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的掌权是否加速了太平天国的灭亡?慈禧掌权的影响范围有多大?
大家好,说起慈禧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每每提及饱含屈辱的后满清时代,慈禧永远都是一个主角,毕竟,从她首次垂帘听政开始,她就成为大清的真正掌舵人,这一状况一直持续了47年之久,直到她病故。后满清时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国家,慈禧绝对难辞其咎,然而,我们也不能否认,慈禧的存在让早已被腐败侵蚀得千疮百孔的大清朝得以苟延残喘,最直接的证明就是慈禧死后三年大清就灭亡了,因为慈禧代表着一个时代,她的离去也意味着这个时代的终结
众所周知,慈禧是通过“辛酉政变”而登上政治舞台的,“辛酉政变”也被认为是满清历史上的转折点,由慈禧和恭亲王奕主导的这次政变一举扳倒了肃顺领衔的“顾命八大臣”,不但改变了政局的走向,也彻底打乱了大清传承已久的权力结构。这就是人们对“辛酉政变”的定义,然而,“辛酉政变”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影响却被大家忽略,那就是对太平天国运动起到决定性的打压,这种效果在曾国藩身上体现得最为贴切
咸丰是个倒霉皇帝,因为他继位后的第二年,太平天国运动就开始壮大,还没亲眼看到太平军的覆灭,又遇到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要知道,他31岁驾崩,只在位了11年而已,能不闹心吗?也许,唯一的安慰奖就是那个皇位了。
面对势如破竹的太平天国,咸丰回天乏力,满朝文武又没有可用之人,好容易有个能掌控大局的奕,还因为各种私怨被咸丰打压得死死的,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才有了肃顺的崛起。肃顺是个能力出众的人,他虽是皇室身份,却相当排斥堕落的八旗子弟,他掌权后就迅速提拔了一大批汉人官员,与曾国藩、胡林翼等人关系密切,还冒险救过左宗棠。在肃顺的努力下,朝堂风气有了很大改观,可由于他得罪了众多满清贵族和朝中大员,才导致了“辛酉政变”中的失败。倘若咸丰皇帝能长寿一点的话,大清的命运指不定还真能被肃顺改正一下
为了阻止太平军,咸丰皇帝下令各地官员兴办团练,倒不是咸丰帝对团练有多大期望,而是八旗军和绿营军的表现太令人失望。一方面,连年征战让本就不太富裕的国库捉襟见肘,为了筹备军饷,咸丰帝甚至把乾隆帝留下的几口纯金大钟给熔了;另一方面,团练的经费则是由地方负责,不用财政支出。因此,咸丰权当“死马当作活马医”,下令在各地开展团练,这也就有了曾国藩的登场
曾国藩在团练之初是受到诸多排挤的,像湖南巡抚张亮基、湖南提督鲍起豹等人都对曾国藩十分反感,逼的曾国藩不得不移到长沙城外驻扎,后来受命组建水师,这才又转移到了衡州
曾国藩的能够取得对太平军的胜利,完全归功于两人,一个是肃顺,另外一个就是慈禧,他们两人还都让曾国藩的人生出现了转折
曾国藩早期虽然一直抵抗太平军,但是,朝廷却并没有太多嘉奖。1854年曾国藩攻下武昌时,咸丰帝想厚赏曾国藩,却被以为大臣阻止,他提醒咸丰:“曾国藩侍郎在籍,犹匹夫耳;一呼崛起,从之者数万人,恐非国家之福”。也就是这句话,让曾国藩在之后的很长时间里一直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拔。而这期间,曾国藩由于多次顶撞咸丰,被闲置在家,直到1858年浙江、福建局势恶化,他才被授命再度出山
曾国藩人生的第一次转折出现在江南大营被破之后。
由于清廷实在拿不出像样的军队来对抗太平军,于是,就将原本由朝廷和曾国藩分别指挥的两条战线都交给曾国藩统一指挥,不但如此,两江总督何桂清在江南大营破灭之时临阵脱逃,被朝廷革职查办,空缺出来的两江总督一职咸丰本打算让胡林翼出任,但肃顺却竭力保举了曾国藩,这才让曾国藩从一个手无实权的在籍侍郎一跃成为掌握军政大权的封疆大吏,这让曾国藩的调配更加得心应手,但是,咸丰帝对曾国藩的戒备却一直都在
曾国藩的第二个转折点就是慈禧的掌权
天京事变对太平天国的打击很大,使清廷找到了可乘之机、大举反扑,可后来洪秀全又提拔了陈玉成和李秀成等人,他们凭借杰出的军事才能又和朝廷陷入对峙。
1861年,当曾国藩和太平军为了争夺安庆打的不亦乐乎之时,慈禧通过“辛酉政变”顺利掌权。掌权后的慈禧加大了对太平军的打击力度,在满洲官员没有作为的前提下,她在上台当月就任命曾国藩统辖苏、浙、皖、赣四省军务;两个月之后,慈禧又加封曾国藩为太子太保、协办大学士等职,并给了他行政任命权。当时只要是曾国藩举荐的人,慈禧从来都是按照曾国藩的意见委以重任
也许,慈禧提拔曾国藩是为了尽快平息太平天国,但是,慈禧也给了曾国藩从未有过的信任和赏识。攻陷天京之后曾国藩为什么没有起兵?儒家思想的影响有,但何尝没有“士为知己者死”的缘故呢?曾国藩对朝廷的效忠,可能也是为了报答慈禧的提携之恩吧
由此看来,慈禧掌权的影响范围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朝堂那么狭隘,她掌权之后对曾国藩的信任也折射出她对太平天国更加强硬的姿态和决心。也正是由于慈禧的执政,曾国藩才暂时从“被戒备”的尴尬处境中脱离出来,他可以随心所欲对半壁江山的军队、物资进行调度,这也大大加快了剿灭太平军的步伐,为1864年太平天国的灭亡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