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百两嫁妆引起的血案,包拯是如何查出事实的?
众所周知包拯是断案高手,在世青天,那么面对百两嫁妆引起的血案,包拯是如何查出事实的?还受害者一个公道的呢?下面知秀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案件的经过是这样的:
一、
话说定海县的高科和夏正是一对好朋友,参加科举考试后二人双双中榜,从此高科和夏正这两人就踏上了仕途,二人同在京城为官。
几年后,高科和夏正分别结婚生子,夏正家生了一个男孩,取名叫昌时,高科家生下了一个女孩,取名叫季玉。
为了增进两家的关系,高科和夏正商量着为两个孩子订了娃娃亲。
在古代流行娃娃亲,现在一些封闭落后的地区还存在着定娃娃亲的陋习。据统计娃娃亲的成功率很低,这是因为孩子长大后有自己的想法,父母定的亲事未必符合他们的心愿。
还别说夏家和高家就面临着这样的窘境。不过不是孩子们要悔婚,而是高小姐的父亲高科从中阻挠。
原来夏公子的父亲是个清官,到后来病死在了任上,夏正没攒下积蓄和家产。
高科则不同了,由于他为官圆滑见风使舵,到退休时积攒下了丰厚的家底。
原先两家的情况差距不是这么大,等夏正死后,两相对比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高小姐的父亲高科就有点儿后悔了,但他的女儿季玉却不是一个嫌贫爱富之人,他时常鼓励夏公子刻苦读书,以后中了榜就能改变贫苦的家境。
夏公子很争气,16岁上就考中了秀才,被保送到省城去读书。
古代结婚都早,这时夏公子就托人向高家求亲。娃娃亲到了婚配年龄也要走必要的程序,也要遵守媒妁之言,父母之命。
高小姐的父亲早有悔婚之意,于是就传话说让夏公子退婚,还说只要退婚我就给你一笔银子,你另娶算了,意思是不让女儿嫁给他。
夏公子和高小姐情投意合,公子自然不答应,并拿出爹爹留给自己定娃娃亲的信物两股金钗。高小姐的父亲一看正是自己当年送给好朋友夏正的信物。高家悔婚就是失信,会受到世人的指责。
小姐的父亲转念一想,我何不从经济上为难夏公子,于是说:想和我女儿结婚,你必须凑够价值百两银子的嫁妆,否则免谈。
说实话百两嫁妆对夏家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小姐的父亲就是想让夏公子知难而退。
二、
爹爹和未婚夫的一番对话就被高小姐偷偷听到了,她心中埋怨父亲嫌贫爱富。为了帮助夏公子,小姐就叫来丫鬟秋红,让他传话给夏公子别着急,百两嫁妆的事我给你解决。
小姐就把他的金钗耳环以及各种首饰凑在了一起,价值不低于100两,然后交给秋红,让他在明天夜晚后花园交于夏公子。
秋红就把小姐交代的话传达给了夏公子,并约定好夜里子时在后花园接头,夏公子自然喜不自胜,心中感念小姐情深意长。
有句话叫作好事分享给别人,快乐会增加一倍。这句话本身没毛病,但是也要分事分人,否则快乐没来痛苦却先到了。
话说夏公子有个同学加好友,名叫李善府,他回到家首先把这件好事分享给了李同学。李同学听罢眼珠一转,说:这是好事,咱哥俩要喝一杯庆贺庆贺。
原来这个李善府听到百两嫁妆心生歹念,他要灌醉夏公子,然后冒名顶替骗取嫁妆。
长话短说,李同学就把夏公子灌得烂醉如泥,到了子时,他悄悄来到了高家的后花园,顺利的见到了丫鬟秋红。
然而借着皎洁的月光,秋红一眼认出他不是夏公子。质问他是谁?说罢秋红拿着嫁妆转身要走,说要喊人来。
李善府见事情败露,一不做二不休,拿起地上的砖头狠命砸秋红的脑袋,秋红瘫倒在地,李善府抄起装金银细软的包袱逃之夭夭。
李善府把抢来的金银细软藏在家中,然后再重新躺在夏公子身边装醉。
到了丑时,夏公子醒了酒,看了一眼还睡在旁边的李同学,也没惊动他,急忙直奔高家的后花园。
到那里一看丫鬟秋红躺在地上,他以为等的时间太久睡着了,借着皎洁的月光一看,秋红脑袋上有个血窟窿,再一摸身子已经冰凉。眼前的情景把夏公子吓懵了,缓过神来他赶紧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到了天亮,老爷吩咐丫鬟上饭,却迟迟不见秋红,小姐也很纳闷,按说秋红早已经回来了,可屋里没人。仆人四下寻找,在后花园就发现了秋红的尸体。
高老爷很吃惊,不知道是谁害死了秋红。小姐一看出了人命,不敢隐瞒,就把给夏公子金银细软一事向父亲说了一遍。
