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秀网 > 历史纪事 > 正文

淝水之战中,东晋为什么能战胜前秦?

淝水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一次著名的战役,千余年来来一直流传于中国广大人民之中。因为它不仅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决定中国南北局势的一场关键战争,而且是一次“以少击众,以劣势对优势而获胜”的出色的战争。战争中的兵力问题、胜负原因、影响及相关历史人物、事件等一直是人们研究的重点。接下来知秀网小编为您讲解~

人类有史,有文字记载的战争数不胜数。战争的爆发对后世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起到非常深远的影响。无论什么类型的战争都有其发生的背景、爆发的线索、对峙的过程以及战争的结果和影响,这不仅对我们认识战争本身,而且对我们了解当时的历史局面或历史现象都有很大的帮助。

公元383年前秦与东晋爆发了淝水之战。前秦苻坚完成了北中国的统一后迅速筹备征伐东晋,但却在军事部署中表现得极为感情用事,而东晋将领桓冲在长江中、上游做好防御部署,并主动进攻襄阳。此事使苻坚更为焦急,以此为契机说服反对征伐东晋的诸侯。其弟苻融被说服后担任前锋司令官,开始进攻东晋。苻坚对灭掉东晋本来具有极大的自信,但在其前锋士兵一度被东晋击败时,他心里上出现了极大的波动。淝水之战因最高统治者苻坚的焦急心理及刚愎自用导致前秦军战败,无法实现他梦寐以求统一天下的愿望。

最初两军隔河相望,“秦兵逼肥水而陈,晋兵不得渡。谢玄遣使谓阳平公融曰:‘君悬军深入,而置逼陈水,此乃持久之计,非欲速战者也。若移陈少却,使晋兵得渡,一决胜负,不亦善乎!’秦诸将皆曰:‘我众彼寡,不如遏之,使不得上,可以万全。’坚曰:‘但引兵少却,使之半渡,我以铁骑蹙而杀之,蔑不胜矣!’融亦以为然,遂麾兵使却。秦兵遂退,不可复止。谢玄、谢琰、桓伊等引兵渡水击之。融驰骑略陈,欲以帅退者,马倒,为晋兵所杀,秦兵遂溃。玄等乘胜追击,至于青冈;秦兵大败,自相蹈藉而死者,蔽野塞川。其走者闻风声鹤唳,皆以为晋兵且至,昼夜不敢息,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什七、八。”

可以看出,整个过程并无真正意义上的战斗。而秦军因何自溃,成了最大的疑问。

此次淝水之战,实际上是苻坚的一意孤行,根本得不到广大百姓的支持,就连与他生死同命、休戚相关的一批亲信人物,也都毫不支持,毫无战意可言,正因为互信为立,是以部众都离德离心,这是必然遭遇失败的一个最根本的因素。

尚志迈也指出前秦惨败有必然性,原因有四:

第一,这次战争是在苻坚统一北方后的六七年进行的。

第二,苻坚用人不择贤愚,赏罚失明,又是其在淝水之战中遭遇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三,苻坚好大喜功,缺乏冷静的客观分析,战前没有周密的战略部署,临战时又犯了一系列战术指挥上的错误。这也是前秦在淝水之战中失败的重要原因。

第四,东晋的北府兵的战斗力远胜于前秦军。

关注,知秀网小编每天为您解密更多历史真相,欢迎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