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拒绝与孙权联姻,那么他的女儿最后嫁给了谁?

历史上关羽拒绝与孙权联姻,那么他的女儿最后嫁给了谁?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知秀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可以看出来在真正的历史上只有这么一句话的记载,虽然这句话没有像小说中描写的那么生动,但是从关羽辱骂孙权的求婚使者可以看出来,关羽当时十分傲气,不把一方诸侯孙权放在眼里,所以孙权如何能不生气。

其实历史上关羽很可能做得更过分,为《三国志》作注解的裴松之曾引用《典略》中的记载:(关羽)乃骂曰:“狢子敢尔,如使樊城拔,吾不能灭汝邪!”权闻之,知其轻己,伪手书以谢羽。

这意思就是关羽向孙权的使者嚣张扬言,就孙权还敢求婚,如果他攻下樊城,捎带手连孙权都灭了,由于当时关羽在襄樊之战中水淹七军,生擒曹操的大将于禁,打的曹操都有了迁都的想法,一时之间威震华夏,所以孙权虽然知道关羽轻视自己很生气,但还是给关羽假装写了一封道歉信。

实际上关羽当时确实被很快得来的胜利冲昏了头脑,当时的局势就是关羽倾尽荆州兵力发动襄樊之战,围困驻守樊城的曹操堂弟曹仁,还水淹七军,生擒前来驰援的曹魏大将于禁,吓得曹操都有了迁都的打算,所以一时之间名声暴涨,关羽被这些胜利冲昏了头脑,他自认为曹操都被自己打害怕了,更何况竖子小儿孙权。

正是因为关羽如此轻视孙权,才为他日后埋下了杀身之祸,孙权很有城府,表面上孙权给关羽道歉赔罪,实际上孙权早已经恨透了关羽,因此孙权让大都督吕蒙伺机夺取刘备所占据的部分荆州地区。

吕蒙也是一位很有谋略的将军,他也秉承了孙权示弱的套路,一再向关羽示弱,把关羽捧得很高,把自己定位很低,这样一来关羽就被孙权和吕蒙君臣所蒙蔽了,认为孙权和吕蒙很惧怕自己,因此关羽最后不把东吴放在眼里,放心大胆地把荆州兵力全部抽空去围攻樊城。

结果呢,当关羽的主力部队与另一位前来驰援樊城的曹魏大将徐晃在沔水交战时,吕蒙趁虚而入奇袭了关羽的大本营江陵,最终使得关羽战败,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关羽败走麦城,突围失败,被吕蒙所抓,并被憎恨他已久的孙权下令斩杀。

按照《三国志》的记载,关羽有两子一女,长子关平和次子关兴还有小女儿关氏,由于关羽的女儿排行老三,因此后世称其为关三小姐。除了两子一女,民间还曾给关羽虚构了第三子关索,但实际上历史上并不存在关索其人,只是民间所杜撰而已。

关平在小说中被设定为是关羽的义子,实际历史上他是关羽的亲儿子而且还是嫡长子,关羽的两子一女都是他随刘备到荆州之后娶妻所生,关平后来随关羽败走麦城,也和关羽一同被吕蒙活捉,父子二人皆被孙权所杀。

由于关平年长所以跟随关羽在军中才会与关羽一同被杀,关兴和关三小姐由于年幼,因此在刘备取得巴蜀地区之后,关羽被安排负责独镇荆州,他的家眷老小自然会被安排到成都,而关兴和关三小姐就是这时候被送到了成都,所以关羽荆州败亡之后,关兴和关三小姐由于身在成都没有受到伤害。

后来关兴继承了关羽的爵位,还获得丞相诸葛亮的器重,被委以重任,不过关兴去世得很早,属于英年早逝,死后其长子关统和次子关彝先后承袭关羽流传下来的爵位,在蜀汉灭亡之后,关彝卷入姜维和钟会的叛乱之中,在关羽水淹七军时,曾诛杀了于禁的副将庞德,而庞德之子庞会当时随魏国攻入成都,庞会借着关彝卷入叛乱的机会,趁机将关彝及关羽的后人亲属全部诛杀。

