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清朝坚持不退位 历史又会是什么样的

对清朝退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知秀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很多明粉总是说明朝是最有骨气的朝代,什么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从始至终的200多年,都坚持不和亲、不赔款,更不割地。而清朝的退位让他们很鄙视,似乎非要战至最后一兵一卒不可。

那如果当年溥仪没有宣诏退位,清朝又能坚持多久?全国又会呈现一种什么样的局面?这倒是值得探讨一下。

首先要说明一下,鉴于溥仪当年只有6岁,虽然诏书是以他的名义发的,但退位这事和他委实没什么关系,而是清朝统治阶级整体做出的决策。

说起来,清王朝对退位一事倒也不是那么意见一致。

摄政王载沣当时已经被袁世凯撸了权力,想干涉清廷走向,可也是有心无力。隆裕太后则巴望着南方革命党给出的清室优待条例,半推半就地同意了退位。

而恭亲王溥伟、肃亲王善耆等亲贵强硬派就主张退回东北,与革命军血战到底。如果真的这样,那清朝皇室成员,将死无葬身子地,而对于整个国家而言,必将陷入长期的内乱。

这些宗室成员组成了一个“宗社党”,打算以武力做垂死挣扎,只不过当核心骨干的皇族成员良弼被革命党炸死后,剩下的人立马怂了。宗社党的退步,客观上避免了战火的重燃。从这点来说,清廷退位,实在是一件利国利民又利己的好事。

很多人可能不理解为什么说清廷不退位就会造成长期内乱,不是被革命军灭掉就完事了吗?还真不是,因为有北洋军的存在!

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清王朝经历了无数次对外战争的惨败,又有太平天国、捻军等内乱,再加上义和团一闹,这一切积攒的民怨在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后达到了顶峰。

民主思潮在各地广泛传播,各地起义不断,清王朝已经无法继续封建统治。面对这一切,资产阶级改良派为了抵制革命,搞出了一个立宪运动,清王朝派五大臣出国考察,但回国后却弄出了一个皇族内阁,几乎所有重要职位都被清朝宗室成员霸占。

这无疑进一步激发了民众的怒火。终于,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瞬间席卷南方。面对起义,清王朝的第一反应,当然要将叛乱镇压下去。

可是,武昌起义的主力却是新军陆军第八镇,这是配备先进武器,并以先进西方军事思维训练的新军,远胜腐败堕落的八旗兵。彼时,唯一可以胜过湖北新军的,就是清朝最后的王牌部队——北洋新军。可是,清廷却调不动!

北洋新军,是1895年甲午战败后,清王朝在天津小站组建的第一支真正的近代化陆军。袁世凯自1901年接手新军,仿照德、日陆军建制和操典条令,将新军培养成清末的王牌部队。

而袁世凯的嫡系段祺瑞、冯国璋等人,也都逐渐成为了北洋新军中的实权人物,这些人只认袁世凯而不认朝廷。所以,当摄政王载沣罢免袁世凯后,清王朝再也难以调动这支部队。

无奈,清王朝只好请袁再度出山。就这样,袁世凯被任命为内阁总理大臣,开始指挥北洋军与南方革命军作战。

南方革命军面对更强的北洋军果然不敌,几场胜仗下来袁世凯声威无可匹敌,南方革命党人转而寄希望争取袁世凯,也加入到革命的阵营中来。

在这种情况下,袁世凯开始与南方议和。谈成的协议,是孙中山同意让位于袁世凯,袁世凯则向清廷提出《清室优待条件》,又让段祺瑞等陈兵紫禁城外逼宫。

最终,在优待条件的诱惑与北洋新军兵威的压力下,大多数清室成员同意退位。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下诏袁世凯组建民国政府,清廷正式退位。

所以,如果这时候清廷不愿意退位,他们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就是北洋军的倒戈。1月26日,段祺瑞联名握有重兵的46名将领,通电要求清廷退位,否则“江海尽失,势成坐亡“,这是赤裸裸的威胁。

也就是说,清廷一旦拒绝退位,紫禁城肯定待不下去了,只能退守东北。而当时的东北,早已不是满清的老家和大本营,不要说盘踞在黑土地上的沙俄和日本,就是近几十年闯关东充实到东北的汉人,人数也足以碾压当地的满人。

那如果拒绝退位,袁世凯可以一举消灭清朝吗?怕是也不行。因为清朝虽然没有强大的战斗力了,但至少还有辽阔的大后方,除了东北三省外,整个蒙古地区也是效忠清廷的。

那时,北洋军虽有领先的军事力量,但是如果造成乱局,恐怕也没有把握一时半刻完全打垮清廷,那样局面可就有些尴尬了。

要知道,孙中山让出临时大总统的位子,前提条件就是袁世凯可以保证清廷退位。现在清廷不退位,负隅顽抗,那和谈的前提条件也就不成立。革命党人不可能永远听从袁世凯的,那南北二次交战,也就只是时间问题。

这下,中国可能会形成最北边清军,中间袁世凯的北洋军,南方革命军的分裂状态。三方之中,清军最弱,被灭是早晚的。但一旦北洋军与革命军二次交战,就很难再坐到谈判桌上了。到时候,那真是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