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重文轻武的思想是如何造成的?武将为何不能掌握大权?
宋朝重文轻武的思想是如何造成的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知秀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
因为赵匡胤在建立大宋之后,根据当时的社会情况,为了避免重现乱世,稳固政权给老百姓一个太平的社会,赵匡胤因此采用了许多政策来制衡武将,从而形成了最早的“重文轻武”的思想,后世之君墨守成规丝毫不懂变通,最终导致宋朝武功不竞的局面。
吸收前朝的经验教训
唐朝中期以后,府兵制破坏了,各地节度使统帅的部队,都是招募的职业兵,于是将领们可以长期拥有大量军队,并不断扩大队伍,安禄山、史思明就因如此得以起兵反抗中央,酿成唐代有名的“安史之乱”,安史之乱之后,节度使们竞相扩大自己的军队,唐朝中央政府反而没有强大的军队,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失去了控制节度使的能力,于是形成藩镇割据混战的局面。连绵不断的战争,藩镇拥兵自重的需要,使军队的数量不断扩大,将帅士卒遂日益骄横,终于,拥有强大军队的朱全忠取代了唐朝。
“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
所以,赵匡胤非常重视对军队的控制,加强中央的军队力量。
赵匡胤对五代以来的治兵措施加以改革、完善,确立了新的兵制。“开宝二年,遣使分往京西诸州赐太原所徙民帛,人一匹,又命控鹤都虞候京兆崔翰差择其勇悍习武艺者籍为禁兵。以此来增强禁军力量。建隆二年甲戊,令殿前、侍卫司及诸州长吏阅所部兵,晓勇者升其籍,老弱怯懦者去之。赵匡胤在兵力的配置上,实行了“强干弱枝”、“内外相维”的政策。
赵匡胤时期禁军约二十万,其中十万驻守京城,十万分屯各地。
“太祖盛时,皇城之内,有诸班之兵京城之内,有禁卫之兵京城之外,列营犹数十里”。
正如北宋名臣包拯所说“京师者,天下之本也。强本者,歌兵耳本固且强,睬中制外,则天下何患焉”。
京城兵强马壮,各地方自知兵力不敌,一般不敢萌生异心,这就是“强干弱枝”的军事防卫政策,驻屯各地的禁军,主要是侍卫马军和侍卫步军,两军的精锐虽不及主要屯驻京城的殿前军,但相去不远,加上各地的厢兵、蕃兵、乡兵等部队,其数量则要超过京城兵力至少一倍以上。
如京城有变,各地军马联合起来,以抑制京城之变,这样“内外相维,无轻重之患”。这样既不会发生类似唐朝的安史之乱,也不会发生京城兵变。
从北朝末年到五代的约四百年间,在社会的各个阶层,都盛行结成义兄弟的风气,后周太祖郭威有十兄弟,宋太祖赵匡胤也有义社十兄弟,这种带有集团化的结义兄弟的行为,是对皇权的重大威胁,赵匡胤不想重蹈覆辙,使自己的政权毁于将领的拉帮结社。
“开宝四年十一月,太祖下令,禁止军民男女结义社”。
开始禁绝这延续了四百年的恶习,这种集中军权的思想是赵匡胤从前朝灭亡的经验教训中总结出来的。
赵匡胤个人实践所得
五代时期,这是武人的天下,宋太祖赵匡胤也是武将出身,同其他武将一样,言行举止不时流露出轻文的倾向。
据《湘山野录》一记载,有一次,赵匡胤到朱雀门,赵普陪同前往,赵匡胤指者门上的牌匾问赵普“为什么不直接书`朱雀门',中间加个`之'字有什么用处“赵普回答说“`之'字是语助词。”
赵匡胤听后不以为然,轻蔑一瞥,大笑说“之乎者也,助得甚事”不屑之情,溢于言表。但是,赵匡胤本人对前代骄兵悍将祸国殃民之事也有切身的感受,所以他在统一战争的过程中,再三强调要保护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就这点来说,赵匡胤比五代时期的帝王明显高出一筹,所以他能够以防弊之政作为立国之法,其中之一就是他决定改变前代重武轻文的传统。
唐末五代历经战乱,礼乐仪制遭到践踏,官籍散落,幸存下来的礼书也是疏略不备,互相矛盾之处颇多。赵匡胤要恢复五代战乱时期的疏忽的礼仪,多次下令大臣考循旧制,重新编篡有关礼仪著述,健全礼乐仪制。
