放烽多少,具有式文。其事隐秘,不可具引”。北宋的《武经总要》则说“凡烽号隐秘,不令人解者,惟烽帅、烽副自执,烽子亦不得知委”。

根据出土的汉简记载,汉代边塞是依据敌人的多寡及远近,把敌情分为五品,敌情品级不同,烽火的组合品级也就不同,烽号的兴放次第及次数也随之而变。

例如,敌 1000 以上入塞或 500-2000 人攻亭障为第三品级,烽火组合为烽与积薪和苣火与积薪,其举放为昼三烽,燔二积薪,夜三苣火,燔二积薪。

由于烽火传递只依靠燧卒的肉眼观察信号,所以遇阴晦风雨,警烽便难以传递。有时还会发生举烽失误的情况,对此则采取遣驿骑驰告或传檄等措施来补救。

由于烽火关联紧急军情。所以对它的传递不仅要求准确。而且还要尽可能地迅速。据研究,汉代烽火的运行速度为一昼夜 1782 汉里(1 汉里约合 325米),也就是说,一昼夜可以运行将近 580 公里。

汉代长城的烽燧遗址实地考察发现,在一段 50 公里的长城沿线,共发现烽火台 80 余座,间隔距离平均约3 公里,最远不超过5 公里。烽火台设置多为沿线单个排列,也有少数两个并列。地势较平坦地段间距稍远,山区间距稍近。照此推算,万里长城线上至少有两三千烽火台。

烽火台均设在长城内侧,离城墙一般8-10米,远的不超过 30 米。最有意思的是用罗盘仪或目测,筑于平地、山谷、山头上所有的烽火台,不论它们如何随着地形的变化而改变方位,但站在其中的任何一座烽火台上,既能举目遥望前一座,也能回顾后一座。

明代对长城沿线烽火台的信号传递也有严格规定。成化二年(1466)的规定是这样的:

会边俱举放烽炮,若见敌一二百人至百余人,举放一烽一炮,千人以上三烽三炮,五千人以上四烽四炮,万人以上五烽五炮。

“烽炮”就像现代信号弹,不但有火光烟焰,还有响声,既便于提醒下一烽火台,也便于加快传递速度。

到明后期,悬灯、举旗与放炮相结合的报警方法逐渐取代了烟火和放炮相结合的制度。

人们总结出了明长城烽火台传递信息的口诀,白天的口诀是:

一炮青旗贼在东,南方连炮旗色红。

白旗三炮贼西至,四炮玄旗北路逢。

夜晚举旗无法看到,改为悬灯,口诀是:

一灯一炮贼从东,双灯双炮看南风。

三灯三炮防西面,四灯四炮北方攻。

这种放炮报警的传递速度比过去的点烟法要快得多,一昼夜可达7000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