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部尚书都有哪些?都分别担任什么职位
相当于组织人事部长的吏部尚书有多大职权
吏部尚书,位列朝廷“六部”之首。吏、户、礼、兵、刑、工,此为国家中央六大部,其长官,为尚书,朝中“六卿”。吏部,作为六部第一部,其最高长官吏部尚书,实权在握,位尊名显。在明朝洪武十三年至正统年间至少六位皇帝时期,吏部尚书,实际权力与实际排位,是紧跟皇帝之后。似是可以这样言,至少在明初六帝年代,吏部尚书,实际职权与排位,应排第二位。
北京故宫
如明朝永乐皇帝时期,内阁学士为顾问、秘书性质,官阶五品。而六部尚书,皆二品大员。时六部尚书排名在永乐皇帝之后,吏部尚书骞义,排名第二位;户部尚书郭资,排名第三;礼部尚书吕震,排名第四,以此类推,工部尚书宋礼排在第八位。当时明朝江山,应是由永乐皇帝为核心的包括六部尚书等大臣为基本班底进行执掌。
尽管在仁宗和宣宗年代,逐渐提升学士之位之权,但似乎是明太祖朱元璋皇帝所定“六部分理国事,直接对皇帝负责”之制尚未颠覆。六部尚书,尚是比较紧紧地握着原有之职权。只是在明朝中叶后,内阁制加强巩固,内阁首辅地位升崇,六部尚书之权之位方受到一定影响。
明朝吏部尚书郭琎
六部之首吏部,为官署名。东汉时期,始将“尚书常侍曹”改为“吏曹,”又改为“选部,”此应为最接近吏部名称之雏形。魏、晋以后正式称为“吏部,”从此“吏部”正式亮相于历史大舞台上。吏部,排在朝廷先是各曹后为各部之首,长官称“吏部尚书,”副长官“称吏部待郎。”唐朝时,曾经一度改“吏部”为“文部,”旋又改为“吏部。”历代沿革,未有改变。至清朝未年,方废“吏部,”其职权并入内阁。
吏部尚书。先是西汉成帝设置“常侍曹尚书,”至东汉光武帝刘秀更改名称为“吏部曹尚书,”汉灵帝时一度改为“选部尚书。”至三国之魏国和两晋时代,改为“吏部尚书。”隋朝及唐朝,正式确立“六部制,”以吏部为首,长官仍称为“吏部尚书。”历经各朝,皆未更改。直至清朝末年,撤销吏部,并入内阁,吏部及吏部尚书从此成为历史。
e/5c7354eaba9a7.png"/>
北京之景
吏部尚书,职掌全国官吏之任免、考课、升降、调动、勋阶等事务,影响官员前途,对官员政治生命似有执掌大权。约相当于民国以后之“铨叙部长、"“人事部长。”再是约相当于现今“组织部长”和“人力资源部长”之职。地位尊贵,权势显赫。
周朝时,吏部尚书又称为“天官大宰,”当时即为六官之首,所以称“吏部尚书”为“吏部天官,”简称“天官。”六部长官,唯吏部尚书称“天官,”户部尚书称“地官。”从尊称可见,吏部尚书,是何等职权显赫,地位尊贵。其官阶,唐宋为正三品,明代升为正二品,清朝又升为从一品,实为国家重臣,朝廷要员。能任吏部尚书者,多为皇帝亲信,股肱之大臣也。