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俘虏了汉军将领后,为何还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们?
对匈奴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知秀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匈奴这个词想来大家都不陌生,在古代盘踞在我国北方辽阔的草原上,对秦汉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之后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也有不少与匈奴有关,因此可以说匈奴的存在对我国古代历史发展有着十分深远的作用。
匈奴是在公元前3世纪,与我国北方的草原地区兴起的游牧民族,历史可以追溯至夏商时期。司马迁对于匈奴来历的描述:“其先夏后氏之苗裔也……居于北边,随草畜牧而转移”其实是引用了匈奴自己人的说法。
王国维在《鬼方昆夷猃狁考》则认为匈奴并非某一个族群,而是北方少数民族的集合:“以灭夷月氏,尽斩杀降下定之。楼兰、乌孙、呼揭及其旁二十六国皆已为匈奴。诸引弓之民并为一家,北州以定。”也就是说当初灭亡西周的犬戎,其实也是匈奴的一支。
先秦时期匈奴就已经在漠北草原形成了极大的威胁,春秋战国时期位居北方的诸侯国都修筑了古代军事工程,长城,用以抵御匈奴,所以说长城并非秦所创,当时的赵国、燕国等皆如此。
赵国的“战神”李牧之所以在赵国拥有那么高的威望,甚至让赵王忌惮,就是因其一直驻守边疆保卫国土,秦灭赵时首先也是利用计谋离间了赵王跟李牧的关系,李牧一死,秦军立刻挥兵而至。
匈奴真正的崛起其实是在我国秦汉交接之时,当时国内忙着起义,匈奴中却出了个了不起的领导者,冒顿单于,直接一统匈奴各部落,建立匈奴王庭,并且驱逐月氏,使西域诸国纷纷称臣。
匈奴势大自然对我国边境多有叨扰,因此汉高祖刘邦建国之初就发动攻势,想要驱逐匈奴。但刘邦错估了当时形势,神州大陆因为秦朝暴政以及秦末起义,在建国时已经再也无法经受大规模战争,因此这次与匈奴的战役以“白登之围”的失败告终。
之后吕后在位时以及文景之治时期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修生养息,最终才有汉武帝令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封狼居胥”,将匈奴赶回漠北草原之举,同时张骞还因为前去西域游说月氏,无意间打通了丝绸之路。
再之后匈奴与汉朝之间互有往来,汉元帝时期还发生了著名的历史故事“昭君出塞”,王昭君远嫁给了南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
不知道大家发现一件事没有,虽说汉朝时期匈奴军队与汉军发生过极为激烈的军事冲突,但哪怕匈奴强势的时候,也从来没有屠戮过投降了的汉军将领,比如说连司马迁都为其鸣冤的李陵,再比如“牧羊”的苏武,包括上面写的张骞出使西域时被匈奴抓住,匈奴也将部落内的女子嫁给了他。
匈奴们不仅好吃好喝地对待汉军将领,反而还把女儿嫁给这些被俘虏的汉将,这是为何?背后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首先,匈奴人对于汉族文化极为崇尚。匈奴人由于长期生长在较为恶劣的自然环境中,连生活都成问题,更别说产生像中原地区那样高度发达的、涵盖方方面面的文明,这也让他们在内心中对汉族很是羡慕,他们觉得如果学习到了汉族先进的文明,能够大大改善部落生活,不用再这般辛苦。
并且上文其实也有提到,匈奴的部分先祖是原本的夏朝遗民,他们对于中原文化有着天然向往。
可是为何他们在如此崇尚汉族的情况下还一直骚扰汉边境呢?因为匈奴人太贫穷了,游牧民族的特性使得他们无法长期居住在一个地方耕田种地,这让他们的粮食储备十分不足,所以他们只能骚扰汉边境进行劫掠。
其次,匈奴的战略目的是通过接受汉军的投降,来壮大自身军事实力。不得不说匈奴人虽然勇猛,但论起兵法还是得看华夏文明,匈奴人很渴望这些汉将加入自己,替自己训练士兵,并且传授兵法,等汉族将领源源不断来到匈奴,此消彼长之下,匈奴还会惧怕中原政权吗?
历史证明了匈奴的这一计谋很是高明,因为北方的这些少数民族学习到了足够多的文化,才能够趁着东汉末年中原地区战乱的时机崛起,先后建立五胡十六国以及北朝政权,加速了民族融合发展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