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李唐宗室的李适之为何主动罢相?最后又为何服毒自尽?

自古以来升职提干都是件令人愉悦的事情,很多人会因为升职而举行庆祝酒会,虽然有点奢侈、张扬,但也无可厚非、符合人之常情。但历史上曾有一人反其道而行之,他高调宴请亲朋好友饮酒作乐,以庆祝自己被撤职,这人就是“饮中八仙”之一的李适之。

饮中八仙,亦称醉八仙、酒中八仙,指的是唐朝嗜酒的八位学者名人,分别是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立琎、崔宗之、苏晋、张旭和焦遂。李适之在后世的名声远不及李白、贺知章、张旭,但他在当时的名气不比这三位小,因为他不仅是文化名人,也拥有极高的社会地位,他是纯正的李唐宗室。

李适之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曾孙,废太子李承乾的孙子。李承乾在玄武门之变后被废为庶人,到了武周时期,李承乾一脉再次遭到重创,从皇族除名,沦为平民百姓。神龙政变后,唐中宗为了重整李唐宗室,开始优渥提拔李唐后人,李适之作为前太子李承乾的后人,因此时来运转,进入仕途。李适之先是在地方任职,后来在善于理政、“庭无留事”的能力和清廉自守、深得民心的官声步入京城,后在天宝元年(742年)拜相,达到了仕途的巅峰,也正式卷入了大唐王朝权力斗争的旋涡中心。

李适之被唐玄宗任命为左相后,由于性格豪放、办事干练,在朝堂上经常与老谋深算、口蜜腹剑的李林甫发生争执。李适之是个性格简率、不拘小节之人,在和李林甫的斗争中,几乎没有赢过。李林甫是玄宗朝在位时间最长的宰相,他为了独掌大权,排除异己,迫害贤才,还建议重用胡将,使安禄山的势力日渐强大,为后来的安史之乱埋下祸根。在李林甫的排挤下,唐玄宗对李适之逐渐失去信任,他的地位岌岌可危。不仅如此,李林甫先后中伤构陷了与李适之交好的官员,将他们全部贬官流放。李适之自感不能幸免,为了自保,主动上疏罢去相位。就这样,李适之五年的任相仕途无疾而终了。

天宝五载(746年),李适之罢去相位,改授太子少保。他自觉放弃高官俸禄后就能摆脱李适之的迫害,对此感到无比轻松与欣喜,便像过去一样宴请亲朋好友来府上饮酒。令人没想到的是,帖子发出去不少,来赴约的却只有寥寥数人,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于此时一览无遗。李适之百感交集,当场写下一首讽刺诗《罢相作》:避贤初罢相,乐圣且衔杯。为问门前客,今朝几个来?

这首打油诗道出了他现在的境况,也道出今时今日寥落的心情。杜甫特意在《饮中八仙歌》中应用了这句诗:“左相日兴费万钱, 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世贤”。

写下这首诗后,李适之发泄了在心中积累多年的怨气,也平息了自己的恐慌,如果他的对手的别人,他也许可以悠哉的度过余生,但不幸的是视他为眼中钉的人是李林甫。没过多久,李适之的好友御史中丞韦坚被李林甫陷害,被流放到岭南,不久便遇害。在偏远之地自得其乐的李适之,听到噩耗后感到了空前的绝望,他觉得自己无法逃脱李林甫的毒手,最终选择了服毒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