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贾元春是可怜,但是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红楼梦》贾元春是可怜,但是德不配位必有灾殃,作为豪门嫡女,她的见识实在是太过浅薄,今天知秀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讲讲她犯过的重大错误,一起看看吧。
一,贾元春目光短浅,放任家里操办省亲。
元春省亲被贾家视为光宗耀祖,实际却是为人臣子需要谨慎之事。
当日皇帝崇孝,提议妃嫔每月逢“二六”日,家眷可以进宫探视,以叙天伦。
结果这件事汇报给太上皇和太后时,太上皇越过皇帝,直接下旨,吩咐妃嫔家里有条件的可以操办省亲,接妃嫔回家。并没有强制要求所有人响应。
这件事其实大不妥,历朝历代都没有妃嫔省亲回家。皇帝妃子代表皇家脸面,回家之后出了任何事都好说不好听。主要是开历史先河对皇帝声誉有损。
太上皇不顾皇帝悍然下旨,分明表现出与皇帝“面和心不和”的事实。
加之历史上的太上皇和皇帝大多不和睦,太上皇下旨妃嫔省亲,皇帝绝不会欢欣鼓舞。
贾家此时却不顾臣子本分,贸然踊跃响应太上皇旨意,修建大观园操办元春省亲,必然令皇帝厌弃。
贾家对太上皇言听计从,表现出对皇帝的不恭敬,贾元春作为皇帝贵妃,本应该立即制止,并给予训斥劝阻。
元春不加劝阻还从善如流,积极参与省亲致使贾家一错再错,彻底被皇帝视为眼中钉。
贾元春身为皇帝“枕边人”,却不懂得揣摩皇帝的心思。甚至本身对皇帝也有微词,她省亲回来竟然当众脱口而出“当日既送我到那不得见人的去处……”把给她如今荣耀的皇宫说成“不得见人的去处”,就带着对皇帝的不满。可谓愚蠢透顶。
贾家的立场错误,只有贾元春能阻止,她视如不见表明目光短浅,格局狭隘,才会任由贾家一错再错。
贾家的问题是贾家的,但贾元春放任家族胡作非为不管则是她的问题。这件事换成贾探春就绝不可能发生。只看探春如何阻止赵姨娘就可见一斑。
贾元春本是贾家与皇帝的桥梁,可保贾家无虞,可惜她却成了贾家败亡的推手。让人颇为无语。
二,贾元春心胸狭窄,耿耿于怀于父母送她进宫。
元春进宫确实为家族做了牺牲,这点不能否认。贾政确实有对女儿不起的地方。
但是那个时代哪个女儿不是为了家族牺牲!贾敏、薛宝钗、史湘云、贾迎春、贾探春……谁容易?就是王夫人、王熙凤就不是牺牲了?
贾母、贾赦、薛姨妈这些人会对儿女表示歉意么?并不会,时代的窠臼就是如此。很多时候他们以家族利益也是不得已。
贾元春进宫虽然不好,但贤德妃毕竟也是女人一生的至高荣耀。她能享受荣华富贵也是皇帝赐予的!不说感恩起码也可以抚慰一些过往的不甘。
皇帝对她仁至义尽,父母也是倾尽所有给她省亲荣耀,又能怎么样呢?
元春却只是沉浸在“儿女情长”之中,在省亲高光时刻抱怨父母将她送入宫里让她受苦,影射皇宫是“不得见人去处”,话里话外表现出对皇帝的不满。如此不能面对现实,不懂事的行为,注定她的幼稚,也必然为她在步步危机的皇宫里招祸。
三,贾元春行事幼稚,不喜欢贾环就耍大小姐脾气。
元春省亲当晚,贾环、赵姨娘没有出场。赵姨娘罢了,谁都不待见她。但贾环是元春弟弟,礼法如此不能抹杀,却也被以生病为借口隔离,置气不见面。就颇为过分了。
贾环真有病也罢了。可元春一走贾环就活蹦乱跳出来,曹雪芹如此刻意的衔接描写,就是讽刺贾元春心胸狭窄、小肚鸡肠。
更过分的还在后面,元宵节灯谜贾环猜错谜语没有礼物,贾环的谜语她却有意不猜,还派太监质问。随后的端午节,更是没有贾环的礼物……这些细节都证明贾元春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四,贾元春鼠目寸光,破坏宝黛姻缘。
贾宝玉的宝黛姻缘和金玉良姻本来没有贾元春的立场。可她却听从母亲王夫人一面之词,反对宝黛姻缘,支持金玉良姻,证明她的短视和一意孤行。
元春省亲当晚修改“蓼汀花溆”为花溆,修改红香绿玉为怡红快绿,喜欢唱《钗钏记》的小戏子龄官,都是作者在暗示贾元春支持薛宝钗的立场。
而后端午节赐节礼,贾元春更是将薛宝钗的礼物和贾宝玉一个样,立场鲜明地站在贾母对立面。
贾母支持宝黛姻缘,可不止因为林黛玉是她外孙女。林家的门风更适合贾家,只看李纨、贾兰的结果就知道。贾宝玉娶了林黛玉,就不可能日后出家。
关键荣国府已经有了王夫人、王熙凤,不可以再有王家血脉的薛宝钗日后当家做主……这些贾元春都视而不见,也就不难理解她为什么不阻止贾家操办省亲,踏上抄家之路了。
元春判词第一句“二十年来辨是非”,是一句反讽句,白话是说她二十多岁,早都明白是非,可是元春为人幼稚、心胸狭窄鼠目寸光,并不能明辨是非,致使德不配位必有灾殃,落得自己悲剧结局和贾家抄家结果。徒呼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