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和诸葛亮不知道北伐胜算小吗 两人为什么还要选择北伐

还不了解:诸葛亮和姜维的读者,下面知秀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北伐明明胜算很小,为何诸葛亮和姜维非要如此?

蜀汉北伐自筹备到结束用时37年,明明胜算很小,为何诸葛亮和姜维非要如此?这是最近一位粉丝提出的问题,我在这里解答下。

孙权称帝后三国鼎立之势形成,曹魏雄踞北方,天下十三州占其九,土地肥沃,经济发达。

再看蜀汉这边,关羽“大意失荆州”后,仅剩益州和汉中两地,无论人口还是疆域,曹魏对蜀汉有着碾压般的优势。

外部压力驱动,内部矛盾重重,唯有北伐才能扩大生存空间,这就是为什么他们选择北伐。

至于说北伐胜算很小,这点我是不赞同的,曹魏虽然占据天下十分之七,但本身还是很难的,东边有陆逊,西边有诸葛亮,北方还有鲜卑族。

曹魏为了防守,在幽、并、青三州投入十万兵力,纵使国力强盛,三条战线的日常消耗也吃不消。

诸葛亮为了筹备北伐,在汉中大力发展农业,蜀汉经济稳步提升,兵力达十数万,这是北伐的底气。

孙十万屡次攻打合肥,虽然都没有成功,但消耗了曹魏综合国力,战线防守重心也转移到东线,这是北伐的时机。

综上所述,蜀汉北伐的成功率还是很高的。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东吴派陆逊进攻江夏,如果马谡能在街亭挡住张郃,诸葛亮趁势攻占陇西,随后联合羌人,便可以掌握战争的主动权。

惋惜的是马谡兵败,陆逊石亭大败曹休后,放弃最佳进攻时机,只是逆转了攻防形势,对曹魏东线的损伤并不大,第一次北伐以失败告终。

第二次北伐诸葛亮强夺陈仓,因为曹魏早做准备,自身又粮草不足,只能退回汉中。第三次北伐攻占武都、阴平,迫使郭淮不战而退,小胜一局。

第四次北伐大破魏军,斩首三千,无可奈何天不逢时,连续的阴雨天气阻断粮草后勤线,诸葛亮只能撤军。

最后一次北伐,诸葛亮屯兵五丈原,打算和曹魏打持久战,待局势明朗后直取长安。仅百余天后,诸葛亮病逝,北伐再次不了了之。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诸葛亮五次北伐最初都具有一定优势,只是时运不太好,并不是成功率低。

到了姜维时代,原先随先帝征战四方的精锐日渐凋零,屯田也比不过曹魏,闭门发展基本只有死路一条,因此不是姜维穷兵黩武,而是被逼无可奈何。

姜维在洮西大破王经,取得的战果诸葛亮都未曾做到,因此即便到蜀汉后期,北伐也具备很高的成功率。

关于蜀汉是否应该北伐一直存在争议,我个人是支持的。

因为防守的结局已定,只有战斗才能拥有翻身的可能性,不博一博,怎能小车变摩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