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追捕通缉犯随便画一张画像 为什么最后还是能抓到呢
今天知秀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古代通缉犯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在很多警匪题材的影视中,我们经常看到发通缉令来追捕在逃的犯罪嫌疑人,这一手段确实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犯罪嫌疑人的活动范围,并且对于追捕罪犯还是有一定效果的。而通缉令中的照片在其中显得十分重要,视觉上的效果使得群众更容易的提供线索。
d/5cef6c97ca348.png"/>
而在古代,朝廷或者县衙是没有照片的,只能通过画师根据相关人的描述来描绘犯罪嫌疑人,那么这种通过画像来追捕罪犯的效果有用吗?答案是有的。
很多人就会有疑问,古代的画师都那么厉害吗,画的头像居然可以代替照片?其实不然!前段时间有部电视剧《虎啸龙吟》,在其中曹睿思念母亲,便让宫廷画师根据描述画出母亲的画像,但却因为画得不像,有十几个画师被杀。
d/5cef6c94916b8.png"/>
宫廷的画师都无法十分准确地根据描述画出画像,更不用说是县衙的画师了。而且要想把画像贴到城中各个角落,明显要的不止一份,古代可没有打印机可以复印,都是靠人工临摹,难免出现差异。那么通缉令上的画像既然作用不大,为何还能抓到人呢?原因在于古代的制度。
1.身份信息,类似于今天的身份证
战国时期,有个很有名的改革家叫商鞅,他在秦国的时候就发明了“照身贴”,“照身贴”中包含的信息有本人的姓名、职业、画像、籍贯等内容,没有“照身贴”不能上路,不能留宿,相当于最早的身份证。
而通缉令的画像作用在于其次,最重要的是描述罪犯的信息,也就是性别、籍贯、哪里人等等,官差就是通过盘查这些信息来抓捕犯人。
2.连坐制度(保甲)
连坐制度虽然有时候会杀害无辜,但对于当时的社会还是有很多积极的效果。“保甲”制度被历朝所沿用,以“保”为单位,有点像现在的“村”。当有陌生人进入,百姓会上去盘问身份信息,不然如果犯人逃逸到该保,可能让整个保的人都牵连连坐。而且当时交通不便,流动人口本来少,客栈的人也不敢让没有身份信息的人住店。
3.悬赏
古代有人抢劫,旁观者如果熟视无睹的话就会受到重罚,更不要说是发现罪犯而不告发。当然举报的话也是有奖励的,要么受到惩罚,要么得到赏金,普通百姓会怎么样选择就很明显了。
c/5cef6c8f4260c.png"/>
正是有了古代这些制度,让古代的中国的法制得以更好地实施,而通缉令上的画像到底像不像已经不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