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秀网 > 国学文化 > 正文

红楼梦中探春的判词是什么样的?远嫁后为何要哭?

贾探春是贾政与妾赵姨娘所生,排行为贾府三小姐。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知秀网小编一起欣赏。

太阳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日落的?当它日出的时候便已经开始日落。贾府,也是在它刚出场的时候,便一步步走向倾颓。

不过,贾府之中并非全是奢靡享受、没有危机感之人,探春就是如此。

在曹公的笔下,精明而又有野心的探春将来会是贾家的另一个王妃。一个元春就让贾府再次迎来短暂的荣光,探春成为王妃自然只会更好,但是在她的判词当中,却又是另一番模样:

画着两个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状。也有四句写云: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无论是对画的描述还是判词当中的内容,都写出探春是在哭泣。已然成为王妃的探春,为何还会痛哭呢?

贾府庶女:才自清明志自高

探春是赵姨娘的女儿,只是一个庶出,但她在贾府中的待遇,相比迎春而言,要好上许多。

虽然赵姨娘是妾室,但奈何贾政喜欢,对于赵姨娘的孩子,贾政自然也就比较上心。而王夫人慈爱宽厚,平时对探春也很是照顾,因此庶出的探春,待遇并不算太差。

作为一个庶女,她能够在贾府活得比较滋润,另一个原因便是她的能力。探春才学上虽不及钗黛,但在众女子中并不逊色,更为重要的是她的管理能力。这之中,对探春评价最高的便是王熙凤。

当她生病之后探春等人接受协理荣国府的时候,王熙凤就对她赞誉有加:

倒只剩了三姑娘一个,心里嘴里都也来得,又是咱家的正人,太太又疼她,虽然面上淡淡的,皆因是赵姨娘那老东西闹的,心里却是和宝玉一样呢。

王熙凤虽然对待下人苛刻,且行事多为狠辣,但她的能力我们也看在眼中。贾府众人在她的一番评判之中,倒只剩下探春是她最为欣赏的人,并将其称为自己的臂膀。

除了从别人的口中看出探春的能为之外,探春本人所表现出来的志向和远见也颇为不俗。赵姨娘因为自己兄弟去后的银钱太少,来找探春算账时,探春不仅没有松口,反而抛出一番“惊世骇俗”的言论:

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业,那时自有我一番道理。偏我是女孩儿家,一句多话也没有我乱说的。

探春的志向,从来都不只是方寸屋檐之下,而是四方天地之间。

抄检大观园的时候,看着如今混乱不堪的贾府,探春亦洞见了大厦将倾的局势:

你们别忙,自然连你们抄的日子有呢!你们今日早起不曾议论甄家,自己家里好好的抄家,果然今日真抄了。咱们也渐渐的来了。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

纵然有远见,也无法改变贾府的命运,探春流泪所说出的话语,不仅是在为自己的身份而哭泣,更是为贾府无法挽救的未来而痛哭。

有卓识有远见的探春,是仅次于元春位于金陵十二钗第四的女子,足以证明曹公对其的偏爱。在这份偏爱之中,探春还有一个看起来尊贵无比的命运,那便是贾府的第二个王妃。

王妃身份:千里东风一梦遥

关于探春的王妃身份,并非空穴来风。首先,在红楼梦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中,有关探春的花名签就已经进行了第一次暗示:

众人看上面是一枝杏花,那红字写着“瑶池仙品”四字,诗云:日边红杏倚云栽。注云︰“得此签者,必得贵婿,大家恭贺一杯,共同饮一杯。”众人笑道:“我说是什么呢!这签原是闺阁中取戏的,除了这两三根有这话的,并无杂话,这有何妨!我们家已有了个王妃,难道你也是王妃不成?大喜,大喜!”

虽是众人的调笑,但从宝钗的牡丹、黛玉的芙蓉、湘云的芍药可以看出,这些由她们抽出的花名签与她们都是有着紧密联系的。

而在红楼梦第七十回中,探春的凤凰风筝也很特殊:

探春正要剪自己的凤凰,见天上也有一个凤凰,因道:“这也不知是谁家的?”众人皆笑说:“且别剪你的,看他倒像要来绞的样儿。”说着,只见那凤凰渐逼近来,遂与这凤凰绞在一处。众人方要往下收线,那一家也要收线,正不开交,又见一个门扇大的玲珑“喜”字儿带响鞭,在半天如钟鸣一般,也逼近来。

两只凤凰因“喜”绞在一块儿。

在古代,凤凰本身便代表着不凡的地位,这一情节也从侧面佐证了探春未来的王妃身份。

曾经的探春,因为是庶出,是女儿家,而无法施展自己的能为,将来成为王妃,自然有更大的天地,但探春的前途却并非如此光明。

首先,在判词中,早已表明探春结局的不幸,纵是一朝凤凰飞枝头,无奈泪水尽江流。

除了判词之外,探春的红楼曲是《分骨肉》:

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牵连。

在判词和曲子当中,已经明确表示探春的王妃身份定然是远嫁。古代远嫁并非少数,只要过得好就行,更何况探春能力突出,即使与家人分离,也能够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但脂砚斋的的批语,却又明确道出了探春的王妃其实是一个悲剧。

《红楼梦》二十二回中,探春所作的灯谜是风筝:

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

这一灯谜与探春的判词可谓不谋而合。在这之下,还有一句脂批:

此探春远适之谶也。使此人不远去,将来事败,诸子孙不致流散也,悲哉伤哉!

我们从前面已经得知探春的命运是远嫁成为王妃,但在脂砚斋的评语里面,用的却是“远适”二字。

仅有一字之差,其含义却又千差万别。

“适”在古时,其中一个意思是女子出嫁。但唯有嫁给庶人才会被称为“适”,这似乎又与探春的王妃的命运相反。

根据脂砚斋的批语,能够推出两层意思:首先便是探春被订亲的时候,对方确实是亲王,而等到正式出嫁的时候,就已经被贬为庶人,且被发配到了很远的地方。

其次便是,探春的远嫁对象,并非本国人。在古代中国,有“四夷臣服”一词,即中国与其他诸国相比,是比较尊崇的地位,故而称呼其他国家为藩国。这样一来,探春远嫁,用“适”便比较合适。

无论是哪一种猜测,于颇有野心的探春而言,都只能是悲剧收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