幸亏关平早年在荆州曾娶妻生子,育有一子关樾,才没让关羽绝后。当吕蒙的军队袭取荆州时,关平的妻子带着年幼的关樾逃跑才躲过一劫,此后东吴占据荆州,关平的妻子只得给孩子改姓改名在乡下隐居才躲避了东吴的追捕。

一直到晋武帝司马炎灭掉吴国统一中国,关樾才恢复本名重新搬回荆州城内居住,此后关平这一支的关氏家族一直在荆州繁衍,由于关羽在后世地位极为尊崇,所以清朝的乾隆皇帝曾特意寻找关羽的嫡系后人,终于在荆州找到了关樾的后人,乾隆特许关氏家族世袭五经博士的荣誉官职,将关氏后人供养起来,因此荆州关氏大多是关羽的嫡系后人。

关羽的女儿关三小姐其实并没有名字记载下来,不过民间倒是关于她的名字有三个版本,分别是关银屏、关凤、关嫣。

关银屏属于是民间评书和戏曲杜撰的名字,而且这个名字还和岳飞系列评书中的岳飞女儿岳银瓶同名了,因此不管是关银屏还是岳银瓶都是民间的说书人或者戏曲所杜撰出来。

关凤这个名字其实是个舶来品,这个名字起源于现代的三国系列游戏中,最初出现于日本所制作的三国系列动画片中,后来又被引到了三国系列的游戏里面,所以这个名字不仅是现代三国文化游戏所诞生出来,还是一个来自日本的舶来品。

关嫣的名字也是流传于民间,而且据民间传说还正是因为这个名字导致了关羽与孙权之间产生巨大误会,从而使孙权憎恨关羽。按照民间的说法,孙权派人向关羽求娶女儿时,关羽其实是很满意,他当时说的是“吾女嫣能嫁权子”,结果关羽是北方人,孙权的使者却是南方人,听差了,使者听成了“虎女焉能嫁犬子”,于是乎使者就把自己领悟到的意思告诉给了孙权,因此孙权大怒,认为关羽轻视自己,所以才导致关羽后来被杀。

如果事情真是这样的话那就搞笑了,关羽可能会成为历史上第一位因南北口音问题而产生误会最终败亡的将军。

当然这些都只是民间传闻,实际历史上关羽的女儿并没有留下姓名,她只在关羽拒婚时被一带而过,由于没有名字因此被后世称之为关三小姐。

根据出土的兴亭侯李遗墓志铭可以知道关三小姐最后嫁给了这位兴亭侯,那么李遗是个怎么样的人呢?他与关三小姐婚后生活又怎样呢?

李遗是蜀汉名门之后,他是蜀汉第二任庲降都督李恢之子。李恢的家族世代都是俞元(即现今的澄江市)官宦之家,在刘备入蜀前李恢是益州郡的一个小官,听闻刘备入蜀之后,李恢认为刘备与巴蜀军阀刘璋争夺巴蜀必胜,于是弃官去拜见刘备。刘备热情接待了李恢,并与他交谈了一夜,刘备认为李恢很有能力,于是把他留在身边当了参谋。

刘备最初入蜀时重用的还都是他带过来的荆州士族集团,就像李恢的前任庲降都督邓方就出身于荆州士族集团,不过随着刘备在巴蜀逐渐稳定下来,他为了保持内部势力的平衡,于是开始重用益州本土士族集团的人才,李恢由于家族世代都是益州的官宦家族,他本人还颇有能力,因此得到了刘备重用。

在邓方去世之后,李恢被刘备任命为庲降都督,刘备在建立蜀汉政权之后,设置了四大都督府对巴蜀地区进行分管,四大都督府分别是江州都督、永安都督、汉中都督、庲降都督,这四大都督府都负有抵御外敌的责任。

