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秀网 > 风云人物 > 正文

同样都是被大臣拥立为皇帝 汉文帝和汉献帝差距为何那么大

还不了解:汉献帝成就的读者,下面知秀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汉献帝为什么没有成为下一个汉文帝?

同样藩王出身被大臣拥立为帝,汉文帝是坐稳皇位,并且有着一番作为,成为西汉太宗。而汉献帝则是成为傀儡皇帝,空有一番雄心壮志却是无处可施,没有成为下一个汉文帝,扭转乱世,创下一个治世,可谓是天壤之别。

这是为什么呢?

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也很复杂。简单来说,这是所处时代大势不同的问题。复杂来说,这是个人能力和际遇的问题,今天小编就来具体说说。

一、汉文帝处于人心尚在的王朝初期,汉献帝处于人心涣散的王朝末期,这是关键所在。

汉文帝刘恒为汉高祖刘邦第四子,初为代王,本来他是没有机会成为成为皇帝的,但是他在代地的15年间,朝堂之上发生了一系列大事情。

先是汉高祖刘邦驾崩传位于汉惠帝刘盈,再是汉惠帝这个人太仁厚,乃至是有些软弱,所以朝政实际落于母亲吕后之手。几年以后汉惠帝郁郁而终。吕后正式独揽大权临朝称制,并且是先后立了两位少帝,史称前少帝和后少帝,还大封吕氏诸王。

吕后病死以后,刘氏诸王以齐王刘襄和弟弟刘章为代表,及其支持刘氏的大臣,以陈平和周勃为代表,开始对于吕氏一族进行清算,平定了诸吕之乱,获得胜利。

当时的皇帝后少帝是由吕后扶立,这点是诸王和大臣们所不能接受的,于是借口他并非汉惠帝亲生儿子,要废了重新立一位新皇帝。

齐王刘襄身为平定诸吕之乱的功臣,又是汉高祖刘邦的长孙,很多大臣认为他是最佳人选。但是有大臣反对,认为刘襄的舅舅是恶人也,以后很可能刘襄的外戚会成为吕氏一族那般,于是刘襄就这么与皇位失之交臂。

其实说白了刘襄有能力有地盘有兵权,还有功劳,不容易控制,所以陈平和周勃等人自然不愿意立他为帝。

最后选来选去,在朝中没有根基的代王刘恒,被大臣们认为容易控制,被选为新皇帝,成为最大赢家。

从汉文帝刘恒的成长历程来看,其实他的皇位,就是各方博弈之下的结果。

这说明当时天下的人心还是在刘姓宗室,所以吕后死去,吕氏一族被刘氏诸王和大臣给剿灭,而吕氏一族倒下,大臣们不管有没有私心,也是无法掌控局势,取刘氏而代之,反而是互相牵制,大臣与刘氏诸王互相防范,大臣中忠于刘氏的更是不在少数。

在这种人心还在刘氏,并且没有出现权臣一家独大,王朝还是处于向上时期的局势下,汉文帝登基,自然不会成为傀儡。即使受制于军功集团,但也只是受制罢了。

而且汉文帝还是一个厚黑又颇有政治手腕之人,他登基以后,是恩威并施。一方面打压外戚,一方面打压军功集团,采取杀一儆百的方式,主要的打压对象是骄横的周勃,敲打了不听话的大臣。同时还提拔儒生,来贬低和打压军功集团,以此集中皇权。

再反观汉献帝刘协所处的时期,是汉末的皇权式微之际,当时的局势已经是积重难返,人心涣散,统治体系崩溃。

即使忠于汉室的大臣不少,但是忠于汉室的大军可没有多少。今天董卓带兵杀入京城,杀了汉少帝刘辩,立陈留王刘协为帝。明天董卓被杀,汉献帝被将领挟持来挟持去,东躲西藏的,根本没有人听他的。

好不容易来了一个曹操,还是打着“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算盘,可见汉家天下的人心早已丢失殆尽。

总结来说,汉文帝处于王朝向上期,人心尚在,只要不是傻子,基本上都不会成为傀儡皇帝。汉献帝就不一样了,处于王朝末期,人心涣散,统治都崩溃了,又遇到一个死死压制他的曹操,他就是再有能力也掀不起什么浪花,就是汉武帝再生怕是也无能为力。