用于礼乐的器械在战乱中也渐渐沦废,赵匡胤命令有关部门加以考究,予以修复。如悬挂钟磐的木柱、升堂奏歌的本架、鼓钮萧等乐器、武人所执大旗、用于武舞的兵器等等皆如旧制复现于赵宋朝廷。
在不长时间里,赵匡胤将五代时期被破坏的礼乐制度恢复完善,是与赵匡胤改变五代时期武人专政,实行文治分不开的。赵匡胤在青年时期的经历使他体会到虽然能够“马上得天下”,但是并不能“马上治天下”,文武并用,适当地重用文人,才能够逐渐消除唐末五代以来武人专政所带来的各种弊端。
大臣的建议
《宋史》“自古创业之君,其居潜旧臣,定策佐命,树事建功,一代有一代之才一,未尝乏也。求其始终一心,休戚同体,贵为国卿,亲若家相,若太祖之于赵普,可谓难矣。”
这段文字表明,赵匡胤与赵普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后周时,赵普已经成为赵匡胤的心腹幕僚。
大宋开国之初,赵普首先进入枢密院,然后成为宰相,始终掌握着中枢大权,赵匡胤对赵普极为信任和倚重,待遇殊绝。
《长编》卷九记载,开宝元年十月“雷德骤判大理寺,其官属与堂吏附会宰相,擅增减刑名,德膝愤惋求见,欲面白其事。未及引对,即直诣讲武殿奏之,辞气甚厉,并言赵普市人第宅,聚敛财贿。上怒,叱之日`鼎挡犹有耳,汝不闻赵普吾之社樱臣乎'引柱斧击折其上鳄二齿,命左右曳出,诏宰相处以死刑。既而怒解,止用阑入之罪处焉。”
赵匡胤压下了对赵普的控告,表明了他对赵普的极度信任。
因此,赵匡胤在治理国家定制法律法规时,赵普起的作用也是至关重要的,赵匡胤的集权思想,控制兵权,也采用赵普的建议,赵普多次向赵匡胤建议,要求解除石守信等佐命功臣的兵权,授予其他职务,赵匡胤起初并没有听取。
赵匡胤回复:“彼等必不吾叛,卿何忧”赵普说“臣亦不忧其叛也,然熟观数人者,皆非统御才,恐不能制伏其下。苟不能制伏其下,则军伍间万一有作孽者,彼临时亦不得自由耳”。
“不得自由耳”这句话,十分刺耳,赵匡胤不禁想起陈桥兵变时自己“不自由”的情况,幅然醒悟,接受了赵普的建议。随后通过“杯酒释兵权”解除了统兵大将的兵权。
乾德元年二月,赵匡胤想任用符彦卿典掌禁军,赵普反对,认为符彦卿名位己胜,不能够再委以兵权。赵匡胤说“卿苦疑彦卿何也联待彦卿至厚,彦卿岂能负联也”,赵普说“陛下何以负周世宗”,赵普这句话,使赵匡胤收回了成命。
符彦卿“武勇有谋,善用兵”,又是周世宗柴荣和赵匡胤之弟赵光义的岳父,是一位名望地位都很高的将领,用他典禁军是非常危险的,位高则权重,加之名望高,就有潜伏着策动兵变的可能,所以赵普不能不极力反对。
赵普提出的建议是针对时势的,建议赵匡胤掌握兵权有效地防止了禁军将领发动叛变的可能性,是当时维护赵宋政权稳定所必须的。
赵匡胤的“祖宗家法”的影响
赵匡胤所立下的“祖宗家法”,产生了积极和消极这二个重大影响。
积极的一面:加强中央集权,强化皇权,使得北宋政府能够较快地铲除士族门阀地主与军阀势力的割据,消除了分裂之祸,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封建统治,基本上保持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发展,使得农民人身依附关系相对减轻,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促进了社会经济和文化科技的持续发展。
消极的一面:禁军厢军数量激增,赵匡胤时禁军只有有19万人,太宗时激增为35万人,真宗时又增至43万人,仁宗时猛增至82万人,,厢军数量也相应地由赵匡胤时期的18万人增至仁宗时的43万人,合计125万,给人民带来沉重的负担。在军队中,将帅只有统兵权,而没有发兵权,兵权的控制权掌握在皇帝手中,虽然这有效地防止了将领发动兵变,而且将领的循环调动,使他们很难有自己的腹心部队,但是造成了军队中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局面,使得将兵疏远,军队的战斗力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