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是怎么抗过三百年王朝的大限的 其中制度作用

今天知秀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大宋王朝的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知秀网小编一起看一看。

历史上的大多数朝代都曾出现过统治者对文人的迫害,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以及清朝皇帝的“文字狱”。在这些统治者维护中央集权的把戏中,文人士子则成了政治风暴中的牺牲品。然而,在宋朝却并未出现这种大规模屠杀文人的情况。这些恪守程朱理学的言官,在宋朝也受到了妥善的对待。

/a/5d09c37bd6678.png"/>

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根据《避暑录话》的记载:赵匡胤在建国之后,非常神秘地在太庙中树立了一座石碑,并将其称为“誓碑”。赵匡胤立下祖制,每逢新君即位,皇帝必须前往太庙祭拜先祖,随后,带着一个不识字的小太监阅读石碑的内容,“瞻默诵讫”。因为,太庙是皇家禁地,连侍奉在皇帝身边的内臣都无权进入太庙,而唯一能陪着皇帝进太庙的小太监还不识字。

所以,这个石碑的内容,一度成了宋朝内廷的谜团。除了历代赵氏皇帝外,其他人始终无缘一窥石碑的内容。直到靖康之耻发生后,金兵涌入开封,霸占了北宋皇宫,这才使石碑的秘密公诸于众。原来,石碑上刻着两条“禁令”:

一是:赵氏皇帝不得加害柴氏子孙,柴氏子孙犯了罪不得以刑律处罚,就算他们要谋反,也只能赐其自尽,不能将柴氏当街问斩;

二是:所有赵氏皇帝不得迫害士大夫以及言官。

在这两条禁令下,还有一行小字:“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

第一条禁令很好理解,赵家的江山是从柴氏手中夺来的,若无后周柴氏对赵匡胤的恩宠,赵氏根本没机会成为皇族。出于报恩的心态,赵匡胤必须优待前朝柴氏皇族。第二条禁令则完全是赵匡胤的个人胸怀了,从古至今,只有赵匡胤通过这样的方式督促子孙善待士大夫和言官。

太祖誓碑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应不朽的名言,这是在人治独裁制度下所能达到的最好的、最开明的、也是最有效的制度安排。难能可贵的是,宋代历朝皇帝都还算听话,让太祖的这几条中国历史上迄今最为开明的政策,得到切实的执行了三百年之久。

可以说,这是有宋一朝三百多年的大宪章,也是同时代世界各国中最开明的大宪章,它从根本的制度上确保了宋朝能成为中国文明的最高峰。

从宋朝后来的皇帝来看,大多数赵氏皇帝都是比较乖巧的,无人敢违背老祖宗定下的禁令。毕竟,在每个皇帝继承大统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太庙中起誓,倘若违背了石碑上的祖训,“天必殛之”可不是闹着玩的。

也正是因为宋朝皇帝对士大夫和言官展现了宽宏大量的胸襟,所以,宋朝时期的文士是非常幸福的,不论他们选择登科入仕还是在民间从事文学研究,都会受到朝廷的善待。正式因为赵皇帝们给予言官这一“高危职业”生存的保障,所以,宋朝敢于直谏的言官屡见不鲜。

我们经常调侃山西同胞为“老西儿”,究其渊源,离不开老百姓对寇准这位宋朝明相的尊敬与爱戴。

就是这位寇老西儿,真可谓是胆大包天,《宋史》中收录了这样一则故事:

寇老西儿觐见太宗,打算与太宗商量军国大事,谁知两人话不投机,吵了起来。太宗恼羞成怒,从龙椅上站起身来指着寇老西儿的鼻子大骂,寇老西儿也不甘示弱,扯着皇帝的龙袍,让他重新坐回龙椅,继续与太宗讲道理。

最终,太宗选择了妥协,劝服太宗的寇老西儿这才退下。

寇老西儿的运气不错,后来,太宗在回忆起这件事时,非但没有丝毫责怪,反而,对其倍加赞誉,说他是当朝的魏征。但是,冒死直谏触怒龙颜,还扯着皇帝的衣服讲道理,这种行为若赶上其他朝代的皇帝,估计寇老西儿早就人头落地了。

我国封建史上首个以“仁”为谥号的皇帝,就是宋朝的赵祯。赵祯在位整整四十二年,在此期间赵祯知人善用,善于纳谏,做出了不少实绩。被老百姓誉为官场清流的包拯,就是仁宗一朝的大臣。包拯这个人并不完美,他最大的缺点就是情商低。

若要让包青天填一份现代的情商问卷,恐怕他连及格线都达不到。根据史料记载,老包为人处事过于直率,在人情世故方面非常欠缺。这样的人虽然是办实事的一把好手,但是,在朝廷里却没什么朋友。包拯对皇帝说话时不留丝毫情面,心直口快,没少触怒龙颜。

/e/5d09c3641693b.png"/>

在他担任言官期间,经常与仁宗在朝堂上争得脸红脖子粗,搞得双方都下不来台。仁宗宠爱张贵妃,张贵妃恃宠而骄,打算替她的伯父谋个要职,仁宗爱屋及乌,答应了爱妃的请求。自古以来,外戚掌权是国家大忌,包拯对皇上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谁知,仁宗却不以为然。

包拯的倔脾气一上来,言辞愈发激烈,连吐沫星子都喷到了皇帝的脸上,令仁宗神色不悦。幸亏仁宗比较有涵养,否则,早让左右将包拯推出去砍了。而仁宗宽以待人的根源,自然出自赵匡胤当年立下的规矩。