二、个人际遇和能力不同。

汉文帝刘恒虽然一开始在京城毫无势力,甚至在得知自己被立为皇帝以后,王府内部还召开激烈讨论,生怕这是一个陷阱,会有去无回,甚至刘恒都通过占卜来决定吉凶。

但要了解当时刘恒在代地为王已经15年,有着丰富的施政经验。而且面对中央朝廷有着一定反抗能力,所以面对朝廷使者,刘恒一开始是犹豫去不去,而不是只能听从,不能反对。

刘恒的王府班底中能人也不少,诸如中尉宋昌,就出了大力,一开始力劝有疑心的刘恒入京继位。

等到刘恒到达渭桥之时,前来迎接的周勃说道:“愿请间言”。意思是想私下聊聊,这种时候,周勃这个大功臣跟刘恒这个未来皇帝私聊,无非就是说道你成为皇帝,是我拍板决定的,我支持你就是大军支持你,放心干吧,既想提前跟刘恒搞好关系,又想敲打一下刘恒。

这时候难题就出现了,刘恒此时还是藩王,私下见周勃这个大军掌控者,很容易引起其他人反感。而且周勃私聊他,说明并末承认他是皇帝,因此说交流就要交流,肯定要说出什么不知天高地厚的话。

刘恒顺着他,显得软弱,刘恒反对他或者一开始拒绝私聊吧,等于还没进长安就惹恼了周勃这个实力派,怎么都不合适。

这时候宋昌就出面了,说道:“所言公,公言之。所言私,王者不受私”。意思很简单,借用《雍正王朝》中的一句话来说就是“天子无私事”,刘恒是君,你是臣,想奏公事就奏,至于私事吗,君王与臣下之间无私事。

宋昌这么一说,给了周勃一个下马威,周勃一看这位新皇帝也不是善茬,身边人都是人精,不是那么好控制,只能妥协,是“乃跪上天子玺符”,等于承认刘恒是君,自己是臣。

刘恒入京以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兵权握在手中,连夜任命宋昌为卫将军,统领两宫卫队南北军。任命张武为郎中令,负责巡视殿中。

通过以上可以看出,刘恒有15年施政经验,而且王府班底不弱,人才济济,是在他登基以后,在毫无根基的京城中一步步掌握大权的重要力量。

而且他的能力也是毋庸置疑的强,通过前文叙述,也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看似仁厚,实则厚黑,并且极有政治手腕的狠人。

汉献帝刘协的能力其实也不差,他的皇帝生涯之中,唯一一件展现才能的事情,就是兴平元年(公元194年)三辅大旱,长安谷价腾贵,侍御史侯汶赈济灾民时从中作梗,刘协略施小计就揭露了侯汶的小伎俩,使得灾民得到真正的救济。

在被迫禅位成为山阳公以后,汉献帝在封地内也是乐善好施,得到了百姓的拥戴,也证明这是一位仁厚的皇帝。

但汉献帝的劣势太明显,首先他没有施政经验,被立为皇帝时也不过9岁而已,是年纪轻轻就成为了傀儡皇帝,更是没有忠于自己的班底,也就是有一小批忠于汉室的儒臣同情,还不敢公开支持罢了。

其次他遇到了曹操,这是他的幸运,也是他的不幸。

遇到曹操的幸运在于,在那种乱世之中,有曹操庇护,汉献帝不至于被乱兵杀死乃至饿死。而且落入其他人手中,不一定会比曹操对他好,甚至很有可能他都会不得善终。

不幸在于,曹操乃是一代枭雄,将汉献帝死死压制住,可以说是无懈可击,使得汉献帝没办法反击。

如果遇到其他志大才疏之人,汉献帝说不定可以离间拉拢一批人,再不济也可以趁对方失败以后逃跑,但遇到曹操,这种方法肯定不行。

而且他也没有汉文帝那样的厚黑手段,不然可以一直隐忍,然后趁其不备,突然暴起将曹操杀之。

不过即使可以这样,也是无济于事,因为曹操之下的大臣,都是忠心于曹操,而非汉室。曹操一死,下面的人肯定是拥立曹操的儿子,而不是汉献帝,甚至还要杀死汉献帝。

所以怎么看,汉献帝面对的都是无解的死局,这种局面,换谁来都一样,能得以善终就是最大的成功。

只能说汉献帝生不逢时,真让他有着汉文帝那样的际遇,其实他也不会差太多。起码若是生在平世,他肯定是一代有为之君,奈何他生于末世,又遇到曹操这个枭雄,只能憋屈一生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