此时高小姐只恨自己眼瞎了,看错了人,想不到未婚夫是一个如此心黑手辣之人。
小姐的父亲更是暴跳如雷,吩咐管家写好状子,他要到县衙状告夏公子谋财害命。
三、
这下事闹大了,看热闹的老百姓把高家围了个水泄不通。小姐的父亲带着丫鬟仆人到县衙状告夏昌时谋财害命。
定海县令王大人急忙升堂问案。“堂下之人要状告何人速速说来。”高老爷就把和夏家定的娃娃亲的事从头至尾说了一遍,最后说:谁知我的老朋友夏正的孽子,在他的父亲病逝后家境日趋贫困,他想尽办法勾引我家丫鬟秋红,让秋红盗窃我家的金银细软,当他拿走赃物后,为防败露狠心杀死了秋红,还望大人为我做主,把夏昌时绳之以法。”
县令急忙命衙役去拘捕夏公子,很快把夏公子带到了堂上。
夏公子跪下喊冤道:分明是小姐的父亲为了退婚想出的毒计,他就一五一十讲了高家要百两嫁妆之事。最后说:小姐的父亲命人打死了秋红嫁祸于我,兴许是秋红犯了错误,于是小姐的父亲设下了这“一箭双雕”之计。
旁边小姐的父亲打断了他的陈述。
“大人,不要再听这恶徒的狡辩,我有证人证明是他杀死秋红并抢走金银细软的。”
王县令急忙问谁能做证?“我家女儿可作证。当初我不愿意把我女儿扯进来,如今看这恶徒狡辩,也只能让我女儿出头露面了。”
高小姐很快来到了堂上,他向王大人陈述了自己指使丫鬟帮助未婚夫筹备嫁妆一事,最后说:我万万没想到未婚夫是这样的人。”
小姐的父亲在旁添油加醋说:也许是夏昌时起了色心,丫鬟不从才遭此毒手。
夏公子听罢父女二人的话,长叹一声道:我到现场时秋红已死去多时,手边也没有金银细软,我何来的图财害命呢?
王县令一拍惊堂木,瞪眼喝道:夏昌时,你口口声声说没杀人,但死者身上有你的指纹,也只有你自己知道约会之事。不是你又是谁呢?
夏昌时心想确实没人能证实自己的清白,好友李善府到现在还没醒过酒来。王大人看到夏公子犹豫不决的样子,命两边的衙役用刑,夏公子被打得死去活来。
牢房里的夏昌时思前想后,看来这次是难逃一死,这个局布置得天衣无缝。
罢!罢!罢!,人心难测,小姐平时很爱我的样子,如今却指证我是杀人害命的恶人,莫非以往小姐对我全是虚情假意?不行,我死也要问个明白。
到了第二天升堂,夏公子突然问高小姐有没有爱过自己。小姐垂泪道:我爱的是过去的夏公子,不是现在的杀人犯,你做下的事要得到惩罚。
夏公子凄然一笑道:我死不足惜,还望小姐记住我一句话,夏昌时没有变,我还是原来的我。
为了还小姐一个平静的生活,夏公子含泪画押承认了杀人谋财,王县令也就把这个案子结了,只等州府批示秋后处斩夏昌时。
四、
就在等待时期,包公微服私访到了定海县,他在王朝马汉的协助下,成功把自己送进了监狱。
原来包公要下到最底层收集冤情,无巧不巧包公就和夏公子关进了同一间牢房。
包公随即开展了工作,他对同号的犯人说,我擅长写状子,谁有什么冤情尽管说来,我给你们写状子申冤。
大家伙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不置可否。只有夏昌时不断地喊冤,包公问他有何冤?夏公子就把自己的案子,向包公陈述了一遍,包公听后突然问:你和秋红约定的花园相见谁还知道?夏昌时说我的好友李善府知道,可是他那天一直醉到了天亮。
包公沉思了片刻说:我知道是谁干的了。
过了几天,包公亮明了身份,可把县令王大人吓懵了,跪在地上一直说自己狗眼不识泰山,不知包大人驾到光临。
包公摆摆手说:现在不是说这话的时候,赶紧干点正事,你去把夏昌时的案宗给我拿过来。
包公从头至尾看了一遍,心中有了数,他告诉王县令:夏昌时的案子交我处置。
随后包公借为朝中选拔人才之名,把李善府提拔成了自己的助手,受宠若惊的李善府,小心翼翼地陪在包公左右。
转眼一年过去了,这年的春天,包公的女儿要办婚事,包公对李善府说:你去给大小姐置办一些金银首饰,花多少钱不要紧,要最好的。
李善府为了讨好包公,也是为了把手中的赃物销出去,于是就把藏在家里的百两嫁妆交给了包公。
原来包公所做的这一切就是要引出这些赃物,也就是说,包公一开始就怀疑上了李善府,于是设了这个局。李善府不知不觉中了包公以物找凶手的计策。
接下来包公把这些赃物让小姐过目,小姐证实这些东西都是他家的,包公下令,王朝马汉火速拘捕李善府。
李善府还想抵赖,但在事实面前他终究还是低下了头,承认了杀人害命的事实。
真相大白于天下,历尽磨难更显出小姐的真情实意。在包公的撮合下,一对有情人终成眷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