尤其是庲降都督统治的南中区域,大概属于现今四川、云南、贵州三省一带,属于是少数民族与汉人混居,由于当时少数民族没有归附汉朝,因此南中地区时常爆发汉夷冲突,所以蜀汉在选取庲降都督时都不仅注重军事才能,还要挑选协调能力强善于处理民族事务的人,李恢能出任庲降都督,由此可见他的能力极受刘备认可。

后来刘备去世,南中地区的越巂郡高定、益州郡雍闿、牂牁郡朱褒联合起来反叛蜀汉,史称南中叛乱。当时的蜀汉丞相诸葛亮已经开始准备北伐魏国,他在北伐之前必须得先让后方稳定,因此诸葛亮亲自率军从成都出兵准备平叛。

李恢当时作为庲降都督平定南中叛乱责无旁贷,于是李恢带着儿子李遗还有侄子李球一起上阵,参加了平定南中叛乱的战斗。随着南中叛乱的平定,诸葛亮也在这次平叛中发现了表现亮眼的李恢之子李遗。

李遗一表人才还尚未婚配,诸葛亮就想到了关羽之女关三小姐也正好待字闺中,因此诸葛亮就有意撮合李遗与关三小姐,当时关羽次子关兴正受诸葛亮器重,诸葛亮向关兴提起这桩婚事,关兴很高兴的就同意了,他也希望妹妹能嫁到一户好人家。

而且关三小姐与李遗结婚也能平衡蜀汉集团内部的政治势力,关羽属于蜀汉集团元老派系的人,李遗家族属于蜀汉集团益州派系的人,他们俩的结合也代表着蜀汉的元老派系能与益州派系融合起来,有利于蜀汉内部的团结稳定。因此关三小姐最终就嫁给了李恢之子李遗。

南中叛乱平定之后,李恢是平叛首席功臣,诸葛亮上表后主刘禅为他请功,因此李恢被封爵为兴亭侯,继续担任庲降都督,并且在庲降都督之上加安汉将军称号,诸葛亮还奏请刘禅封李遗为俞元县令,让新婚之后的李遗与关三小姐夫妇镇守俞元。

此后诸葛亮改益州郡为建宁郡,李恢又加建宁太守之职,诸葛亮放心地将南中地区交由李恢治理,而李恢也积极配合诸葛亮北伐,在南中地区为诸葛亮北伐筹集物资。

在李恢去世后,李遗继承了他的兴亭侯爵位,继续守护俞元县,此后李遗和关三小姐夫妇一直致力于协调融合俞元县的汉人与少数民族关系。

李遗为官清正勤勉务实,关三小姐也是贤内助,她很重视教育,建议李遗在俞元光设学堂教导汉夷民众读书识字,夫妇二人还非常重视农耕和纺织,同时他们还善于融合少数民族,使得当地少数民族得以融入进了汉文化之中,可以说夫妇二人在俞元教化一方,爱护百姓,因此深得俞元汉夷民众的拥护和爱戴,也因为夫妇二人细心管理,俞元开始兴旺发展起来。

但是关三小姐却是红颜薄命,她大概在30岁左右时就去世了,李遗在妻子去世后不久也随之去世,夫妻二人死后被合葬在了俞元,据记载当时俞元的百姓听闻关三小姐夫妇去世的消息都非常悲痛,自发参加他们的葬礼,还时常去祭奠他们夫妇。

俞元县后来改为澄江县,现在为云南省玉溪市代管县级市澄江市,而李遗与关三小姐的夫妇合葬墓在清末民初被发现后就已经盗毁很严重了,由于李遗在历史上名声并不大,因此文保单位为其树立了以关三小姐为名的告示牌。

所以被关羽称为虎女的女儿关三小姐最后嫁给了李恢之子李遗,两人婚后夫唱妇随治理教化一方,感情十分和谐,死后还能得到当地百姓的怀念,因此关三小姐的结局还算不错,只是去世的有些早,算是红颜薄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