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秀网 > 历史纪事 > 正文

历史上真实的庞涓究竟是怎样的 他到底是军事奇才还是徒有虚名呢

历史上的庞涓到底是什么样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受“孙庞斗智”故事影响,人们对于庞涓的印象,大多停留在“志大才疏”“嫉贤妒能”“心胸狭窄”上,但是历史上真实的庞涓究竟是怎样呢?

b/5cf094eb4c7ff.png"/>

庞涓是军事奇才还是徒有虚名?

魏武卒在庞涓的带领下攻无不克战无不胜,魏国得以称霸诸侯。魏国在庞涓的努力下,险些灭韩亡赵。桂陵之后尽数收回河西失地。征韩伐赵,讨秦抗齐,不失为一代名将。

围赵救卫取邯郸,河西一战溃商鞅。庞涓军事才能可谓独霸列国!

c/5cf094e56a0fc.png"/>

桂陵之战是成功的围魏救赵?

围魏救赵是指战国时期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然而滑稽的是,赵国实际上并未得救。即使面对齐国的进攻,魏军依然攻破邯郸。实际上围魏救赵并未成功。围魏救赵的前奏是,赵国入侵卫国,魏惠王以庞涓为上将,率领10万大军讨伐赵国。如果孙膑的计划是围魏救赵,那么庞涓就是要围赵救卫。凭借着庞涓出色的军事才华,赵军溃不成军,魏军很快兵临邯郸城下。这时候齐国才采取围魏救赵的策略,进攻魏国。可是直到邯郸城破,庞涓才回师对抗齐军。桂陵之战前的平陵之战,齐军被魏国地方兵轻易打败。可是庞涓知道这是孙膑的诱敌之计没有理会,依旧按兵不动,没有增兵平陵,避免了主力被齐军引诱。齐军没办法,只好铤而走险,作出大举进攻魏都大梁的阵势,并且在桂陵设置埋伏,就待魏军上当。庞涓知道齐军的阴谋,但是又不得不救,齐军攻其所必救的计策的确巧妙。庞涓选择主力继续按兵不动,自己带少数部队进入桂陵埋伏圈。虽然庞涓本人被俘,但是却保全了魏军主力。桂陵之战不久以后是襄陵之战,庞涓保留下来的主力在襄陵大败齐卫宋联军,迫使齐威王求和,并且释放庞涓。而赵国则割让出大片土地才收回邯郸。可见,从战术上,齐军虽然取得桂陵局部战场的胜利,却没有达到真正的战略目的。而且之后在襄陵被魏军打败,可谓得不偿失。

c/5cf094e005a93.png"/>

马陵之战庞涓要为魏国衰败负责?

当时魏国带甲三十六,其中10万是公子卵防御秦国的的河西守军,10万是龙贾防御楚国的南线守军,6万是守卫都城大梁的中央军,马陵之战能够调动的不过10万的机动部队。而据竹书纪年记载,马陵之战的主将是太子申,并非庞涓。而当时庞涓并未要求走马陵道追击齐军,而是太子申一意孤行,要庞涓兵发马陵道。明知道马陵道上可能有埋伏,然而军令如山,庞涓不得不慷慨赴死。即使庞涓真的在马陵道上全军覆没,最多损失了三万前锋部队。这不过是魏国军队的1/12,并不能动摇魏国国本。魏国盛极而衰的真正原因在于膨胀的魏惠王四处树敌:

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

庞涓身死后,魏国立刻遭到了齐,楚,秦三国的联合攻击,三战三败,才走向衰落,一蹶不振。可以这样说,庞涓死而大魏衰。是庞涓促使魏王称霸诸侯,庞涓身死马陵道,则是魏国由盛转衰的起点。

魏惠王东败于齐,西丧秦地百余里,南辱于楚,至于国之根本,竟成一俘者,皆因庞涓之一死。

f/5cf094db81dca.png"/>

孙庞斗智庞涓嫉贤妒能加害孙髌?

至于庞涓加害同门师弟,其实是有很多疑点的。如果庞涓真的想要加害孙髌,何不斩草除根,非要留下祸患?有说是为了《孙子兵法》,可是前面已经分析了,庞涓的军事才能独步天下,根本不需要什么《孙子兵法》。况且中国从来不缺乏纸上谈兵的将领,真正的名将也不需要遵循什么兵法,《孙子兵法》,的作用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大。再说,孙髌作为齐国人,而齐国差点让魏国遭到倾覆,本来就难以为魏王所信任,也难保他不是“身在魏营心在齐”。司马迁的史记实际上并不那么严谨,也许孙髌真的通敌叛魏,而庞涓不仅没有害他,还为他求情也未必没有可能。更何况,公叔痤逼走吴起,李斯陷害韩非子,邹忌逼走田忌,吴起弃母杀妻求富贵,项羽加害楚怀王,这些人的做法比起庞涓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既然我们没有责备他们,又何必苛责庞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