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秀网 > 历史纪事 > 正文

袁绍为何不愿意挟天子以令诸侯?背后有什么深层的原因吗?

袁绍,接下来听听知秀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

历史是有胜利者书写的,袁绍作为东汉末年早期最大的割据军阀在官渡一战失去了争霸天下的机会,很大程度上是有由于政治上和战略上的失误造成的。

战略上本不可以用长久拖、耗的战略来消耗掉曹操,却急于与曹操展开决战;在政治上,明明可以早一步“挟天子以令诸侯”,却活生活把机会让给了曹操,曹操的崛起很大一部分是袁绍帮忙的。那么袁绍真的连““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懂吗?

为何袁绍会在迎奉天子这件事情上智商下线?

有人觉得袁绍在迎奉天子这件事上表现得像个政治上的白痴,智商急剧下降。连曹操手下的众多谋士都一致对袁绍的评价都是“多谋寡断、迟重少决”、智力不济、能聚人而不能用”,真实的袁绍真是这样的吗?

我觉得并不是这样,从汉末党人运动中的急先锋,到铲除宦官的主谋和实际领导者,袁绍并没有显得多谋寡断;甚至招四方外军入京,导致西北军阀董卓进京乱政的大娄子,也是袁绍捅的;后来袁绍毅然与想要拉拢自己的董卓决裂,逃出京城,并起兵讨伐董卓,成为关东联军的盟主;再后来联军解体,董卓又在军阀兼并,混战中占得先机,一度高歌猛进,成为当时威望最高,实力最强大的军阀。这些迹象表明,袁绍是一个经历过大风大浪并处事果断的人物,即使和曹操相比,袁绍或许是有点“迟重少决”的成分,但会就此变成弱智低能了吗?

最早提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不是曹操帐下的毛玠,也不是是袁绍手下的沮授,而是提议李榷郭汜反攻长安的“毒士”贾诩

其实三国正史中最早出现的说法是"毒士"贾诩向凉州军后期首领李傕提出的"奉国家以征天下"。公元192年,董卓被杀,其部将李傕等人便遣使诣长安求赦。当时掌权的司徒王允为人刚直,没有同意,李傕等人更加恐惧,不知所为,准备各自解散,逃回归乡里。贾诩当时因为是董卓所部的官吏,在李傕军中任职,为求自保,便出面阻止了他们,对李傕等人说:"闻长安中议欲尽诛凉州人,而诸君弃众单行,即一亭长能束君矣。不如率众而西,所在收兵,以攻长安,为董公报仇,幸而事济,奉国家以征天下,若不济,走未后也。

李榷郭汜乃是董卓的旧部,西凉军名声本就差,汉献帝在李榷郭汜手中不仅没能成为日后称雄的资源,反而引得天下诸侯的讨伐,最终两人兵败身亡。

后来,袁绍的谋士沮授向袁绍献计,让其"挟天子而令诸侯,畜士马以讨不庭",可是袁绍手下其他的谋士不赞成,《后汉书·袁绍传》:沮授说绍曰:"将军累叶台辅,世济忠义。今朝廷播越,宗庙残毁,观诸州郡,虽外托义兵,内实相图,未有忧存社稷恤人之意。且今州城粗定,兵强士附,西迎大驾,即宫邺都,挟天子而令诸侯,稸士马以讨不庭,谁能御之?"

再到后来当时公元195年左右,曹操担任兖州牧征召毛玠时,毛玠向曹操提了这样一个建议:“如今天下分裂,天子迁移他方,人民放弃本业,因灾荒而逃亡他乡,国家没有一年的粮食储备,百姓没有安居本业的念头,这样的局面实在难以持久。现在袁绍和刘表,虽然百姓众多,军队强大,但他们都没有谋划远大事业的考虑,也没有树立根基、确立基础的打算。打仗作战,正义的军队一定能够取胜,保持地位凭借的是财力。您应当遵奉天子,并以他的名义号令不履行臣子义务的地方诸侯;发展农业生产,积储军用物资,这样霸业与王道才可以成功。

袁绍为何不愿选择挟天子以令诸侯?

袁绍应该是懂得天子在手中的含义,天子在上不仅可以增加自己的政治影响力,还可以名正业顺的四处讨伐,但袁绍最终却不同意迎奉天子,把这个宝贵的资源让给了小弟曹操。那么袁绍不肯迎奉天子背后有什么深层的原因呢?

