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实施的九品中正制已经根深蒂固 司马炎究竟是怎么治理国家的

今天知秀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九品中正制度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个国家的君主的行事执政作风会直接影响到镇各个国家,像是隋朝时候的隋炀帝因为太过暴力,所以导致朝中大臣诸多不满,最后被李渊等人联合推翻,所以身为一国之君想要治理好一个国家是需要很多的才能的,尤其是那种篡位成功地,想要处理好前朝旧臣和新朝之间的关系更是难上加难。而司马炎这一方面做得还是不错的。

想当初,魏国名臣陈群创立九品中正制,给士族带来数之不尽的利益。司马家族的崛起,很大程度上也因为有九品中正制的保障。不过眼下,司马炎已经坐上了皇帝宝座,他的权益自然就不需要原来的九品中正制度来维护。但是九品中正制的职能却没有改变,它作为士族力量的源泉这一点依旧没有改变,到如今还是皇权的最大威胁……司马亮(司马昭的弟弟)和卫瓘也上书:“魏朝时设九品中正制是权之计,如今朝野安定,建议摒弃这项过时的法度。对于九品中正制的弊端,司马炎心里跟明镜似的,但他能获得今天的地位,纯粹是仰赖士族鼎力支持,这项制度牵扯了太多人的利益,过河拆桥的事他不想,也不敢干。于是,九品中正制只能继续沿用,一直到三百多年后的隋朝才被科举制度取代。

我们还是回到一片喜气洋洋的晋朝,司马家族作为士族领袖,历经多年艰辛隐忍,用尽权谋…时至今日,终于建立了一个士族的天堂。而司马炎,则集尊做功臣、宽容大度于一身,单就这两点,实在是绝大多数老板都难以企及的优良美德。细数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均免不了屠戮功臣、兴文字狱、压迫前朝遗老遗少、搞政治镇压等。这些恶行,司马炎一样都没做。无论是对于功臣、士族、没落的前朝贵胄乃至老百姓来说,司马炎都相当够意思。

公元266年2月,司马炎刚称帝没几天便颁布诏书,赐予山阳公刘康(汉献帝刘协的长孙)、安乐公刘禅的子弟担任驸马都尉。此举,表明晋室对东汉和蜀汉这两个已经亡国的皇族子嗣的优待。过了两个月,司马炎正式解除对东汉皇族刘氏的禁锢(魏朝严禁刘氏皇族出仕)。甚至,他连魏国曹氏皇族的禁锢也一并解除了,也就是说,虽然曹氏刚刚被司马氏推翻,但他们依然可以在晋朝做官。如此宽容的政策,绝对是历朝历代都难得一见的。同样是这一年,夏侯佐病死。这人乃是侯惇的嫡孙。想必夏侯惇在曹操身边的地位有多么的重要不需要我多说大家自己都明白,夏侯惇当年受封高安乡侯,夏侯佐是这个爵位的唯一继承人。然而,夏侯佐没有儿子,自夏侯惇传下来的高安乡侯面临断绝的危险。鉴于此,司马炎下诏:“夏侯惇是魏朝元勋,功绩著乎竹帛。朕受禅于魏,不能忘记魏朝功臣。故,朕决定将高安乡侯之爵位特封给夏侯劭。”夏侯劭是夏侯佐兄弟的儿子,属于旁系,按理说不能继承夏侯惇的爵位。司马炎这么干,算恩赐,卖了夏侯氏一个很大的人情再怎么说,夏侯氏也算是有黑背景的家族,而司马炎接连为夏侯氏做了两件好事,在曹魏刚刚被取而代之的敏感时期,这无疑有助于缓解夏侯氏族人的紧张情绪。

当初,夏侯尚这一支,因为其子夏侯玄被夷灭三族日渐没落。但魏国初代名将夏侯渊(夏侯惇的族弟)的后商则依旧繁盛,尤其是夏侯渊第四子夏侯威的子嗣频繁跟司马氏、羊氏联姻,相当显赫。夏侯威的孙女夏侯光姬后来嫁给司马懿的孙子—琅邪王司马觐,夏侯光姬的儿子在未来可是一位建立大成就且很有故事的人。总之,夏侯氏作为魏晋时期地位颇微妙的一支豪族,跟司马氏之间充满了复杂的纠葛。

这里要补充一句,司马炎的宽仁,很大程度上是受他母亲王元姬和姥爷王肃的影响,而王氏所追求的宽仁,早在王肃的父亲—魏国初代名臣王朗身上便有所体现了。史书中记载了钟繇、王朗二人各有千秋的政治理念—钟繇务求明察,王朗则务求宽恕。史书还详细描写了二人针对肉刑(肉刑指割鼻、脸上刻字、断指、砍足、宫刑等酷刑)展开的一场辩论:钟繇倡议恢复汉朝以前的肉刑,其目的是为了在保证人口繁衍的同时,增加刑罚的威慑力;王朗则不同意恢复肉刑,认为太残忍。当时参与辩论的公卿多站在王朗一边。毋庸置疑,王朗这种为政理念丝毫不差地传给了后代,并最终影响到司马炎。从此,西晋王朝便在以宽仁为本的政治风气中迈开了步伐。

司马炎在登基成为皇帝之后主要行事作风是宽以待人,爱护百姓为主,这样一来作为晋朝的第一个皇帝自然也是受到了百姓不少的欢迎,执政的这些年一面,司马炎频施善政,尽最大程度避免百姓的损失,这一点还是非常值得赞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