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宝玉与元春之间的关系怎么样?

宝玉和长姐元春是亲姐弟,都是王夫人所出,贾珠过世后,他们是唯一一母所出的姐弟。下面知秀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红楼梦》这部文学作品最大的现实魅力在于,曹雪芹一开始就告诉我们:我要写的是一个悲剧。并且他通过金陵判词告诉了我们书中大部分女子的最终结局,然后用笔描绘贾府的繁荣昌盛,一直到被抄家湮灭,读者似乎站在一个世外高人的角度冷眼看着园中女子一个一个走向最终的毁灭,这种文学艺术的张力估计也只有曹雪芹能做到了吧!

而曹雪芹在书中各处更是竭尽全力把细节方面做到极致,让每个人物的每句话都符合这个人物的设定,这也是《红楼梦》这么多年一直被后世研究,长盛不衰的原因所在,而我们今天就来分析这本名著中的几处细节,来看看曹公的文笔究竟细致入微到什么程度。

张太医的诊断

书中第九回“金寡妇贪利权受辱,张太医论兵细穷源”中因为秦可卿病重,于是请来有名的张太医前来给其进行诊断,张太医诊完脉后的说法却着实让人回味:

“据我看这脉息:大奶奶是个心性高强聪明不过的人;但聪明太过,则不如意事常有;不如意事常有,则思虑太过。”

其实张太医的话用四个字就可以总结——过慧易夭!

我们以为此处只是在给秦可卿看病,实则将秦可卿、王熙凤、林黛玉这一类聪敏人的病症全都诊出来了。

王熙凤身为荣府的管家,身上担着重任,看似轻松应对,实则早已心神俱疲,书中记载家中忙完元妃省亲之事情后,明明累的精神倦怠,却还装成轻松的样子。

“凤姐儿事多任重,别人或可偷安躲静,独她是脱不得的;二则本性要强,不肯落人褒贬,只挣扎着与无事的人一样。”

王熙凤之死

再看“王凤姐弄权铁槛寺”一回中,晚上安歇时刻,王熙凤怕宝玉的通灵宝玉遗失,就命人将玉塞在自己的枕头下面才放心,可见她事如巨细,全都细心谨慎。可是殊不知呕心沥血必将寿命早尽,最初看《红楼梦》看凤姐儿就觉得跟当年五丈原前的诸葛丞相一般。

黛玉就更不用说了,她堪称是园中最具慧根的女子了,贾府的衰落,众人的分散,甚至包括她和宝玉的将来,她潜意识中也有所预料,所以才有止不住的泪要流。而这些聪明太过的女子,必然思虑过多,寿命自然也将不久。

贾宝玉潜意识里不认元春

在《红楼梦》第二十八回“蒋玉菡情赠茜香罗,薛宝钗羞笼红麝串”中,贾宝玉为了和林黛玉倾诉衷肠,对其说出这样一段话:

“我又没个亲兄弟亲姊妹。——虽然有两个(指贾探春和贾环),你难道不知道是和我隔母的,我也和你是独出,只怕我和你的心一样,谁知我是白操了这番心,有冤无处诉。”说着不觉哭起来。

而但凡对贾府中人物关系有所了解的人就会知道,贾珠、贾元春以及贾宝玉都是贾政与王夫人所生,贾珠在儿子贾兰生下不久后便不幸去世了,元春后又嫁入宫中,但至少还在人世,曹雪芹站在现实角度,因为元春进宫后与宝玉很少再见面,时间和空间一远,感情自然就淡了,贾宝玉潜意识里甚至想不起元春是自己的亲姐姐,并且全书宝玉几乎从未提起过姐姐元春,曹公用这一处细节说明了很多问题

而反观元春省亲,在听到宝玉才学有所进步后的高兴之状,对弟弟的关心溢于言表,一正一反,一冷一热,实在是天差地别!

贾代善借人参

书中贾代善是和贾母同一辈的人物,按理说是长辈,加上学识过人,熟读群书,一直负责在私塾中教授课程,可是当他的孙子贾瑞身患重病需要人参下药的时候,贾代善腆着老脸前去向荣府借,王夫人答应后把事情交给了王熙凤,让她找二两人参给贾代善。

而王熙凤正是贾瑞病症的罪魁祸首,自然不肯帮助贾代善,所以处处推诿。

凤姐儿听了,也不遣人去寻,只得将些渣末泡须凑了几钱,命人送去,只说:“太太送来的,再也没了。”然后又回王夫人,只说:“都寻了来,共凑了二两送去。”

贾代善看着荣国府的大门,只能叹口气,拿着那一手帕残渣回家去了。而他遭到这番冷遇的原因就是他没钱,更没官,有道是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贾代善完美地诠释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