1.汉献帝这块天子王牌对袁绍而言重要性远没有对曹操重要。

这么说吧,袁绍没有汉献帝,照样用冀州一州之地打下河北四州之地,计夺冀州,击败了公孙瓒,成为汉末第一的军阀势力。曹操就算得到汉献帝,势力也是远远不及袁绍的,曹操需要汉献帝来增加自身的额政治资源和影响力,曹操缺的袁绍都不缺,也就说袁绍并不重视汉献帝,为此袁绍还曾想到另立刘虞为帝,后来遭到曹操、袁术等天下人的反对而作罢。

2.袁绍帐下谋士的激烈争辩,让袁绍拿不定主意。

针对是否迎奉天子,袁绍手下的谋士分为两派,支持的以沮授为主。早在袁绍刚占领冀州时,沮授就为袁绍勾画了一幅未来的发展蓝图,其中包括“迎大驾于西京,复宗庙于洛邑”袁绍当时非常高兴;后来献帝东归走到河东郡时,沮授再次谏言到:“宜迎大驾,安宫邺都,挟天子以而令诸侯,蓄士马以讨不庭,谁能御之?”并和反对迎献帝的一方展开了辩论:“``````今迎朝廷,至义也,若不早图,必有先人者也``````”。反对的以郭图与淳于琼等人为主,《后汉书》记载:“汉室凌迟,为日久矣,今欲兴之,不亦难乎?且今英雄据有州郡,众动万计,所谓秦失其鹿,先得者王。若迎天子自近,动辄表闻,从之则权轻,违之则拒命,非计之善者也”。

也就在两方激烈争辩的没有结果的同时,袁绍并没有表决态度,最终错过机会让曹操捡了便宜,曹操一方也就此争论过,在荀彧和程昱坚持下,曹操高明地采取行动,到了建安元年也就是公元196年,曹操抓住机会正式迎奉天子

太祖将迎天子,诸将或疑,荀彧、程昱劝之。

3.袁绍低估了曹操,妄想用速胜来击败曹操。

沮授曾说,“若不早图,必有先人者也”,难道袁绍不怕曹操得手吗?这里就有一个袁绍可能小看了曹操的问题。在当时袁绍的眼里,能够“算根葱”的,大约只有北方的公孙瓒,南面的袁术了。汉献帝东归时,已有杨奉 韩暹 董承等人的武装护送,其中杨奉的军事实力较强,或许在袁绍眼里,曹操大约和杨奉的档次差不多,既使曹操胜过杨奉等人,想必也不会轻易得手,若有一番厮杀,则更是袁绍所愿意看到的。曹操得到献帝后,袁绍虽然有点儿后悔,但似乎并没有觉得是多大的事,随后袁绍以必得之势一举消灭了北方的强敌公孙赞,却“默许”曹操在自己不远处逐渐壮大。由此也可以说明,袁绍确实小看了曹操。

另外一点从袁绍急于在官渡与曹操展开决战,可知袁绍想用强大的军事实力即速胜的方式来打败曹操。如果迎奉献帝,既使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利”,毕竟是在别人的屋檐下,比如后来的曹操,把汉皇权的声势拉上去了,还要应付一些“死脑筋的”朝中大臣,最后想要篡位也不容易开口,曹操不是一生也没当成皇帝吗?所以,作为当时威望最高,实力最强的军阀,袁绍在激进与保守之间左右为难,最后任选其一,都是符合逻辑的--至少说选择激进路线是基本正常的,可以理解的。这里还要特别说明的是,袁绍不迎献帝,只是“首选”,并不完全排除“备选”,并不是要彻底与献帝撕破脸皮,迹象表明,此时袁绍对献帝的价值已经有所认识,只是有“大干快上”的冲动在,想尽量不干那拖泥带水的事,可以再看看形势,如果求速胜不成,退而求其次也是可以考虑的。

总结:不是袁绍不懂“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道理,而是袁绍在权衡利弊后作出了另一番举动,袁绍想要靠着强大的军事实力来求速胜,想要击败公孙瓒一样来击败还比较弱小的曹操。这算是一次任性的赌博,袁绍赌输了,袁绍想走速胜路线,想尽可能“来个痛快的”,结果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后果,这似乎是袁绍所始料未及的,失败不可预见,不知袁绍是官渡失利后有没有后悔自己当年没有迎奉天子的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