赵祯一边用衣袖擦着脸上的口水,一边哭丧着脸听从包拯的建议,这样的皇帝不愧被冠以“仁”的称号。换成是普通人,面对一个咄咄逼人满嘴唾沫星子的家伙,也很难有这份涵养。经历了这件事,包拯的政治生涯不但没有断送,还成就了流芳千古的美名。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包拯的美名是仁宗成全的。

仁宗驾崩时,满朝文武无不当庭嚎哭,举国百姓涕泪满襟。这个消息传到辽国后,“燕境之人无远近皆哭”,连辽人都为仁宗的离世感到伤心。此时的北宋已与辽国结为兄弟之国,听说赵祯兄弟与世长辞,耶律洪基悲痛莫名,感慨道:“四十二年不识兵革矣。”

的确,在赵祯即位后,两个剑拔弩张的国家,竟持续四十二年未动刀兵。所以,为了纪念赵祯,耶律洪基竟在辽国境内为仁宗修建了衣冠冢,并命子孙“奉其御容如祖宗”。由此可见,仁宗的政治魅力已经跨越了国界,足以与圣人先贤的作风比肩。

/b/5d09c35d4f8b6.png"/>

宋神宗虽然被后人揶揄为宋朝统治者中的“愤青”,但是,他推行改革的初衷是值得肯定的。除了太祖与太宗之外,宋神宗算是最有理想有抱负的皇帝,他的目标非常远大,所以,才会力排众议,不顾一切反对任用了以王安石为首的改革派。

那么,皇帝该如何解决朝中对立的两派呢?

朱元璋告诉我们,看哪一派不顺眼,就将哪一派杀个精光。按照宋神宗的脾气,若没有赵匡胤留下的基本国策,早就对他看不顺眼的守旧派大开杀戒了。然而,宋神宗却严守祖训,并未对守旧派痛下杀手。

正因为宋神宗受到祖训的辖制,所以,守旧派的老臣们,肆无忌惮地为难宋神宗的新政。宋神宗在朝堂上屡屡受挫,被以文彦博为首的一众老臣们压制,宋神宗只能屈服于保守派的势力。终有一日,宋神宗忍无可忍,打算杀掉一个渎职的保守派大臣。

然而,此时文臣和蔡确和章惇却站出来,极力阻止皇上对文臣挥动屠刀。蔡确说道:“自太祖以来,历代先帝从未诛杀士大夫,臣不希望看到陛下破例。”神宗听完这句话,心里的怒火已经消缺了七八分。倘若为了除掉一个不顺眼的大臣,背负这样的罪名,未免有些不值当。

但是,大臣渎职在先,若不严加惩罚恐怕难以服众。神宗左思右想,最终决定,将该大臣刺面发配边关。

谁知,章惇却说道:“如果将士大夫的脸上刺字,还不如将他杀掉。”神宗追问道:“为什么?”章惇答曰:“士可杀,不可辱。”神宗恼羞成怒,吼道:“为什么我连一件快意的事都做不成!”章惇毫不留情地讽刺道:“如果这就是陛下眼里的快意事,那还是不做为妙。”

/b/5d09c35476224.png"/>

相同的情况,王安石也遇到过数次。

不过,王安石的立场与守旧派截然不同。我们知道,神宗一朝的变法是由王安石发动的,但是,在推行新政的过程中,王安石及改革派受到了守旧派的排挤,情况一度陷入僵局。

某次,改革派召开秘密会议,几名为首的大臣向王安石提议:“既然青苗法无法实行,不如杀掉几个守旧的大臣,以儆效尤。只需除掉其中一两个‘刺头’,既可震慑所有守旧派。如果能够达成目的,使用些雷霆手段又有何妨呢?”

王安石的大儿子也随声附和道:“是啊,将韩琦、富弼的脑袋挂在闹市中,看谁还敢与我们作对。”王安石听完这些话后,神色大变,说道:“你们全都错了,太祖遗训不杀士大夫。倘若,我们开了这个先河,朝廷就会变成屠场。”

可以说,宋朝之所以走向繁荣,正是因为历代皇帝恪守祖训,这才给士大夫们营造了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保证了国家政治的清明。正如美国人墨菲所说:“从很多方面来看,宋朝算得上一个政治清明、繁荣和创新的黄金时代。”

然而,这个清明、繁荣和创新的黄金时代,都离不开宋朝皇帝广开言路、善于纳谏的政治作风。但朝夕之间,大宋文明却在蒙古铁蹄的践踏下荡然无存,令人扼腕叹息。纵观历代王朝,在王朝末期,都是天下大乱各地起义风起云涌。

如:秦朝末年,东汉末年,隋唐之际,五代十国,都是由于内部不稳定才导致国家灭亡,但是,宋朝却在亡国之时,还有十余万军民愿意一起跳海赴死,所以,说宋朝还是很得人心的。其实,这些都跟太祖赵匡胤在祖庙立下的两条规矩有关。

士人都爱宋朝,愿意为其赴汤蹈火,可以说,若不是外族入侵,宋朝国祚起止是三百多年。总的来说,这个开明、包容的赵宋之世,承载了文人与士大夫们的所有希望和梦想,所以,才会如此辉煌和美好,才会让后人无限的神往怀念。

参考资料:

【《宋史》、《避暑录话》、《勒石三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