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秀网 > 历史纪事 > 正文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古人剩下的两个不孝是什么

对古代不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知秀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人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那另外两个不孝是什么?少有人知

在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中,传宗接代是人生中一件重大的事,哪户人家不想把自己的家族发展壮大呢,就像一个国家,自然是发展得越兴旺越好,哪个国家愿走向覆灭呢?

这个概念放到个人家庭上来看也是一样的,人的寿命有限,生命需要代代繁衍传承,生育后代是人的本能与责任。

01

每个人都会经历生老病死,如果一个人无后,生病或者年老的时候,便会很无助,如果有子女,晚年也才有一个依靠,不至于像动物那样,死后尸骨被野兽分食或者落于荒野上。

人衍生出了文明,便有了尊严,有了情感,那么对生命也更为讲究,对于生命的终结也发展出了一套丧葬文化,倘若无后,在心理上也较难接受。

也因此,从古代开始,子女与孝道是紧紧绑定在一起的,这个目的一开始的确不那么纯粹,但久而久之,便延伸成了一种文明礼仪。人面对复杂的自然规则,的确需要衡量各种利弊关系,才能更好地存活下去,水清则无鱼,凡事都需要找平衡点。

且人面对长辈的抚育关爱,的确该有感恩之心,不管双方出于什么目的,素养与道德是基本的为人之道,父母与子女的良心关系,离不开尊要爱幼的文明规则。

所以,中国人一直以来都很信奉一句话,“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不管一个人有多大的理想,只要条件允许,一般都会有生育后代的想法。

发展到现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已经成为父母催婚的必备口令,毕竟这句话大有来头,强而有力,让后辈无法反驳。不过,很多人知道不孝有三,“无后”是最为严重的不孝情节,却不知另外“两不孝”是什么?今天不妨作个了解。

这句俗语最早出自《孟子·离娄上》中,原文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

原意是:舜在娶妻时,没有告诉自己的父母,这是违背常理的做法,这样是不孝的,因为他作为子女,没有尽到应有的本分和责任,就连终身大事都没有告知父母,岂不是违背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一种不尊重长辈的表现……这样的行为是不可取的。

02

古人对于婚姻十分重视,也很重视结婚仪式,不像现代人对婚恋那么随性。说起来,婚恋是两家人的事,古人会尽量挑选门当户对的,把家族发展得更壮大,所以舜娶妻不和父母商量,在当时是一件不合乎礼数和孝道的事,孟子方才有了这句话。

那么,后来是谁把这句话延伸出了今天我们所悉知的含义?这个人名叫赵崎,是汉代的一位文人,他曾写过一本书——《十三经注疏》。在这本书中,他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认为人主要有“三不孝”,分别如下:

一不孝,是“阿意曲从,陷亲不义”。意思是,长辈如果做的事不合理,还一味地对他们阿谀奉承,不指出他们的错误,导致他们在错误中越走越远,陷入不义的境地,是一种不孝的行为。

虽然长辈走过的桥比我们走过的路还长,但人的一生会不断犯错误,需要不断地修正自己,如果因为孝心而忽略长辈的错误,实则是一种愚孝,就像父母溺爱孩子一样,这并非是一种爱,而是一种无知的伤害。

关于这个思想,最早源于孔子的《孝经》,其中有一句:“子不可以不争于父”。意思是,当父亲或君主做出了有违礼仪的行为,儿子还没原则地去听从,不懂得劝谏他们,又怎么做得了孝子呢?

任何事都不可盲目地去做,这其实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愚孝是不可取的,只会让家庭变得越来越糟糕,所以儒士们在儒家思想发展成熟后,也深深意识到了这一点,认为“阿意曲从,陷亲不义”,是一种不孝的表现。一家人生活在一起,就要真诚相对,有错误要指出,才能相互进步。

03

“家贫亲老,不为禄仕”,意思是,家境贫困,父母渐渐老去,作为子女如果不思进取,不努力谋取一官半职,赚些俸禄回来赡养父母,让他们老了也吃不上饱饭,为生存而愁眉不展,这是一种不孝顺的行为。

的确,“养儿防老”虽对于感情而言,带有一些目的性,但正像上文所说的,要想在残酷的自然规则中更好地繁衍下去,总需要衡量利弊,这是人与人之间不可避免的利益关系,父母养育子女,子女回报父母,是必要的生存规则。

且作为成年人,需要肩负起一份责任,需要凭借自己的双手去吃饭,努力工作,孝敬父母都是应该的。如今,就业的岗位众多,不一定要依靠当官去谋生存,只要老老实实地在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奋斗,好好经营家庭,即便赚的钱不算多,也是值得肯定的。

“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这是赵崎的个人看法,也是今天我们所知悉的那层意思,他认为,在“三不孝”中,最严重的就是没有生育后代,断了家族的香火,导致家族因为没子嗣而败落。

古人都很重视家族的发展,希望自己的家族人丁兴旺,如果男娃比女娃多会更好,因为女娃长大后都要出嫁,旺的是别人家的香火……所以,多数古人都希望自己儿子能够多生育,且多生育几个宝贝孙子,壮大自己的家族。

现代呢,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很多人相较与生育的数量,更注重生育的质量,对于传宗接代这件事,更为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