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云十六州朱元璋为何只用了一年,宋朝三百多年也没有收复
宋朝三百多年不能收回燕云十六州,为什么朱元璋用一年就收复了?下面知秀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说起"燕云十六州",稍微了解历史的人肯定会想到石敬瑭这位有名的“儿皇帝”,就是这位后唐的大将为了得到契丹人的支持让自己建国,割让了燕云十六州给当时正在努力扩张的契丹人,从而建立起了定都汴梁的后晋。
如果当时不割让,建立辽国的契丹人是很难翻过燕云十六州这座大山的,这个天然屏障失去从而让辽国一举成为强国,燕云十六州的“失守”是一件相当大的事情,从此以后中原腹地失去了北方的屏障,这也是后晋灭亡的导火索(很多人不齿石敬塘),更为后来的宋朝埋下了很大的祸患。
从公元936年到公元959年的这段时间,中原人一直想收回这片土地,后周柴世宗更是打到了当时的幽州,但无奈的是因重病班师回朝了随后就驾崩了,从幼主手中接过皇权建立宋朝的赵匡胤,为了稳固后方以及增加夺回燕云地区的成功率,在建立宋朝后,采用了才用了“先易后难”的策略。
宋太祖赵匡胤在位期间,先后平定了南方各个割据政权,当时国力渐渐增强,北方也就还一个北汉小割据政权了,就突然“暴毙”驾崩了,紧接就是宋太宗赵光义上位,因为“烛影斧声”,所以有些“得位不正”的赵光义为了转移视线,仓促之间发动了二次北伐。
宋太宗赵光义的二次北伐,虽然收拾了北汉这个小政权,但是这二次北伐成功将老底花光了,甚至宋辽第一次正面作战还惨败,这也导致宋太宗赵光义彻底失去了雄心壮志,甚至还害怕有人抢走自己的皇位,从而发明了“阵图”这种遥控指挥作战的东西。
很多人说宋朝重文轻武是从宋太祖赵匡胤开始,其实不然,赵匡胤虽然采用“杯酒释兵权”的手段收回了一些大将的权利,但这些大将都是已经功成名就了,为了皇权稳固着想,赵匡胤没有卸磨杀驴就已经很好了,收回了功臣名就的大将权力,但赵匡胤又提拔了一批新的将领,曹彬就是“杯酒释兵权”后提拔上来的代表人物。
赵匡胤是重文不假,但也不轻武,宋朝真正重文轻武是在赵光义北伐大败发明“阵图”之后。
赵光义匆忙北伐的大败,不仅消耗了积攒的那一点家底,更是让宋朝失去了信心,从此以后燕云十六州就成为了北方少数游牧民族的土地。
公元1125年,"靖康之变"是两宋交替的转折点,虽然宋朝通过除了武力的其余手段,终于把昔日强盛一时的辽国熬的日暮西山了,眼看就有机会收回燕云十六州了,但自己也一样是日暮西山,而且还出了昏招,引来了一个更加野蛮的国家。
这一次宋朝连山东、山西、河南、河北、山西等中原以及华北大部分地区也丢失了,南宋从此以后偏安于南方一隅,更是无力收回。两宋总计319年的国祚,这片土地从未被收回。
其实不难看出,辽国建立要比宋朝早,等到宋朝建立之后,辽国已经处于最为鼎盛时期,而且通过多年对燕云十六州的经营以及学习汉人的先进技术,宋朝想轻而易举的夺回燕云十六州是十分困难的。
而且,我们都知道,历来所有的王朝都是前几个皇帝是最有开拓机会的,宋太祖赵匡胤莫名的“暴毙”,宋太宗赵光义匆忙北伐吃败战,宋真宗其实不算特失败,但是也是没有办法收回了,后面的皇帝就更难收回了。
其实,仔细看一下北宋所有的君臣,不管是英明神武的也好,昏聩无能的也罢,整个北宋朝不管出于什么目的,但都一直在想法设法的想要夺回燕云十六州。
但是到了公元1367年,元朝却被朱元璋消灭了,而朱元璋的部队收复燕云十六州以及华北中原的土地,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
为什么宋朝300多年都干不成的事情,朱元璋一年不到就能完成呢?
因为,朱元璋所面临的局势和两宋时期的局势是完全不同的,朱元璋所面临的情况要比宋朝人简单。
要知道,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宋朝的时候,辽国已经安稳发展了几十年,这几十年间,中原各地都在混战,丝毫没有时间去顾及塞外的辽国,也正是这个时间让辽国趁机做大了,其实就好比清末民国时期一样,我们国内还在为了解放统一混战zhe,没有办法阻拦俄罗斯侵占我们的领土,现在我们新中国在日益强大,但我们现在依然没有办法收回被侵占的土地一样。
而朱元璋北伐收复失地的时候,元朝已经风雨飘摇,稍微有些能力就能收回了,当然了,我这里不是说朱元璋建国就很容易,明太祖朱元璋建国路上最大的对手不是那个曾经元朝,而是作为同样起义军的陈友谅和张士诚。
如果是陈友谅或者是张士诚最终胜出,他们二个北伐也一样能够收回北方失地,但是很可惜的是,他们遇到了比他们更为出色的朱元璋,所以这个天大的功劳必须由当时最强大的汉人来完成。
因为时局不一样,对手的强弱也就不一样,所以,宋朝虽然对燕云十六州念念不忘了300余年依然不能收复,而建立明朝的朱元璋却轻而易举的收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